——《教育常识》学习体会11
今天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11天,我开始阅读第三篇《懂教育过程,才是懂教育》。今天读了第18节《教育过程知识,是最核心的教育知识》,读后大有收获。
如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社会上各种沙龙讲座星罗棋布,专家大师层出叠现,教育专家、书法大师、养生专家……遍地开花。尤其是说到教育,大家更是高谈阔论、滔滔不绝,除了不会说话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谈,瞧他们那气势、那谈吐,活脱脱一个“名家大师”。
那究竟谁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作者认为三种人最接近“懂教育的人”:做过或正在做教育工作的人;研究教育、思考教育的人;懂得很多教育知识的人。这三种人各有所长,又各有局限。懂教育的人是一定要懂得教育知识,最核心的专业教育知识应当是“教育过程”的知识,谁懂得了教育过程,就称得上是真正懂得了教育。
教育过程的知识涉及对下列问题的了解和看法:真实的教育是怎么发生的?教师怎么备课,备什么?怎么上课?学生怎么在课堂上学习?学校如何组织教育教学?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师怎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育中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有关教育过程的知识,一定是教育力量影响下的生命生长中,有关“阶段”、“节点”、“困难”、“障碍”的知识。
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他同样会清楚告知:当一个幼童接受教育之后,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生长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包括给予其什么教育目标(有关教育目的的知识),提供什么教育内容(有关课程教材的知识),采取什么教育方法(有关教学的知识)等。
他还会清晰指出:在此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错过了这些节点,就像错过了生理学意义上的关键期一样,错过教育的关键期,造成贻误一生的后果。
有关教育过程的知识,还包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不同教育目标,学习不同教育内容和采用不同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遭遇到何种困难和障碍,又该如何化解它们?
作者列举了一个具体案例:如何积累记叙文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并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小说做好渗透和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成长:
第一阶段,以名人文章的教学为切入点,在五年级时,对整册教材进行重组,将通过主要事迹介绍名人的一类文章归类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学习了高年级自主阅读的步骤,并提供时空促进学生主动练习。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课前批注和课中批注的习惯。学生尝试品评文章中抓住人物的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第三阶段,学生在习作中能综合运用学过的表现人物的方法,并能进行习作鉴赏和交流。
第四阶段,学生通过《船长》的学习,初步感受到小说与以前写人记事文章的不同,情节丰富了,表现人物特点手法多样了。
教师在描述已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未来生长阶段,即第五阶段的设想:引导学生品读小小说人物形象、体悟主题的同时,将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人物的”、“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的探讨,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鉴赏。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懂教育的人才能写出来。这样的教育知识最具核心的知识,这些教育知识都必须围绕教育过程且进入教育过程才有真实意义,否则就是空谈。
科尔伯格发现,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环境的多维度融合和异位交错,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处于复杂变化之中,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变得更为复杂多样。
在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教育过程,不管是前期准备,还是后期思考,都是为教育过程做准备。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师生面对面地学习探讨,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都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丰富提升都要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这个教育过程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水平、智慧和能力。离开了这个教育过程,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所以说:教育过程的知识,是所有教育者最需要掌握的教育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