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怀鹞,桓典乘骢,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太宗怀鹞
译文:唐太宗将自己喜爱的雀鹰藏到了怀里。
图片均选自网络注释: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称为一代明君,他能够听取大臣的建议,特别是魏征的。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与其兄李建成发生了火拼,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令人震惊。魏征原是李建成的谋士,后被李世民请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鹞读yào,是一种凶猛的鸟,像鹰,但比鹰小,唐代在宫廷设有鹞坊,将其驯化后供玩赏。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魏征这一次来得突然,以前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脚步声了,这一次好像是踮着脚进来的。
“奥,你来了,有事要奏是吧。”李世民怔了一下。
“说吧。”李世民侧了一下身子,将雀鹰藏在怀中,这样看着鼓起了一块,然后坐到龙椅上,一手支着下巴,做认真聆听状,这更鼓励了魏征,而且——他在刚进大殿的时候,已经发现唐太宗手里的雀鹰了,看你能装多久!
“陛下!臣有一事久久想不明白,今天特意来请教。”
“呵呵,是吗,行军打仗的事我比你清楚,治理国家的事,你比我在行啊。”
“微臣今日要请教陛下的,正是将行军打仗和治理国家相结合的事情,看看两者究竟有何不同,有没有相通之处。”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怀里的雀鹰已经在扑腾了,李世民不忍心摁下去,就侧过身子,朝窗前望去。
“你平时的谏书上总是说要刑法和仁义并重,刑法其实是打仗时的法则,军令一下,必须服从,个人必须服从整体,这样才能最大地发挥集体作战的力量,因为战争不允许和棋,必须以胜利为目的,那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治理国家就不同,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确实需要你经常对我说的仁义,因为淳朴的民心需要宽厚的德行来化成。”
“陛下所言甚是。恩威并用,是所用强大的国家依循的法则,严峻的刑法能够一时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当大家的行为都合乎仁义之道,就不能再像以前了。就像驾车一样,手里的鞭子是在看到马不好好跑时才用的,当马已经奋力前驱时,这个时候才用鞭子抽,是没有道理的。”
“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内忧外患,不得不依靠严刑峻法来整顿,对于步入正轨的人们还那样严苛,就不合情理了。我还记得,你曾说想做良臣,而不想做忠臣。良臣如那个帮助禹帝治水的契,禹帝美名千古流传,契也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到了商,成为了商朝的祖先,真是两全其美;忠臣就像关龙逢,他以死强谏,夏桀还是将其囚禁杀死,只能令人扼腕。我也希望能追随禹帝的身影,相信你也有契的才华!”
“陛下!”本来是要警醒唐太宗一下,反而被感动得不知如何说才好。
李世民这时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君臣知遇,千载一时,有了这样的部下,江山如何不牢固,社稷何愁不振兴。难过的是,怀里的雀鹰再也不会醒了,早点敞开心胸,它可能早已掠向苍穹。长安城此时正沐浴在清澈锐利的阳光下,大唐的天空,正待勇士驰骋。
桓典乘骢
译文:桓典在东汉灵帝时担任御史,经常乘着青白色的马在京城街道上巡视。
注释:桓典是东汉时候的人,在汉灵帝时担任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监察群臣,并及时上报给皇帝。东汉时候的风气是极重气节的,御史们也特别较真,桓典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桓典的先辈中要数桓荣最有名。桓荣幼时家贫,少年时即到长安,跟随经学博士朱普求学,十五年方才学成回家,又过了大约三十年,才被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重用,以自己对经学的理解来影响当时的社会。桓荣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改革,他将当时通行的40多万字的《尚书》精简到23万字,修订版条理明晰、旨味无穷,宫廷上下和儒家学者均为其删繁就简的勇气和能力所折服。经学发展到东汉,已经是明暗两条线了,明处是今文经学,暗处是古文经学。
桓荣的删繁就简,是对今文经学的一种纠正。古文经学从训诂出发,简明扼要,今文经学重视正统,以今证古。光武皇帝刘秀虽然取消了古文经学博士,但简约、纯朴的风格,大家还是发自内心地欢迎的。今文经学的强大是国家统一的需要,但统一不是同一。学问具有多样性,会使人们的心灵更具缓冲,更加从容,不激进,遇到困难,能够不欺骗自己,不觊觎他人,能够真正地从大局出发。
刘秀没有将古文经学作为官学,是有其合理性的。纯朴、简约,是我们崇尚的,但不能成为最高法则,否则纯朴会流于原始,简约会走向严苛。一个理论,具有不断被阐释的品质,才能被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其中的不确定性,正是新的学术生长点,被作为官学的儒家思想同样需要这样。外部环境的统一则是为了确保这个空间不受损害。真正强大的国家,思想必是统于一体,这样才能真正有可能生动舒展。如高等生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出现问题,全身都会受到牵连,低等生物没有这种特点,所以百足之虫才能死而不僵。
儒家能够被汉武帝作为国家正式学问,原因正在于这门学问本身的权威性、辩证性和不确定性,这三种性质又是充满矛盾、充满张力的。权威性使其凝成一股力量,同时也为谶纬之术提供合法依据,辩证性和不确定性则使其可以不断地被阐释,不断开拓出新的生长空间。《汉书·元帝纪》中记载了汉宣帝的一段话:“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而这也正是儒学内在的矛盾和辩证性的一种表现。儒学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这种辩证,仁政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桓荣的儿子桓郁能够继承家学,除了担任校尉、都尉外,主要是做太子的老师,将《尚书》做进一步研究,桓郁的儿子桓焉,也能在经学方面继续发展,但因为谏议等原因被罢免,死在家里,桓焉就是桓典的祖父。桓典也能继承家学,后来在汉灵帝时担任御史,他经常骑着青白色的马在京城的街道上巡视,大家见到了都互相说:“小心点走啊,要避开这个‘骢马御史’”。因为这个御史秉公执法,从不徇私,一身清白,才能赢来如此的敬畏和尊重。
嘉宾赋雪
译文:梁孝王刘武宴集宾客,请文士们题写关于雪的诗赋。
注释:年终的时候,梁孝王觉得有些抑郁,于是就去兔园散心,并安排好酒席,邀请众宾客一起聚一下,邹阳、枚乘相继到来,司马相如最后到的。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大家都觉得这次一定要玩得尽兴,不一会儿天上微微地飘开了雪粒,然后细密地降下,这时梁孝王看了一下司马相如:
“长卿,值此良辰美景,何不即兴成赋?”
“孝王垂意,敢不从命。”
说完后,司马相如离席起立,向在座的拱了拱手,开始吟咏了起来,邹阳听后,默然心服,又作出了关于积雪和白雪的诗赋,梁孝王仔细寻绎其中的情怀意绪,感觉和自己的现在的心情相应相合,非常高兴,最后一项是归结题旨了,于是又回头望了一下枚乘:
“就请您来曲终奏雅了,呵呵”
“承您信任,定当尽力。”
这梁孝王是西汉时候汉景帝的弟弟,《史记》记载汉景帝差点将帝位传给他,他自己对于宝座也是恋念不已,自己手下就有相当的兵力和财力,足以构成真正的威胁。但时局、机遇等因素最终没让他坐上头把交椅,对此,他始终不能释怀。他的手下除了韩安国、张羽等杰出的武将,还有许多名声斐然的文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一时之选。
南朝刘宋王朝有位诗人谢惠连,曾在《雪赋》中这次聚会加以描摹,并对席间诗人们的的吟咏进行了记录,这自然是假托之言,但也饶有意味,尤其是其记下的司马相如描画雪景的那一段:“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曹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索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汉朝的文学,以赋最具代表性,那种铺排更多的是一种感叹,一种凝结,不仅是技巧和语言上的,更是一种无法释怀的心情。秦朝第一次统一全国,车同轨、书同文,但只是强制实行,人们当时并没有多少高兴可言,有不满也不能诉诸言语,只能用眼神来传递恨恨,到汉朝就不同了,德行、忠义开始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那些微茫无端的情绪,也可以无忌地穿行在宽大的视野之中。
如果把所有文学都比作诗的话,汉赋是不成熟的,此时诗的格律方面的规律还没有被总结出来,韵律还比较散漫,读起来还不像后来的律诗那样抑扬顿挫,但别有一种生动贯穿其间。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人,并不懂得多少应世的规则,鲁莽碰壁的经历在所难免,但不一定都是坏事,因为不完美,回忆才能如此有滋有味。汉赋又是成熟的,在当时的情形下,这种文体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后世即使有这个功底,却再难有那种情怀和气魄,那种无法言说又不得不说的情怀,那种舒展磅礴、大气凛然的气魄,映衬的正是汉家四百年的浩荡山河,而后风卷残云,只能掬一捧浅水,趁着月色追忆那些逝水流光。
《雪赋》里的这一段话,干脆利落、情文俱胜。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纭交错,给人一片萧瑟阑珊的感觉;云气上升,盛大流行,转瞬猛烈降下;那联翩飞洒的雪粒有时在一个角落旋转着下沉,堆起一抹冷云;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沿着屋脊和脊檩,将这些盖严实后,又下去吹开帘子簌簌地袭来;起初只是在走廊上、台阶上轻盈地留下行踪,最后还要在帷帐和床席间和人争胜;遇到方形的东西,自己也变得和珪的下方一样端正,碰上圆的物件,又化身为环状宝玉;余光扫过那些低湿的地方,万顷大地尽着冬衣,再往远处看,群山巍峨,白色已完全占据那些陡立的崖壁。好一个谢惠连!
圣祖吟虹
译文:明太祖朱元璋吟咏了关于虹霓的诗句。
注释:刚刚下过雨,彭友信在京城的一个路上赏风景,雨后的天空出现了彩虹,非常好看。自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秀才后,彭友信就被地方上推举到国子监作为贡生。贡生,就是地方将优秀人才上贡到皇帝那里,以充实人才储备。
他今天心情不错,于是在国子监所在的街道慢慢走着,忽然注意到迎面走来的一个人:相貌倒不是多么特别,但气度非凡,衣服是休闲的,却透着一股威严。一定是个人物,说不定是哪个大官,彭友信想到。
这个人也注意到了彭友信,但并没有立刻搭话,只是望了一下天空,然后说道:“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说完后看了一下彭友信,看招。
彭友信随即接道:“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
“哈哈,对得好!明天早上到竹桥来,有事相告。”
“这个人难道也像授给张良兵书的黄石老人,要有好书送我?兵书就不必了,现在天下刚定,不能再起战事。那他要我去干吗?”彭友信有些纳闷,不过第二天一早他还是来了,但始终没有等到这个人。没过几天,彭友信被宣召进宫,这才知道此人是明太祖朱元璋,让他在竹桥等候,也是测试的一项内容。彭友信过关,被任命为布政使,正三品官职。
为什么会流传这个典故?中国是诗歌大国,这种体裁的生命力和五千年的文化一样常在常新。自隋炀帝至宋神宗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两科:明经和进士。古人有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只要记忆力好,明经不难通过,但进士这一科就不同了,还需要根据给定的题目现场做出时务策、诗赋等。进士考试不仅考察了学问的深浅,也测试了反应能力,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考察。朱元璋现场测试彭友信,也是这种考察的一种延续。在当时还没有理综、文综和六科大综合的考试的情况下,进士考试的这种方式是最为先进的了,当然,也是最难的。虽然也有走后门的,但总体来看,能考中进士,还是有两下子的。
明朝的科举,给应试者提供的参考数目,是四书,但在评分的过程中,对那些能够发挥四书的真义的学生,又不给高分,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开始揣摩那些历届考中者的卷子,这样就陈陈相因,越来越失去选拔人才的本意了。早在南宋的时候,由朱熹注解的四书就已经开始成为指定参考书,当时还能做些发挥,到明朝的时候,只剩下徒有其表了,这个现象也引起了许多关心国事的人的注意。
但这个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人们对于诗歌是始终不曾忘怀的,编撰《龙文鞭影》的萧良有,是明朝万历八年的榜眼,对此就十分明白。万历八年是什么时候?这个时候距离张居正的万历十五年还有一段时间,而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在民间已流传将近百年,自由的心灵不仅仅是失意人的寄托,也是许多身居高位的人开始注意的地方,重新开启这片神奇的天地,已被提上日程。萧良有写下“圣祖吟虹”,是对诗教的一种期盼。抒发心性、启迪智慧,用诗歌来化成德行,是前人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江南四大才子中,只有徐祯卿是进士出身,唐伯虎和文征明是举人,而祝枝山五十三岁还没有考中秀才,但没有关系,历史怎么能忘记这么有意思的人。唐伯虎因为受牵连而不能继续考进士,回家后老婆又跟个进士跑了,大为失意,祝枝山一直在失意,两个失意人是容易谈一起的,两人的关系那是相当地铁。《唐伯虎点秋香》开头祝枝山请唐伯虎作画还债的一幕,真是令人捧腹,但祝枝山绝不是那种只能画出“小鸡啄米图”的人,他的诗文、书法均属一流,和唐寅不相上下,谁能忘得了这些生动璀璨的生命?中国历史上有98749个进士,你又记住了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