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自译:
滕文公问孟子道:“我们滕国,是小国。竭尽全力侍奉大国,却不能免除威胁。我怎么做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曾经,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太王送去毛皮和布帛,不能免除威胁;送去好狗良马,不能免除威胁;送去珠宝玉器,不能免除威胁。于是,他召集邠地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君子执政,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危害人。各位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要离开了。’他离开邠地,翻过梁山,在岐山脚下建城定居下来。邠地的人们说:‘他是个仁人,我们不能失去他。’追随太王去岐山下的人像赶集时一样多。又有的人说:‘土地是世世代代所守护的,不是能自作主张取舍的。宁可战死,也不能离去。’君上请从这两种观点之中做选择。”
见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于土地与民众关系的认识。
土地只是国家资源的一部分,之所以要拥有它们,为得是给予民众安居乐业和生活发展的空间;民众,则是国家的根本。基于这一理解,孟子认为不能让民众为了土地送死,一切应当以民众的利益与意愿为转移。
当然了,作为“养人”的资源,土地往往与民众的利益与意愿息息相关。在本节中,孟子所谈论的是:当据守土地和民众的诉求发生冲突时,应该做怎样的取舍。
至于周太王那句“我将去之”,似乎有不负责任之嫌。不过,当想到周太王同时也讲了“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这一句时,我们可以发现太王深切的民众关怀;这样的人,不会是逃避责任的人。我想,太王之所以这样讲,为得是不捆绑民众,要让民众的诉求得到充分且真实的实现;试想,如果他命令民众跟随自己一起前往岐山脚下,不仅会妨害民众的情绪,也不一定体现着民众的诉求。而之后邠地民众认为太王是个仁人,而自发地跟从,则是民意充分表达的结果;对于君主来说,让民众这样跟从自己,而不是迫于砍刀而跟从自己,是符合“王道”的。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