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学而第6节。这一节是对前几节的小结,特别就是对笫1节"信而好古"的小结。
学而篇第1节孔老夫子讲"信而好古",相信并好学古代的……?这一节就明确讲了相信并学习的是古代的"道、德、仁、艺"!
然后孔老夫子又讲信古学古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还要不怕挫折,不丧失信心。于是我们努力学习,结果便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摸清社会发展的规律,立志于天道,追求和天下的终极理想。
据于德:德是看清道路沿道路行走。我们要依道行事,以德治国。
依于仁:仁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依于仁是志于道、据于德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
游于艺:前面所讲的三条落实于行动实践,就是游于艺。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行事。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个人修养的最高结果。当然这离成为圣人尚还有一段距离,至多是君子、贤人。
这与佛教有些类似:在佛教,小乘佛教个人修行最高境界是阿修罗,还不是无漏涅槃而成佛。于是大乘佛教出来个菩萨,要普度众生。
孔老夫子也讲"述而不作",讲"诲人不倦"。当个人学而有成,自然要致力于教育推行我们的"道"了。要全天下都能游于艺了,才算是真正的志道、据德、依仁。
所以很明显,接下来孔老夫子要讲教育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