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佛陀的智慧》地346-355页
【念头消失的时候,真心自然出现。但一定要明白,真心的出现不是果,而是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见到真心不等于证果。】
【发现真心、明白真心不是结果,而是方法,仅仅是入门,进了修行之门后,还有遥远的路要走。还在这个门槛上的时候,你和上师的差别是很大的。】
【一定要明白,刚刚调伏妄心、见到真心时,你还不是佛,还只是因地之佛。】
【降伏的降,就是把妄念化为真心,降伏的伏,就是叫妄心消失。】
【刚开始做不到不执著也不要紧,你可以发大心,为了自己的梦想,慢慢地放下一些执著,久而久之,功夫就会越来越深。】
【明白之后,你就放下一些东西,安住在放下后的清凉中,这就叫“澄然大觉心”。】
【智慧才是衡量成佛与否的重要标准,不是觉受。此外的一个标准,叫慈悲。悲智双运才能成佛。】
【积极的行为可以排除顽空带来的弊端。为了让人生变得精彩,为了在有限的生命时空中尽量留下一点东西,我们要积极地做事。】
【我给自己起名为“大痴”,有人问我,为什么是“大痴”呢?我说,我想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在虚幻中追求永恒,在无常中实现不朽,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故名“大痴”。结果会如何?我不去考虑,不生执着。】
【人生是一道填空题,你填上什么,你就是什么。填满小人之行,你就是小人;填满菩萨行为,你就是菩萨。】
【人永远都在自度,所以我们不要执着于改变世界,不要执着于改变别人,我们只要能改变自己,就够了。】
【人能改变的只可能是自己,不要想去改变别人,连那心思也不要动。】
【这个肉体消失之后,除了我的著作和行为,还有它们承载的人格、思想和智慧之外,其实没有雪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用行为来塑造自己,为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的意义而修行。当你修行有成的时候,你就可以把经验分享出去,让别人也像你一样活着。仅此而已。】
修行,是为了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而且是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选择用大善文化重装自己的心灵程序,就会逐渐早就一个承载大善文化的新的自己!加油!
2020.06.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