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碰瓷”,大伙都知道这事。眼下“碰瓷”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这让大家做事不得不谨慎起来,以防吃亏上当。
这则故事发生在宋代,同样是一桩“碰瓷”案,希望故事能给各位提个醒:有些忙别乱帮,要提高警惕,以免惹上官司。
宋代宣和年间,济南府有一位樵夫。姓李,名仕良。他的父母皆出身田舍人家,家里并不富足。
李仕良没进过学堂,大字不识几个,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为人十分友善。
他经常出一些薄力,帮助村民,名声极好。
不过,正因为他的善心,却让他吃了官司,险些丢了性命。
且说有一日,樵夫李仕良上山砍了些柴,挑着去镇上卖。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5385/90042a1b1d1e258d.jpg)
行至半路,眼瞅着一位老者跌倒在地。也巧了,老者的头,正好磕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
登时不再动弹。
这条小路连接南北,是一条主路,过往的路人是络绎不绝。
老者出了事,路人纷纷围了过去,但没有人肯出手帮忙。
李仕良见了,赶忙挑着担子小跑过去。他放下担子,挤进人群,老者一动不动,躺在地上。
众人是议论纷纷。
“这老头乃是镇上张程的爹,那张程游手好闲,不是个善茬,咱还是别帮了,免得摊上大事。”
“原来是那个张程啊!那厮可不是好人,走,回家去了。”
众人各说其词,没人愿意出手相助,都很忌惮那个张程。
李仕良住在村里,不识得张程何许人也。他见老者实在可怜,弯下身就要背他。
路人劝说道:“小伙子,这忙不可乱帮啊!他儿子可不是善茬,小心摊上事啊!”
李仕良觉得性命攸关,眼下救人要紧,便没有理会路人的提醒。
可万万没想到,就是他的这次善举,却被那个张程给碰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5385/aa4a6c593e51fa00.jpg)
李仕良背着老者,一路小跑进了一家药铺。郎中一看,认识这个老者,便派店里伙计前去给张程送信。
郎中一抹老者的腕部,已经没了脉象。他摇了摇头,对李仕良说道:“你和他有何关系?这位老者已经死了。”
李仕良一听,顿时愣了一下,随后他回答道:“我是樵夫,家住城外一个村子,与这位老伯并不相识。”
郎中一听,也愣了,随后说道:“年轻人,这忙你怕是帮错了!”
李仕良瞪着眼睛,不知郎中所言何意。他欲要询问,店外忽然跑进来一个人,开口喊道:“是谁伤害了我爹?”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张程!
此时,老者边上只站着两人,除了郎中外,就是李仕良。
“肯定是你!”张程一边喊一边揪住李仕良,劈头盖脸就把他训斥一番。李仕良欲要反驳,可他哪里说得过张程啊!
郎中不知详情,退到一边去了。
张程指着父亲磕伤的额头说道:“你打死我爹,伤口就在这里,你还狡辩什么!要是给我200两银子,我且放了你,不然,我就送你去衙门!”
李仕良一听衙门两个字,害怕了,不住地解释。可眼前没有证人,他哪里能逃脱干系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5385/d76467cadc38aa15.jpg)
真是好心办了坏事了!
李仕良拿不出银子,张程果然带他去了衙门。
再说说这位县令:
张程的姨家表兄,与县令关系熟络,平日里张程惹出的小事,这位县令倒也帮了不少忙。
当然,这是看他表兄的面子。
县令一看眼前之人,是个樵夫,便认为他没啥背景。眼下确实出了人命,樵夫嘴笨不会辩驳,又没有证人。
县令看在张程表兄的面子,草草结了案。
李仕良拿不出银子赔付,那就以命抵命。他被关进大牢,等待发落。
一个好人,吃了官司,即将押赴刑场,这上哪说理去?
不过,好在“苍天不负好心人”啊!
就在当日,新上任的杨知府要到镇上巡访。
随行的一位同知,亲眼目睹了李仕良救助老者的过程,待到李仕良走后,同知将事情经过告诉了杨知府。
杨知府听闻张程的为人后,命令同知留意李仕良。同知进到镇子再一打听,才知李仕良果然摊上了大事。
杨知府大为恼火,遂改变计划,几人朝着县衙门走去。
县令得知新知府来此巡查,赶忙出门迎接。杨知府开门见山,追问李仕良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5385/2b17e352d5001f3a.jpg)
县令一听,心说道:“坏了,我有眼无珠了!那樵夫居然和知府有关系!”
县令吓得浑身发抖,吞吞吐吐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杨知府上了公堂,将李仕良、张程带了上来。县令战战兢兢地坐在一旁。
杨知府亲自审案,李仕良直喊委屈。同知与张程公堂上对簿,讲出李仕良救人全过程。
后又请来仵作验伤,证明老者确实是磕伤,并没有被打的痕迹。
张程哑口无言,跪地开始求情。杨知府大喝一声:“无耻浑人,好坏不分,竟然还诬赖好人,本官定要严惩你,治理下这股歪风邪气!”此话一出,张程目瞪口呆。
“李县令,你黑白颠倒,草菅人命,枉为父母官,革去官职,听候朝廷发落!”
县令跪倒在地,也开始求情。杨知府没再理会那二人。
“李仕良,你救死扶伤,品行可嘉。本官已经为你洗脱罪名,赏你白银100两,粮食10担!快些回家吧!”
李仕良闻言流下热泪,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言谢。
张程被打40大板,劳教三年。那个县令被革去官职,发配边疆去了。
李仕良走出县衙门,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他摇头叹息道:“我这次算是白捡了一条命,看来,有些忙不能乱帮。我以后要擦亮双眼,以免再惹上官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5385/7f99739d888d96ad.jpg)
李仕良的案子,很快就在镇子附近传开了。张程吃了疼,失去了县令这座靠山,此后他老实了许多,不敢再做坏事。
李仕良经过此事后,提高了警惕,不过,他依旧在帮助别人。
张知府为李仕良洗脱罪名,抑止歪风邪气的蔓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镇子附近再也没有发生过“碰瓷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