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做为年味里的主食,虽不能像花馍那样一应俱全;也不能和饺子媲美,彰显意义的非凡;更不能同臊子一样面面俱到;却能从古至今,由老至少,南北通吃,皆大欢喜,无任何违和感和区域障碍。
仅凭这一点,晶白如玉的米饭从不喧宾夺主,总是在饭桌上,静静的绽放自己清香。
中医典籍记载:大米性平、味甘; 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在下饭的菜,没有了米饭的粒粒清口,也索然无趣了许多。随着生活的品质越来越高,曾经作为主食的米饭,感觉现在反而成了餐桌上的配角。
不管是平时的宴席,还是年味里的家宴,再也不是那些年代,可有可无的菜少米多,而是盘盏满桌的米少菜多。
稻米在史料中,最早出现在史记的记录中,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可见大米在大禹治水时期,就已经开始食用了,而且被举国上下广泛推广。大禹不仅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推广种值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大米作为果腹食物。米多的地方,还要匀分给少的地方。
稻米虽居五谷之首,却从不张扬自己的前身和历史,可见大米在古代,重要地位的济价值及社稷民生。
说到五谷,主要有两种记载,《黄帝内经》中指稻、黍、稷、麦、菽;佛经中另指麻、黍、稷、麦、菽。

儒家祖师孔圣人在《论语 · 微子》教育弟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的就是长期脱离生产劳动,而缺乏生产知识。这句话也是孔儒对弟子和世人的教诲,君子出仕,要积极参与社会的管理与改造,是义所为,不得不为!
民以食为天,吃不饱,还谈何学识修养?今天就说说年味里的五谷之一——米饭。
随着生活节奏的提高,米饭的做法快捷和营养全面,普遍被年轻人所喜欢和接受,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食热宠。
如何让米饭,成为年味里的靓点和待客之道,在蒸煮的过程中花一点小心思,从颜色上稍加改变就会更受一筹。让客人为您与众不同的米饭而折腰献胃,不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还能为您的饭桌增色添香。
《焖饭的温婉清香》一文里,主要介绍了红豆米饭和菜焖饭。红豆米饭的营养价值就不在絮叨,单凭着诱人喜庆的红色,客人对主厨自然刮目相看。焖饭菜饭相得益彰,用碗压实装盘,看上去不禁让人黯然销魂。
红薯和紫薯米饭,又是另外两种俘虏人心的两种吃法。
红薯是年味里的时令菜,和大米结合后,其营养价值不可估量。不仅价格便宜,还是一种很接地气的大众食物,更重要的是香甜软糯的美味,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烤红薯的诱惑。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红薯“性平温无毒,健脾胃,壮筋骨、补血和中、延年益寿”。《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

关于紫薯,大多数人并不陌生,甚至对它魅惑的颜色,可能还存在了一定的误解,认为为紫薯是转基因食品或者是染色的。
其实紫薯种的紫色,并不是转基因或染色造成的,而是由于紫薯中,含有较高成分的花青素。根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等古代文献的记载,紫薯性平味甘,能够健脾益胃、补中活血、益气生津、宽肠通便、消脂减肥、抗衰老,使人长寿少疾等功效。
两种薯类吃之前洗净去皮,有黑斑的不能在食用,以防病变中毒,引起腹部不适。家宴一颗半斤左右的薯足够了,米饭的软硬就是米和水的比例,比较好掌握。
白莲大婶有个窍门,一碗米,蒸熟三碗米饭,水的深度没过大米一公分以上,软硬适中。如果喜欢吃硬一点的,一公分就是底线了。加了薯类的米饭再稍多加半倍的水,薯类的吸水量也比较大。
现在的大米基本属于免淘米,淘洗一次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搓洗,营养全搓完了。红薯或紫薯切成小块下锅,到入开水煮米饭,不仅节水节电,米饭的香味更易挥发,而且不粘锅。
蒸熟后散发着米饭的清香和薯类的甘甜,吃到嘴里口感清香,香甜软糯!米饭的颜值一下被拉高了数倍,单从色泽上就打破了米饭单一的银玉,黄白相间,分明就是软金镶玉,营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紫薯米饭的颜值,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只瞅一眼,便已沉醉在这莹莹的紫气中,不能自拔。蒸饭之前先将紫薯块稍煮片刻,待水都变成紫色再倒入大米,上色均匀。
米饭的颜色完全被常规打破,明明可以靠营养的实力就可以征服身体,偏偏要用颜值,让那些自命不凡的颜值党叹为观止,合不上惊叹的嘴巴,迫不及待的献上膜拜的眼神和膝盖。
米饭说了,对不起,我只是一碗普通的饭,除了你的胃,其他一概不收,无福消受。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才有此姿色,最终还只是被吃掉,不愿接受被色狼再次意淫猥亵。

南瓜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蒸米饭。其实煮饭不难,如果肯花些小心思,已匠心来烹饪,生活处处有学问,时时有惊喜。那些总想着捣鼓一些,篡改饭食颜值和品味的小主们,前提是营养也要搭配得丰富些。
二米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清爽祛腻,大可放心,其做法和颜值,不会让您眼花缭乱。更不会因为多看一眼,而忘记其他米饭的容颜。
顾名思义,二米就是大米和小米。正宗二米饭,是由小米和大米混合而蒸制的米饭。
对于只吃精白米的现代人,二米饭这个名字恐怕早已经被遗忘了。小时候的二米饭是小米多大米少,黄澄澄金灿灿的小米里,夹杂着看得清的几粒碎玉,显得尤为珍贵。
三秦大地黄土高坡的小米色泽黄亮,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香甜,而且营养丰富。

这一种古老的粮食,曾被称为“稷”,为“百谷之长”。祭祀典时被供奉在国家的神坛上,作为“膏粱厚味”,列为精细食粮。后来,随着粮食品种的不断开发,稷和粱又用于其他粮食的名称。
小米被命名为“粟”,并沿用至今。常吃小米能使男子肌肉结实、精神焕发,身材魁梧、精力旺盛;让女子闭花羞月,明眸皓齿,容光焕发唇红齿白。要不然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是小米饭吃出的绝代佳人。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一点都没错。
“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的歌词,也唱出了孩子从小吃小米,更利于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本草纲目》是这样描述小米的功效:“养胃气,去脾胃中热,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止痢,压丹石热,水煮服,治热腹痛及鼻衄,为粉和水滤汁,皆诸毒。治霍乱转筋入腹,又治卒得鬼打。解小麦毒,发热。治疗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由此看来,小米的作用主要就是:和胃、补肾、解毒。

小米能补脾胃,中医通常讲甘味入脾,黄色主脾。从五色上来讲,小米是黄色;从味觉上来讲,小米属味甘而咸,因此中医说小米能“和胃温中”。
在古代被称为粟的小米,作为“五谷之长”,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小米则是去粟皮以后人们赋予的称谓,没去皮之前叫做谷子。
大小二米的结合,不仅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还让营养更上一层楼。如今人们把小米已归为粗粮之列,鲜有食用,除了熬粥,蒸米饭可能都是闻所未闻。
小米的口感软糯,比大米稍逊风骚,比例可以二比一或者三比一,水的比例同平时一样,无需纠结。也可以添加一些干果,比如大枣,板栗,核桃,葡萄干之类的,都会让米饭色香味美,拉高不少超颜值。
天道酬勤,生活是不会辜负,任何一个认真对待它的人。话说间,二米饭的香味已唤醒我的醉香,起锅炒菜,今天小年,怠慢不得灶王爷。好吃好喝伺候着,请您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随着年味的日渐浓郁,最近听了不少姐妹,关于年末各种忙碌的话题。白莲一句好言相送:
不管您是全职的家庭主妇,还是工作的职场精英,千万别在把自己搞得一天晕头转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一个幸福祥和,健康快乐的家庭,女人首先是爱自己的,才有能力和精力去爱别人。就像玫瑰一样,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绽放美丽,优雅馨香。
饭食何尝不是和人一样,也需要内外兼修,才能德艺双馨,达到天人合一的颜值和恒久的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