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笔墨史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拒绝卖国,两句遗言让人心酸,日本人如此评价

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拒绝卖国,两句遗言让人心酸,日本人如此评价

作者: 笔墨史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0:24 被阅读235次

    不少人对李鸿章持有非常主观的片面评价,说他是“卖国贼”;但是在史学家眼中,李鸿章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国贼”。孰是孰非?对一个就事论事的历史爱好者来说,那段历史至今已跨越了整个世纪,“马后炮”式的责骂或吹捧都显然是有些多余的,无争论意义。

    今天就摘选出李鸿章生前最后一年,也就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签订《辛丑条约》的一年,谈谈自己对李鸿章临终前所作所为的看法。

    所谓世道人心,自有公论,我仅抛些刍荛之见,以期“引玉”之果。

    1898年慈禧太后为重新训政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残害戊戌六君子,大肆抓捕维新人士,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李鸿章时年七十五岁高龄,因支持维新运动,被慈禧“发配”到山东治理水患。

    年底,冒着隆冬严寒,李鸿章以一身老残之躯在山东的黄河下游奔走数月有余,不辞劳苦,趋驰数千里。在此期间,李鸿章没有向以往督办官员一样搪塞敷衍,以权谋私发民难财。始终是尽职尽责,详实查勘,最终拿出两套解决方案。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鸿章上下奔走四个月,耍了一膀子力气,狠抓实干,果然徒劳无功,所有方案全部被朝廷推脱、否决。这也让李鸿章意识到,自己的出调,只不过是慈禧为了泄愤而已。

    1899年,慈禧重新启用李鸿章,并授予两广总督之职。看似是再度被重用,实则是暗含着某种交易。慈禧想利用李鸿章与洋人的关系达到“废旧帝、立新帝”的目的、也藏着让李鸿章走投无路,只得归顺自己的私心。

    授予总督之职,首要任务是让李鸿章探听洋人对慈禧“废帝”的意见,其次就是让李鸿章在广东地区迫害维新力量,把李鸿章从“维新派”变成镇压维新派的“刽子手”,李鸿章在广东一拖再拖,万般无奈之下最终也只是挖了康、梁祖坟给慈禧交差。

    随着慈禧纵容义和团发展,引来了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目的是平乱还是侵略,这是不得而知的。能看到的是1900年6月21号,慈禧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居然以光绪皇帝名义对外宣战,而且宣战的的对象并非一个,乃是所有外国列强。

    慈禧这一步走的真是“妙极”,出其不意,攻其有备。宣战以后,慈禧急忙电报各省的封疆大吏,让他们率领兵力“北上勤王”,跟洋人干一仗。这一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操作,一时间把各国列强“吓”的有些不知所措。

    从这开始,李鸿章开始进入生命的倒计时。

    李鸿章接到了慈禧诏命,也猜不透慈禧什么心思。但是可以肯定,如果李鸿章此行北上,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以前的大清军队唯独能欺负实力最弱的意大利,换其余列强中任何一国单挑都被打的求着“议和”,这次还要同时对抗八个国家,这老姑娘莫不是“思春”了吧,简直找干。李鸿章熟悉洋人,更熟悉大清,所以借口朝廷调命就是“矫诏”(假传圣旨),拒绝北上。

    李鸿章此举是非常明智的,以他对外国军事实力的了解,此时的北京已经是必丢之地。又以他对慈禧太后行事作风的猜测,即便带着人马去了,也不知还能在北京“勤”谁、保谁,估计早就跑的没影了。不但如此,他还老奸巨猾的联络了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也让二人跟自己做伴儿,一起抗旨。

    其实,此时的李鸿章有三种选择。

    上策,在两广自立为王,开创一个新政体,以李鸿章和洋人的关系,在加上行事自由毫无掣肘之力,肯快就能站稳脚跟。

    中策,出兵北上,不听慈禧调令。帮助八国联军剿灭义和团,然后利用跟洋人的关系周旋,避免战争发生。如果是这个方案顺利进展,那以排斥李鸿章的守旧党来说,等八国联军撤退后,肯定会借此事给抗旨的李鸿章扣上“叛乱”的帽子。

    下策,那就是单独进京,远程接受守旧派在“后方安全区”发出来的调令,跟自己熟悉的洋人打一仗。不过此计乃是“葬身之计”,以慈禧的性格,战败后免不了让李鸿章仿效甲午战争一样,再背一次黑锅。

    李鸿章吃过亏,自然不会再上当。

    就李鸿章“利己”也“利国”的出发点来看,此次最适宜的方法就是第一种。

    不过李鸿章稍显“愚忠”,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退了一步,仅仅与南方各督抚形成“东南互保”联盟。他想的是,如果北京沦陷,起码可以保东南免受战乱,不至于牵扯到东南的无辜百姓。

    八国联军势如破竹,慈禧看时局不利,也开始留想后路,再一次把李鸿章升任成直隶总督,回来给自己擦屁股。慈禧并没怪罪李鸿章拒绝“勤王”,从宣战到战败也就个把月,即便李鸿章快马加鞭率兵北上,还没走出家门口就会被通知赶紧调转屁股回家歇着。况且,慈禧还需要李鸿章这个“国际大红人”跟外国人谈判呢。

    李鸿章接到调命之后,也并没有着急动身,而是在上海呆了几个月。

    之所以呆几个月,并不是李鸿章贪生怕死,而是此时并非谈判的最佳时机,毕竟外国使者被义和团所杀,清政府不管就惹了众怒,所以他在上海观察时局。

    果不出李鸿章所料,1900年8月份北京就沦陷了。慈禧化装成小老太婆带着随从们出逃西安。

    慈禧出逃后,八国联军开始谋划瓜分中国,清政府为何缓和战败的尴尬,下令清剿义和团,为谈判赢得部分有利条件。

    10月份,李鸿章到达北京。

    李鸿章到达北京后,想就是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决不能再背“卖国”的骂名。李鸿章在列强之间多方周旋走动,最后有了对策,那就是只赔款,不割地。只要不割地,钱款可以“好商量”。

    如果是己方宣战,那战败之后势必会引起列强割地赔偿的要求,如果能只赔款,在谈判上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毕竟此事不是李鸿章挑起,而是守旧派利用义和团达到政治目的时玩砸了,惹恼了各国列强,李鸿章只负责擦屁股。

    李鸿章为了把割地变成赔款,就要转换谈判逻辑。首先告诉列强清廷发动战争的原因,先让清政府的做法在道理上“说”的过得去。

    李鸿章把这一切归结给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中央政权的错误;一部分是义和团的错误。说到“宣战”,李鸿章解释为慈禧被少数人劫持,被迫无奈发动宣战。而义和团跟清政府不挂钩,跟慈禧不挂钩,是单纯的“叛乱”,并非清政府授意对列强建筑打砸抢烧。

    然后李鸿章为了把战争起点说的更圆满,把八国联军侵华说成“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叛乱的“正义使者”。

    只要这个逻辑行得通,那这场谈判最后就可以把罪名归结到“乱党”身上,而非清政府,八国联军也就名正言顺的可以获得“助剿”的既得利益。这样一来,只要给八国联军钱就可以解决,不用割地赔偿。

    其次,对各国了解颇深的李鸿章为了让各国同意,开始逐一挑破离间。他知道八国联军表面虽是联盟,却各自心怀鬼胎。有人要土地,有人要生意,有人要道歉。李鸿章开始进行逐一分化。

    加之李鸿章此时已经77岁,因过渡疲劳而病倒,各国代表未避免失去良机纷纷同意《议和大纲》,最后由慈禧批准。

    1901年9月7日,签订《辛丑条约》,列强以大清人口“人均一两”计算,要求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2亿两,这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在《辛丑条约》的签字栏中,有一个让人难以分辨的签名,类似“肃”,这就是李鸿章的签名。为何李鸿章的签名如此奇怪呢?

    因为李鸿章的爵位是一等肃毅伯,“肃”是清政府赐给他的封号中的一个字。可能是因为这次屁股擦的太屈辱,李鸿章并不想把自己定在这个晚清以来最大的“耻辱柱”上,所以耍了小聪明,把签字写的像封号一样,意味着这是国家的事,而非自己引起,不应该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甲午战败,李鸿章自己有责任,但是这次完全是慈禧玩疯了,自己可再也不愿意替慈禧背这个黑锅。

    李鸿章此时78岁,生命倒计时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里,李鸿章做了两件事。

    9月22日,李鸿章给朝廷上书: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没有一次构衅,必多吃一次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我朝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以前读李鸿章,我愿意称他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为了升官,可以坑朋友,可以怼恩师,可以谄媚慈禧,可以外亲洋人。晚年,虽有狂傲之心,也有权位之欲,却还能说出这番“苦口婆心”忧国忧民的话,也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从这段话中,能听出一些内容。李鸿章自知清朝不可救,好比一个不断给儿子擦屁股的父亲在教育到处惹事的儿子。家底败光了,老父亲也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最后把儿子叫到病床前,再最后好言相劝一次,至于儿子未来如何,父亲已经不再关心,实在管不动了。

    这段话能听出李鸿章对大清的绝望,或许这种绝望从甲午中日战争时就破灭了,自己坚持的洋务运动,也告败。确实印证了1876年李鸿章回见日本使臣森有礼时,森有礼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国家是主动追求改革,而你们国家是被迫改革,只是学了形式,却没学到思想,所以终将失败”

    李鸿章自甲午战争后,也反省发现,改革必须要从上至下,上不改,那么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所以一直在暗中支持康梁变法。最后因支持维新变法又被慈禧惩罚,惩罚后又回来给慈禧擦屁股。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对慈禧领导的清政府绝望,说了一段近乎苦口婆心的遗言,好似说:看看以前吃过的亏,改改脾气吧,不是以前的时代了,再不改就要亡国了。

    10月3日至11月7日,跟俄国人谈《中俄密约》,是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临死前两天,李鸿章自知大限将到,作诗一首:

    牢牢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劳累一辈子也没能停下休息,事情来的时候想死都困难。曾经为三百年来大清国的发展而苦恼,也曾在千里之外为战争默哀。如今看来,仅凭自己一垂死之人也无力回天,请各位不要冷眼旁观,还有尘氛尚未平息啊!

    这估计是晚清第一重臣,临死前近乎绝望的最后挣扎与呐喊了。

    11月7日,是李鸿章的最后一天。

    在11月6日时,李鸿章已经穿好敛衣,只有灵魂在人间最后徘徊。

    11月7日,临终前一个时辰,俄国公使来逼迫李鸿章签订可能是其人生最后一条卖国约,李鸿章闭目拒绝。

    即将临终时,李鸿章并未托付家事,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说了两句话。

    “可恨啊,毓贤把国家耽误到这个地步。”(毓贤,山西巡抚,晚清酷吏,极度排外,主战派,率兵进京攻打八国联军,后带领慈禧逃往西安,被八国联军指为罪魁祸首)

    然后长叹道“皇帝和太后不肯回京啊”,说罢,就闭目死去。

    11月8日,慈禧闻李鸿章去世,赏白银5000两办丧事,追赠李鸿章最高的荣誉和待遇。

    李鸿章最后一年多,就是从被排挤到被利用,最后又被拉回北京为慈禧擦屁股,直至累死。因为看过李鸿章的事迹颇多,皆为第一手资料,所以对其是“卖国”还是“爱国”,确实是分不清的。

    但是就其临终来看,无论是“卖国”还是“爱国”,最终都没能逃过对慈禧的“愚忠”这个错误。如果在做两广总督时选择自立为王,可能会是其最佳归宿。之所以没这么做,或许他也如恩师曾国藩一样,不愿被背负“叛国”的骂名吧。

    在众多对李鸿章的评价中,一家日本报社的评价最有意思,是一位叫德富苏峰的作者写的。

    他开头用了这样一句话形容李鸿章的死:

    中国的著名人物李鸿章病逝,东亚地区的政局从此不免有些寂寞,不只是为清政府失去栋梁而发出感慨而已。

    在文章中,还有一句话比较有意思:

    世界上的人大概都知道李鸿章,却未必知道北京的清政府。尽管李工长对于北京清政府来说,并不是值得深信的人。

    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对他的赞扬更是无以复加:

    放眼海外,恐怕很难找到和他一样的人。

    李鸿章,你们是如何看待呢?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有一句话是耳熟能详的:年少不懂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正如文章开头我说的那样:所谓世道人心,自有公论,我仅抛些刍荛之见,以期“引玉”之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拒绝卖国,两句遗言让人心酸,日本人如此评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m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