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对儒释道的影响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17:34 被阅读0次

    儒家是以静为本,致良知,止于至善。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智慧的渠道。

    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这里的“静”是与“和”结合在一起,属于儒家的“静”。

    北宋理学家程颢的《秋日偶成》诗中也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以静观之态与四时万物(包括众人)沟通,这是典型的儒家观察事物的态度和方法。

    宋徽宗就发现茶叶具有这个难得的特性,在《大观茶论》中指出:“茶之为物”其品性和功效之一就是“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即冲淡闲洁的茶性和高雅的神韵会将人最终导入“静”的境界。儒家的艺术观也就由此而导入茶道精神中去。

    “静”更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故静”,人无欲,则心虚自明,所以道家讲究去杂念而得内在之精微。如《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也说:“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老庄都认为,致虚、守静达到极点,即可观察到世间万物成长之后各自复归其根底。复归其根底则曰静,静即生命之复原。水静能映照万物,精神进入虚静的状态,就能洞察一切。圣人之心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像明镜一样反映世间万物的真实面目。因此道家特别重视“入静”,将它视为一种功夫,也是一种修养。

    道家在养生修炼过程中已经非常熟悉茶叶的药用性能,当然也会发现茶叶的自然属性中的“静”与他们学说中的“虚静”是相通的。自然也会将道家的思想追求融入到茶事活动中去。所以道家对中国品饮的艺术境界影响尤为深刻。中国茶道精神“静”的特性与道家学说的关系极为密切。

    “静”在佛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禅”字为梵文的音译,其本意译成汉文就是“静虑”。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式来追求顿悟。即以静坐的方式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冥思苦想,直到某一瞬间顿然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佛教将“戒定慧三学”作为修持的基础,戒是戒恶修善,慧是破惑证真,而定就是息缘静虑。

    高僧净空法师曾经指出:“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恢复我们本有的大智大觉而已。要怎么样才能恢复呢?一定要定,你要把心静下来,要定下来,才能够恢复。”而茶人们在品茗过程中所追求的恰也是这种融道、佛两家于一体的空灵静寂的禅境。佛学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是理所必然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对儒释道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lw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