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鞑靼战败,瓦剌因为帮忙解决了本雅失里这个祸害,受到了明朝的嘉奖,获得了不少利益。几年间,瓦剌不断蚕食西部蒙古的地盘,实力急剧膨胀,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
阿鲁台战败后,虽然顺服于明朝,可是也不着明朝的待见,像是后娘养的孩子,受了瓦剌的欺负也得不到护佑,鞑靼陷入极端的困顿之中。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随着瓦剌一天天强大,明政府的警惕性也提高了起来。而此时,被打得失魂落魄的阿鲁台跑到长城边上来,说自己没活路了,请求政治避难。明朝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为了限制瓦剌的势力,也为了明朝自己的利益,明政府让瓦剌“从哪来的滚哪去!”瓦剌不服气,就不滚,鼻子哼一声,掸掸裤脚,示意明朝可放马过来!
瓦剌的自信
马哈木之所以敢跟明朝叫板,绝不是一时冲动,他还是有点资本的:
当时瓦剌管辖的西蒙古一直没受到过明朝的正面打击,而且在明朝攻打鞑靼的时候还捡了很多便宜,犹如小康之家中了五百万,存满了与人比富的心思;马哈木敢和明朝撕破脸,还因为他有自己的杀手锏——骑兵。在当时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骑兵队伍已经不再是蒙古本部鞑靼,而是瓦剌;马哈木不是一个只会喊口号的人,他还准备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预设了决战地点,准备诱敌深入后 ,一举歼灭明军,重现蒙古辉煌。
敌人就在前方
小小的瓦剌敢和大明叫板,朱棣决定教训一下这个自不量力的家伙。
永乐十二年,朱棣率军五十万,进军瓦剌。朱棣虽然拥有绝对的优势,但他依然能冷静理智地评估判断形势。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朱棣认识到自己虽然有朵颜三卫精锐骑兵,但如果在瓦剌的地盘和蒙古骑兵正面冲突恐怕也讨不到便宜,而且深入敌境作战,敌军必有埋伏。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朱棣大军行军四个月,一路扫荡瓦剌势力,奇怪的是一直深入瓦剌境内后也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直觉告诉朱棣,瓦剌军正在一个地方等待着他,进行一场决战。不久,抓获的俘虏证实了他的这个判断,俘虏交代,马哈木就在百里之外的忽兰忽失温。朱棣没有像邱福一样激动轻信,他料定敌人一定做好了决战的准备,下令军队不可轻动。
朱棣很矛盾。瓦剌很明显在诱敌深入,但是如果不深入, 等待瓦剌前来一战,又不现实。粮食有限,耗不起。看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时候不仅是因为英勇无畏,还因为是形势所迫。
好吧,忽兰忽失温!
看着朱棣一步步按自己的预设进行,马哈木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忽兰忽失温周围有很多山,马哈木集结的三万骑兵就藏在山上,一旦发现明军,他们就可以居高而下,以难挡之势冲垮明军阵形,明军就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真真的好算盘。只可惜对手是朱棣,算盘要落空。
朱棣带着自己的办法来到了马哈木为他准备的战场。朱棣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了马哈木面前,明军的先头部队竟然是步兵。这让马哈木更加兴奋,胜利仿佛就在眼前。他一声令下,三万骑兵一冲而下,猛虎般扑向明军。
突击!神机营
瓦剌军以猛虎之势扑向山下的明军,这时候,明军阵营迅速变幻阵形,前面的步兵由中间向两翼后退,中军后阵立刻涌出一支部队填补了空位。他们手持火铳,迅速摆好阵形,随着中军主帅柳升一声令下,万枪齐发,瓦剌骑兵纷纷受伤倒地,一时间战场上人仰马翻,惨烈无比。
瓦剌军没有后路,只能殊死一搏。眼看瓦剌军要冲进明军阵营,这时候明军开始了第二次变阵,手持火铳的士兵有条不紊地向两翼后撤,大队骑兵从后军冲出,骑兵分左右中三部分,中军由朱棣亲自统帅。明军左右翼分别攻击瓦剌军两侧,中军更是勇猛无比,瓦剌几万大军就此溃灭。
马哈木是个聪明人,是聪明人就不会吃眼前亏,于是玩命逃跑。朱棣穷追猛打,根本不给马哈木喘息的机会,如此的狼狈不堪令马哈木恼羞成怒,他鼓起勇气,整合军队要再战明军。朱棣依然不给他面子,又败之。马哈木一直一直跑,朱棣一直一直追。一直跑到图拉河边,马哈木耍起了流氓,让跟随他的难兄难弟殿后,他一个人逃了。
在追击过程中,明军方出了一个小插曲,插曲虽小,朱棣却被吓得不轻。朱棣的内侍李谦追击敌人的时候由于太激动,用力过猛,深入敌军之地被包围。说起来这不是件大事,可要命的是朱棣的亲亲皇孙朱瞻基和李谦在一起。朱瞻基之于朱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如今深陷险境,这还了得!朱棣吓得冷汗直冒,所谓关心则乱,即便是朱棣也不能幸免。他火速派军队前去接应,瓦剌军也没想到自己围住的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大人物,见明军攻打过来,没打招呼就四散奔逃了。朱瞻基有惊无险。李谦畏惧朱棣责罚,竟然主动自裁谢罪了。
明军彻底击败瓦剌主力,边境从此太平了几十年。
战后总结大会
忽兰忽失温战役总结大会现在开始:
一、为什么明军能战胜?
因为朱棣有一套颇有技术含量的战法和几支高素质的部队。
先说明军三大营:
1、三千营。最初由投降的蒙古雇佣兵组成,是朱棣最为强悍的骑兵军团。
2、五军营。由骑兵和步兵混搭组成,是从地方调到中央的精锐部队。
2、神机营。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早一个世纪左右。可以说神机营是明政府的炮兵部队。朱棣在靖难的时候在火器上吃过盛庸的大亏,差点被干掉,所以他吸取了教训,专门设置了这个以使用火器为主的部队。
二、明军使用了怎样的战法?
朱元璋时代的军队中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火器。邓愈和沐英是善用火器的佼佼者,而沐英是将火器战术运用到登峰造极的人。
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随傅友德、蓝玉平定云南,后来沐英被朱元璋留下来镇守云南,一直也没有调动的机会。他的子孙都成了云南的镇守者,一直到明朝灭亡。沐英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他独特的火器战法。
当时的云南还是蛮荒之地。但云南有一种特产,成为当地部族反抗明军的武器。这就是大象。明军骑马,反军骑象,这仗怎么打?唯一克制大象军团的就是火器。但当时的火铳射程不远,而且换药的时间较长,形不成持续的杀伤力。经过反复的失败、思考、改进,沐英创造出了一套三行火器战法,即:将火铳列队为三行,发现敌象兵后,第一行首先发射火铳,然后第二行、第三行继续发射,在二三行发射时,第一行已经从容装好了子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备而持续的强大火力。凭借这种战法,沐英彻底平定了云南境内的叛乱。三百年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发明了如出一辙的三线战法,并凭此法称雄欧洲。
沐英的三行火器法之所以没再明军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朱棣同志举一反三,发明了一种威力更大、更先进的战法——“要你命三板斧战斗系统”。
“要你命三板斧战斗系统”使用说明书
第一斧:发现蒙古骑兵后,神机营的士兵立刻向阵前靠拢,做好发射准备,听到命令后齐射;
第二斧:射击完毕后,立刻撤退到队伍两翼,然后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立刻补位,对已经受创的蒙古骑兵发动攻击;
第三斧:骑兵突击后,五军营的步兵开始进攻,他们经常手持长矛等武器对蒙古骑兵发动最后一轮攻击。
此外,当时明军使用的兵器是狼牙棒,比马刀的杀伤力要大。狼牙棒的成本低,制作灵活多样,让敌人心惊胆寒。
这套“要你命三板斧战斗系统”经常搞得蒙古人痛苦不堪又无可奈何。三百年后,拿破仑创造的炮骑结合战术就跟朱棣的三板斧战术极其相似。他靠此战术征服了大半个欧洲,还当上了皇帝。看来,天才总是有某些共通点的。
先进的武器、科学的战术思想和战斗方法,都是明军取胜的重要原因,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所有战争都遵循一个最根本的原理:
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参加战斗的人。
永乐十三年,失败的马哈木向明朝朝贡称臣。他没有像阿鲁台一样出尔反尔,一生再没有侵犯过明朝边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子孙的培养当中。他的儿子脱欢二十年后杀掉了阿鲁台,统一蒙古。他的孙子额森,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他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也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