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曾的理财之道。老曾这个人很不简单,虽然他性情比较质朴,也就是俗话说的忠厚老实,但他本质上更是一个赤诚之人,热心好客、颇有侠义之心。老曾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老曾的祖父星冈公治家有法,总结起来有“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老曾的做人、治学、交友、甚至是理财观,究其根源无不来自于这个八字决。由此可见,一个家庭里如果有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这个家族就会不断兴旺发达,走向辉煌。
具体来讲,老曾的理财观(或者叫财富观)是怎样的呢?在老曾看来,读书增长学问是宝贵财富、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是宝贵财富、拥有良好的人情礼节也是宝贵财富。按照八字诀的说法,书就是多读书、增长知识财富,早和扫就是勤俭节约能致富,宝就是与亲朋好友礼尚往来、收获良好人脉关系财富,这些无形财富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金钱财富。这种财富观真的很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解读一下这个不一样的财富观,为老曾带来了怎样非比寻常的人生财富。
1、懂得人情冷暖,银两赠予亲戚族人
①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孙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其分赠数目,另载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专之义也,后接家信,知兑啸山百三十千,则此银已亏空一百矣,顷闻曾受恬丁艰,其借银恐难遽完,则又亏空一百矣,所存仅八百,而家中旧债尚多,馈赠亲族之银,系孙一人愚见,不知祖父母、父亲、叔父以为可行否?伏乞裁夺。
老曾在京做官一向日子很紧凑,有一年(道光二十三年)突然转运,先是升官涨了工资,接着又被朝廷安排去外地做乡试主考官,全年收入一下涨了很多。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他给家里寄去了白银一千两,言明其中六百两用来帮助家里还外债,剩余的四百两用来赠送穷困的亲戚族人们。老曾心里时刻想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小家,而是整个曾氏一门的兴衰荣辱。他明白一个道理:平时多多关照亲戚族人,关键时刻遇这些亲戚族人也会反过来帮自己和家人渡过难关。
② 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日,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
兹因魏荫亭亲家还乡之便,付去银一百两,为家中卒岁之资。以三分计之:新屋人多,取其二以供用;老屋人少,取其一以供用。外五十两一封,以送亲族各家,即往年在京寄回之旧例也。以后我家光景略好,此项断不可缺,家中却不可过于宽裕。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咸丰四年十一月,老曾给弟弟们的家书里谈到的仍然是分赠银两给族人的事:乘着魏荫亭亲家回湖南老家之便,寄回一百两银子为家中年底的用度。银子分成三份,新屋人多可分两份供他们用,老屋人少可分一份。另外五十两银子按照往年的旧例赠送亲戚族人各家,以后我家只要日子过得不错,赠银给亲戚族人这个项目就决不可缺少。老曾认为,家中却不可以过于宽裕,因为处在动乱年代,越穷越好。大富大贵之家在动荡岁月极其引人注目,这会导致灾祸发生。
从道光二十四年开始有意识地拿出一比费用赠送亲戚族人各家,到咸丰四年整整十年时间,赠银给亲戚族人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曾家的固定项目。这有点类似于现代企业家捐赠资助希望小学和贫困儿童,往小了说是乐于助人,往大了说是对整个社会做贡献。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的每一份付出早晚有一天都会有所回报,只是回报的形式不同而已。正是因为曾家在当地树起了良好口碑,湘勇组建初期的主要兵源就来自于这些亲戚族人和乡邻,这充分说明老曾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老曾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以诚示友、真心待人,有古之大侠风范。对待自己的朋友,他是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的。在京为官时的老曾并不富有,很多时候日子都过的紧巴巴,但遇到朋友有难需要帮助时,他总是能够及时站出来替朋友张罗。如果一个人对老曾有恩,他就一定会及时报恩,无论自己是否有钱,即使没钱也会借钱来帮助自己的恩人,这一点实非常人所能及也。你心里时刻有朋友,关键时刻你的朋友才会千里万里来相见,助你脱难,此乃人间大义!
2、急危解困,乐于助人
③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
同乡梅霖生病,于五月中旬,日日加重,十八日上床,二十五日子时仙逝。胡云客先生亦同日同时同刻仙逝。梅霖生身后一切事宜,系陈岱云、黎樾乔与孙三人料理。戊戌同年赙仪共五百两,吴甄甫夫子(戊戌总裁)进京,赙赠百两,将来一概共可张罗千余金。计京中用费及灵柩回南途费,不过用四百金,其余尚可周恤遗孤。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老曾在写给祖父母的家书里汇报了这样一件事情:同乡梅霖生于五月中旬得病,病情天天加重,十八日开始卧床,二十五日子时就走了,胡云客先生也同日同时同刻走了。梅霖生身后一切事情,是陈岱云、黎樾乔与自己三人料理的,因为我们都是戊戌同年同科登榜的进士,因此送了赙仪五百两。戊戌年殿试时的总裁吴甄甫夫子进京赙赠了一百两。除去在京城的花费和将灵柩运回湖南合计花费四百两,剩余的钱还可以抚恤下梅霖生家的遗孤。
当时的一千两银子可不算是个小数目,清代道光年间京官俸禄,按京官食双俸单米(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计算,堂堂三品京官的年俸才不过350两,四品是280两,五品是210两,六品更少才160两。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大约200元,道光二十一年时老曾不过是六、七品的小官,一年收入不过3万多元,给朋友梅霖生筹集的一千两银子折合下来就是20万元,相当于老曾六年的收入。由此可见,在对待朋友上老曾真的算是两肋插刀、赤诚相见了。
④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今年我在京用度较大,借帐不少。八月当希六及陈体元捐从九品,九月榜后可付照回,十月可到家,十一月可向渠两家索银,大约共须三百金。我付此项回家,此外不另附银也。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老曾在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这些年自己在京城的用度较大,借钱不少。八月份要为希六和陈体元捐一个九品官,等到九月份发榜后就可以把执照寄回,大概十月份可到家。等到十一月时弟弟们可向他两家去取这次捐官花的钱,大约共需三百两银子。纵观老曾的家书可见,在京为官期间,老曾的家里湖南籍同乡往来不断,有结交的、有借宿的、有托他办事的,说老曾的家是湘乡驻京办事处都不为过,多年下来老曾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树立了极好的口碑。
老曾在京为官期间日子一向都过的紧巴巴,一方面是因为京官没有多少灰色收入,更主要的原因是老曾并未将金钱看的很重,相反他拿出相当一大笔钱用来买书和结交朋友。为了通读历朝历代史书,老曾不惜花费一百年银子一次性购买了全套二十三史。为了开阔眼界,老曾努力结识各种优秀人物,他不会纠结于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很多时候,人情世故、人脉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胜过金钱。在大量读书和广泛交友中,老曾的人生格局不断放大、收获的人生财富也越来越多!
3、仗义疏财,周济穷苦之人
⑤ 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
闻我水师粮台,银两尚有盈余,弟营此时不阙银用,不必解往,若绅民中实在流离困苦者,亦可随便周济。兄往日在营,艰窘异常,当初不能放手做一事,至今追恨。若弟有宜周济之处,水师粮台,尚可解银二千前往。应酬亦须放手办,在绅士百姓身上,尤宜放手也。
咸丰八年正月,老曾给九弟曾国荃写信要求他平时顺便周济下穷人:听说水师粮台的银两还有盈余,弟弟军营现在不缺银钱,不必往那里解银,如士绅民众中实在有流离失所的困苦者也可顺便周济。自己过去在军营时条件艰苦异常,因此不能放手去做这件事,至今都感到很遗憾。如果弟弟有应该周济的地方,水师粮台还可以解送二千两银子前往,应酬也要放手办理,在士绅、百姓身上尤其应该放手去做。有的时候,地方民心的向背也决定着敌我双方的发展态势,不可不细心!
⑥ 咸丰八年正月廿九日,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转迁徙,归来无食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十金,以周其急。先星冈公云:“济人须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
没过多久,老曾又给弟弟去了一封家书,谈的依然是这件事:周济受害士绅、百姓不是泛爱博施,只偶见一家之中被杀害几口人的、流转迁徙回来缺吃少穿的、房屋被烧流离失所的,或给数千金,以应急需。先祖星冈公说:“救人要救急难中的人。”又说:“随缘布施,专以眼睛亲见的为主。”就是孟子说的,这是施仁的方法。自己是因为过去看到湖口绅士受害的惨况,当时没有力量救济,到吉安后才有能力去做这件事,并非是叫弟弟无缘无故去做所谓沽名钓誉的事。
⑦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乡间之谷,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小民何以聊生?吾自入官以来,即思为曾氏置一义田,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为本境置义田,以赡救二十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予之处境未裕,无论为京官者,即使外放,或为学政,或为督抚,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然予之定计,苟仕宦所入,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或稍有盈余,吾断不肯买一亩田,积一文钱,必皆留为义田之用。
道光二十九年,老曾决心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贫民:今年三江两湖的大水灾,乡间的谷子贵到三千五百文一担,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老百姓何以谋生?自从当官以来,就想为地方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不要说作为京官的自己,就是外放地方的官员,或做学政,或做督抚,何忍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因此自己下定决心每年的官俸收入除了供堂上大人所需之外,稍有盈余的话,绝不乱花一文钱,都留着做购买义田的资金。
老曾如此周济亲戚族人、亲朋好友甚至是穷苦百姓,大家也许会想你老曾是不是吃多了没事干?其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作为程朱理学的传人,老曾十分推崇孟子的格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时要努力修身养性,得志的时候要努力关照好天下人;另一方面,老曾也是在努力践行祖父星冈公治家八字诀中的“宝”,要与亲戚邻居礼尚往来、常问疾苦、及时济急。问疾济急、仗义疏财是大义所在,这样做也为曾家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再次学习了!收队!
< 第二十四章 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