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竞品基础结构分析
2.1信息架构
2.1.1滴滴出行
2.1.2美团
三.竞品核心策略分析
滴滴出行VS美团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为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中的人解决了打车难,出行困难的问题,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出行的便利,同时,近年新推出的各类交通服务更是使滴滴出行近乎囊括了与车相关的所有生活服务,实实在在地为用户带来了交通的便利。而美团在此之前,作为吃喝玩乐全都有的团购网站,则是在各类商家与顾客间建立了新的消费模式,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在手机移动端查看附近的各类生活服务,同时美团官方与商家不断推出的优惠活动更是使用户从被动消费转为主动消费,甚至成为了逛美团成为了碎片化时间的一种消遣方式,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售后服务更是增强了产品的粘性,使用户数目不断增多,在同类手机应用中,美团更是率先打开了城镇地区的市场,在一些购买力较强但位置偏远的地方,与同类应用相比,大量商家入驻美团,这使得用户在经过地域的转移后仍能方便快捷地发现周边的生活服务。
近期,美团率先在南京地区推出了打车服务,这使得滴滴出行的交通服务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美团不仅给不愿出行的用户提供了外面便利,更将为愿意出行的用户提供出行便利,同时美团本身与大量商家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出行服务可以捆绑销售,设想这样的场景:用户在家中手机端浏览美团APP时发现了一个优惠活动,并想去体验一下,此时他只要购买“打车+商家”整套服务,便只需要在楼下等待司机来接即可,此类捆绑销售不仅为用户带去了出行消费便利,更为用户省去了一些费用,同时此类销售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用户体验,在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评价后,更易从用户被动选择转变为用户主动选择,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售后不进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更可以鼓励用户形成新的消费习惯。
从滴滴出行各类服务中可以看出其对“出行”二字的专注,过于追求APP页面的简洁与扁平化美,同时严重缺乏完善的用户评价体系,如APP端论坛等,使得滴滴出行在于美团出行相比较时,首要问题就是缺乏碎片化时间模块。用户在空闲时可以通过浏览美团来打发空闲时间,而滴滴出行APP的简且精确定了滴滴出行作为工具类APP的产品定位,大量滴滴的官方推送消息分散于微信公众号,微信端,支付宝端,这导致滴滴难以建立起核心用户集群组织,换言之,粘性用户的缺失使得滴滴出行在打车软件中不值一提,但相比较同类打车软件存在的的严重功能缺失,地图定位不准,客服长期不在等更加让用户难以接受的问题,滴滴出行在不断的融资后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头羊。美团打车的强劲出现无疑将会大大增强行业内竞争,同时加速这个行业的发展。
滴滴出行在近期不断与各类生活机构合作,推出了多项与生活服务相关的功能。如春节红包、敬老服务、办银行卡等,这些功能菜单分布在左侧滑页内,且分布毫无规律章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滴滴出行APP本身坚持的页面简约美感,显得不伦不类。但从这些功能中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已经将它的触手开始伸向其他领域其他方向,如春节红包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已经不甘心仅仅作工具类APP,它已经向人群热点进军,准备于微信,支付宝等瓜分市场,但首先应注意的是APP的页面设计,从下载榜TOP100中可以看出,多种生活服务类APP均设计了下边框功能菜单,完成类似主页-论坛-订单-个人中心的转换,同时多种APP的更新版本新页面也在不断朝这个方向靠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当今主流的手机尺寸等条件下,下边框功能菜单更容易为用户带去方便,同时滴滴出行APP的引导页动态效果时间过长,着急的打车的用户可能会觉得用户体验稍差,不着急打车的用户在等待动态图加载过后,可能并不着急查看地图,预约车辆,因此,很有可能,在动态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在引导页处同时间添加功能菜单“我要打车-个人中心-其他服务”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至于办银行卡这类服务,它应该存在于官方消息推送中,与打车红包派发同等性质宣传,而不应该单独成为一个功能,显示在页面上,这不仅会造成页面美感失衡,位置冗余,更会因此带来版本需不断更新的繁琐。敬老服务与其他交通服务相比,目标人群非常明确,难点在于营销方式上,老人的信任感是十分脆弱的,把握不好可能会使得老人用户与青年用户同时大量流失。与美团未来可能的捆绑销售相比,滴滴在出行上更加具有优势,在营销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美团联合了商家与用户,滴滴可以效仿其联合商场与用户,主阵地设在一二线城市,毕竟在一二线城市才存在天然的出行难问题,同时在一二线城市的购物出行也大多在购物商场,而并非路边的商家。
但在评价体系与售后服务上,滴滴出行则存在大量的问题。APP端用户评价模块的缺失使得大量的差评堆积在微博等有着大量用户的主流媒体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滴滴出行的口碑,同时售后服务的不够周到使得一些用户在体验过滴滴出行的服务后,尽量避免二次使用,这导致了部分用户的流失。同时滴滴出行较为缺乏前瞻性,大学生作为下一代购买力极强的社会群体,有潜力成为滴滴出行的忠实用户,校园营销的缺乏使得滴滴有可能丧失为APP注入大量新鲜用户的机会。
滴滴出行VS宝马
滴滴研究院作为滴滴出行推出的全新创新性研究机构,旨在致力于通过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最大化利用交通运力,为每一位用户设计最贴心最智能的出行方案,在算法研究过程中,无疑会对海量的用户交通数据进行操作,而在此同时,大量数据的商业价值仅仅在顺风车等出行服务中被开发了百分之一。宝马在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同时,也将对大量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最优算法进行处理,两者的目的看似不同,实则主要目的均为缓解城市拥堵。不同点在于滴滴出行通过每一位使用APP的用户与司机收集数据,而宝马通过Mobileye收集数据。滴滴出行为中国广大司机用户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宝马则是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从使用人口与数据规模来看,两者不相上下,从技术革新与算法研究上来看,滴滴研究院在不断吸收新的革命性的顶尖人才,宝马也是如此,但无人驾驶汽车,在卫星导航的情况下成本远远大于的出行服务,路况的高度复杂度、随机性与交通法规立法问题成为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滴滴研究院作为研究机构,是否具有培养开创性人才的土壤,以及相对于中科院等其他科学研究机构,滴滴是否有保持人才不外流的能力,这都将是滴滴研究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拥有海量珍贵交通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已有的算法为用户推荐去处,捆绑销售其他生活服务等。功能的确容易做出来,但是否有与其配套的完善的售后体系,则成为了当下滴滴出行面临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