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鲁尼5岁时,我给他报名练习跆拳道。
下课后,他问我:“妈妈,你看我了吗?”
我敷衍他:“看了啊。”
“那你看到了什么?”
“呃……”
事实上在他上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看手机。
“你肯定又在看手机了!妈妈,以后你别看手机了,看我!”
从此,在他上课的时候,我再也不敢一直盯着手机,我要时不时地看他一下,以防他下课后的发问。
“妈妈,看我!”我自认为对孩子的关注已经足够多了,可是这句话还是经常从他嘴里冒出来。他唱歌的时候、跳舞的时候、写字的时候、玩耍的时候……
如果我在身边,注意力却没在他身上,他肯定会着急地大叫:“妈妈,看我!”当我的目光重新放在他身上时,他才继续安心地做自己的事。
一次又一次,我深切地感受到他是多么需要我的关注。于是,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尽量不再看手机,而是全心全意陪着他,望着他。
02
说话的时候、玩耍的时候,看着孩子,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需求,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保障。
可是,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发展,当今社会,放眼望去,有多少父母能做到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地陪着孩子、看着孩子?
去年的一个新闻让人痛惜不已:一位妈妈带娃去游泳,自己却只顾着看手机,孩子在身后溺水了也不知道,结果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丧了命。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在他的博客上分享过一个二年级孩子的日记,真是说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今天,我要感谢妈妈每天的辛苦劳动,为她做点事。
首先,我给妈妈讲了一个小故事。不过妈妈好像不喜欢我讲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机。这让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许我的祝福更让妈妈喜欢。于是,我对妈妈说了祝福,可妈妈依然看着手机。我更加伤心了。我想:这个办法也不行,我来给她捶背吧。
开始捶背了,我卖力地给妈妈捶背。可妈妈还是看着手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更伤心了,准备给妈妈洗脚。
洗脚了,妈妈终于不看手机了,我的心情一点点开心。我卖力地给她洗脚。洗完了,我希望得到一些称赞,可妈妈严肃地对我说:“今天洗得不错,再重一点就好了。”我呆呆地望着她走出房间,她出门前还没忘说一声:“快写日记!”
我的伤心的三八妇女节就是这样度过的。
看完这个孩子的日记,相信很多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没有父母的关注,孩子也看不到自己,找不到存在感,慢慢地就失去了自信。
对此我深有感触。记得我小时候,每次跟母亲谈话时,她不是在做事,就是在跟别人聊天,很少看着我。因此,我从未真正感觉到母亲对我的重视和关心。
渐渐地,我越来越不想说话。以至于后来,跟人聊天,我都不敢望着别人的眼睛,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在人群中,我大部分时候都是默默的倾听者,就算偶尔说上几句,也迅速被别人的声音淹没。
03
妈妈看不到孩子,孩子就会想尽办法寻求妈妈的关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
这种现象尤其在婴儿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如果小婴儿总是莫名其妙地生病,那父母就要反省一下是否对他的关注太少了。
看过一个案例:一个有钱人家,出生三四个月的婴儿经常大哭不止,找不到任何原因。去过无数次医院,检查都没什么毛病。全家都很苦恼,孩子的妈妈和外婆更是经常为此坐卧不安,因为孩子是她们两个带的。
后来,他们在孩子的房间里装了若干个摄像头,全方位纪录下了孩子生活的点滴瞬间。为了找出原因,一位懂心理学的朋友翻看了以往的视频纪录,终于发现了问题。
原来,每次这个孩子大哭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和外婆都第一时间冲到孩子的身边,把孩子抱起来。但是,她们抱起来之后,除了大幅度、高频地抖动孩子,迫切希望孩子安静下来外,她们的眼神跟孩子的眼神完全没有交流,她们没有看着孩子!
后来,当孩子又一次大哭时,这位懂心理学的朋友把孩子抱在怀里,然后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结果奇迹发生了,孩子停止了哭泣,安静下来,并开始用目光和他交流。
对于婴儿来说,你没有看着他,他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不存在等同于死亡,这样的感觉无疑让婴儿产生了极度的恐慌,这就是他为什么长期大哭不止的原因。
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
当孩子要求“看着我”的时候,不仅需要父母全神贯注,还需要父母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
像二年级孩子在日记中写的那样,在孩子为妈妈洗脚后,孩子希望得到妈妈的称赞,妈妈虽然及时回应了孩子,然而那样的回应却让孩子大失所望。没有正确地回应,跟没有看到孩子有什么区别?
04
我想起了约翰.伯宁罕的一本绘本——《莎莉,离水远一点》,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回应,孩子内心是怎样一种状态。
莎莉,离水远一点一个平凡而温暖的下午,莎莉一家人来到海边度假。到达海边之后,爸爸妈妈一边坐在躺椅上做自己的事,一边不断地提醒莎莉:“别让漂亮的新鞋踩着脏东西”“别摸小狗”“不要扔石子”……,丝毫没有注意到莎莉已经进入了自己的幻想世界。
从绘本第4页开始,约翰.伯宁罕就用对比的两幅画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现实的世界和一个幻想的世界:一边是爸爸妈妈的絮絮叨叨,一边是莎莉奇幻的“海上冒险”。
左边是爸爸抽着烟斗读报纸,妈妈编织毛衣,文字显示的是他们提醒莎莉的话:“别让焦油弄脏新鞋子。”
右边是莎莉带着小白狗,划着小船,在大海上遇到了海盗船。莎莉显然已经进入了幻想世界。
左边,爸爸妈妈继续提醒莎莉:“别摸那条狗!”由此我们可能知道莎莉在现实中所做的事。
右边,莎莉在幻想世界里进入了危机关头。海盗抓住莎莉,并要把莎莉推到海里,小白狗咬住海盗的小腿,成为营救莎莉的角色。
左边,爸妈不耐烦地问女儿:“最后再问你一次,你渴不渴?这都是第三次问你了!”
右边,莎莉的冒险出现逆转。莎莉挥舞刀剑,和小白狗一起战斗,把海盗们打得落花流水。
左边,爸妈不让女儿扔石子。
右边,莎莉和小狗一起打败海盗,抢到藏宝地图,逃出海盗船。
…………
一边是爸爸妈妈的唠叨无趣,一边是莎莉的幻想世界,我们虽然没有看到莎莉在现实世界的表情和动作,但在这一幅幅的对比图中,我们却能想象到:
莎莉一个人站在海边,为了不把鞋子弄脏,不敢玩水玩沙,不敢到处乱跑,只能抚摸着小狗,无聊地扔着石子,拨弄着难闻的海草,在幻想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这是多么地孤独和落寞!想到这,我们不禁为莎莉感到一阵阵心疼。
05
心理专家李雪老师曾说过:“你和孩子很少有眼神的交流,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那这个很直接的含义就是——你看不到孩子!”
看不到孩子,就不知道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的心就会与你渐行渐远,最后,亲子间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鸿沟,再也无法跨越。
奉劝所有的父母,俯下身来,注视着孩子,认真看看孩子在做什么,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需求,和孩子建立亲密互赖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能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