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将此书定义为德国现代长篇小说,但我却读不出小说的味道,反而更像一个精神分裂患者的呓语。文中大段的心理描写与人格剖析让我感到茫然,甚至到最后,作者自己也承认:“我(是)一个疲惫至极的朝圣者,穿过彼岸的沙漠,身背许多我写的废书,带着所有的文章,后面跟着一大群不得不为它们排字的工人,还有一大群不得不啃这一切的读者”
这是赫尔曼说出的最体贴的一句话!
荒原狼到底是什么?似乎是指存在于一个人(人性)内心深处的另外一个人(狼性),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这种狼性被隐藏了、被漠视了、被遗忘了、甚至被压抑了,然后这些人就成了知足的、过着平淡生活的小市民。而对另外的少数人,这种狼性不但被发觉了,而且被激发、被释放了出来,作为享受这种狼性并纵容狼性肆意的人,要么成为了天才,要么则成为了疯子。
满足于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是市民的最基本的特征,市民收获的不是对上帝的狂热,而是心安神宁,不是快感而是惬意,不是自由而是舒适,不是极端的炽热而是舒适的温度。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无法体验那种以绝对与极端为准的生活赋予的生命力度与情感力度,市民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在世上的角色只能是在自由闲荡的狼群中充当容易被统治的羊群。
对孤独、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是荒原狼的特征,他们充满激情与幻想,特立独行,具有自由的、野性的、桀骜不驯的、危险的和强悍的品质,但正如追逐权利的人毁于权利,追逐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一样,荒原狼也会毁于他的独立,因为对这个世界来说,他品味太高,世人以一种可怕的方式不去打扰他,他的周围只有孤寂的空气,荒原狼必须掌控这种疯狂才能成为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人,否则,自杀则是拯救他们的紧急出口。
以上只是我对《荒原狼》的理解,可悲的是,我明知道这些理解是肤浅的,是可笑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不过,我已经习惯了自己追求舒适与惬意的本性,不会过多的苛求自己。
就像我最初所说的,这不是第一遍就能读懂的著作!
问题是,我真的还有勇气与兴趣再读一遍吗?
赫尔曼-黑塞
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877-1962),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得多种文学荣誉,包括歌德奖,诺贝尔文学奖(1946年)。喜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