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支小笔茶故事简 • 茶
不谈论茶道,只说说“品茶”

不谈论茶道,只说说“品茶”

作者: xyhmc8899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0:27 被阅读70次

会不会喝茶,喜不喜欢喝茶,都与茶有关的话题。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泡了之后,色清百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当然鲁迅先生写这篇关于喝茶的文章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便去刨根问底,只想说,时代不同了,喝茶自然就有一种积极的意义。

同样是静坐喝茶,为什么我们不去品一品生活的茶,而只想喝茶如同白开水一样的味道呢?金受申这样写过:

茶道在中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向来以“品茶”和“饮茶”分为不同的“茶道”。陆羽作《茶经》,即谈的是品茶。

换句话说即是欣赏茶的味道、水的佳劣、茶具的好坏(日本人最重此点),以为消遗时光的风雅之举。

善于品茶,要讲究五个方面:

第一须备有许多茶壶茶杯。壶如酒壶,杯如酒杯,只求尝试其味,借以观赏环境物事的,如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并不在求解渴,所以茶具宜小。

第二须讲蓄水。什么是惠山泉水,哪个是扬子江心水,还有初次雪水,梅花上雪水,三伏雨水……何种须现汲现饮,何种须蓄之隔年,何种须埋藏地下,何种必须摇动,何种切忌摇动,都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须讲茶叶。何谓“旗”,何谓“枪”,何种须“明前”,何种须“雨前”,何地产名茶,都蓄之在心,藏之在箧,遇有哪种环境,应以哪种水烹哪种茶,都是一毫不爽的。

第四须讲烹茶煮水的功夫。何种火候一丝不许稍差。大致是:“一煮如蟹眼”,指其水面生泡而言,“二煮如松涛”,指其水沸之声而言。水不及沸不能饮,太沸失其水味、败其茶香,亦不能饮。至于哪种水用哪种柴来烧,也是有相当研究的。   

第五须讲品茶的功夫。茶初品尝,即知其为某种茶叶,再则闭目仔细品尝,即知其水质高下,且以名茶赏名景,然后茶道尚矣!

如果茶出此味,生活的情趣我想会别有风味吧?

新沂郇明春

相关文章

  • 不谈论茶道,只说说“品茶”

    会不会喝茶,喜不喜欢喝茶,都与茶有关的话题。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

  • 品茶仙之茶道

    七碗茶歌 【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

  • 茶道与养生

    我们今天谈论茶道与养生而不是茶与养生。以前大家都谈论茶与养生,今天为什么我们谈论的是茶道与养生呢?那是因为简单的从...

  • 自学茶道

    茶艺 适合喜欢品茶、茶道或者做茶叶相关工作的人士值得收藏的资料; 包括:《图解茶经》 《茶道教学》 《中国茶经》几...

  • 茶道,大道也

    茶,可以分为几种境界,依次是:喝茶、品茶、茶艺以及最高境界——茶道,所谓茶道,是指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

  • 中国茶道精神之三:“怡“

    “静”是茶道追求的境界 那么“怡”应该是茶道和品茶需要达到的目的。 怡神、怡情、怡心、怡身。 愉悦心神,健康身体是...

  • 【0121读书清单】茶经述评五

    001 饮茶风尚传到日本以后,把煮茶、品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茶道吸引了我国宋代大寺院中的行车仪式,可...

  • 想读你的美

    长发飘飘微微笑,话语优美才华好。 历史古诗皆知晓,梳妆陪君品茶道。

  • 关于茶的五性六味

    品茶如品人生,茶道犹如人生之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是把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茶也有...

  •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趁早活动小记)

    夏初,繁星点点,是夜十来人齐聚,品茶闻香,夏日之暑噪全无。 我们只是凡尘中的一粒子,不懂茶道,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谈论茶道,只说说“品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sy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