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喜欢语文和外语,成年后除了英语又学习了法语,来到了法国工作生活,嫁了个不会讲中文的亚洲老公。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能说好一门外语是要将自己彻底地融进它的世界:用它思考,用它书写,用它交流,甚至做梦都用它说梦话。这些年经常有人问我,外语学习有什么捷径?我的回答就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国家的人,并尝试一切可行的办法去深入了解那个国家,找到你喜欢她的地方:文化,历史,体育,艺术各个方面都可以。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外语水平会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然而,和学习任何东西一样,不断升级的目标意味“短时间的突飞猛进”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外语的学习过程在初期(0-3/5个月)大幅度进步,因为从零基础到能开口说是个很令人兴奋的时期,兴趣也是在这个阶段培养的。日常交流的词汇量要求不多,认真的学生1年之内足可完美应对。留学对于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来讲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充分浸润在其国的土壤和空气中,会自然而然地融进其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但,这只是能够达到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最浅的一步。
最难的同时也是耗时最长的是从日常交流到深度应用,包括读懂专业文献,能够像母语一样流畅书写,在众人前用外语发言甚至做演讲。这是对语言学习者最高的要求。
成年人的外语进步周期曲线每个人学习语言的目的不同,有的只是职业应用需要:工作中能够应对即可;而有的则是真的热爱,希望将其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我则属于后者。与所谓的”崇洋媚外“和任何功利心都无关,是单纯的喜欢,喜欢能用外语与人自如地表达与交流;能用外语书写出没有语法和措辞问题,甚至是优美的文章;感受到从最初一点一语地学习发音到完全应用自如的那个像是从深井中爬到沐浴阳光下的过程;喜欢也是因为擅长,擅长意味着没有觉得艰苦,意味着学习的过程中诗意满满。
然而,从外语学期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起(1年后开始),进步就不像第一个阶段那么明显。日常交流达到娴熟之后,进步的来源基本上是阅读,大量的阅读。每个人的工作领域不同,开放式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进步的方法相对封闭。因此从第二个阶段开始,进步曲线的陡度明显降低。
我个人经历了几个进步的瓶颈期,每次都是通过加深阅读难度和提高阅读量而被冲破的。这个过程就像肌肉训练,身体适应了上一个阶段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量以后,肌肉就会进入”懒惰期“,需要倒入对不同肌肉群的刺激以及加大训练量才可以重新激活内部组织。
因此,语言学习和肌肉训练都是”学海无涯“的例子。
我喜欢外语,更热爱中文。
入驻简书之前,大多数时候我的读者就是自己,只是偶尔在学校/市级/集团刊物上发表一些小品文,这个阶段持续了20几年。今年6月开始在简书上写作,每增加的一个“喜欢”或者“关注”都是我用中文认真写下去的动力;每一次读者的评论,正面的或是真诚的批评建议都让我对自己的梦想多了一分责任。简书确实为真诚写作的人推开了一个对外沟通的窗口。因为同样的热爱,大家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因为没有利害冲突,大家只是在真诚地输出和展示自己。无论简书还有多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还是心存感激。因为如果没有简书这个地方,估计我的中文梦此生都要被搁浅了。
那么问题来了,简书的大多数作者都和我一样是兼职。平日里我要大量阅读外语以巩固和提高专业水平,并且需要通过深度阅读与当地社会建立不间断的有效链接。同时,为了中文写作,更加需要大量阅读中文书籍,然而一天能够利用的有效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海外生活的你是怎么处理中文写作和外语提高这两件事情的,如何安排时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和做法。
网友评论
从你的某些文章中我已经感觉到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