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中国传统文化择思集
偶思偶得之四——真理乃渡河之舟,不可负舟而行(八一纪念版)

偶思偶得之四——真理乃渡河之舟,不可负舟而行(八一纪念版)

作者: 大小白杨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8:46 被阅读103次

                                    十二

            人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前进。国家亦是如此。

            人类的进步总是在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中徘徊前进。新中国建国时,一穷二白,毛泽东践行理想主义,带领全国人民五年超英、十年赶美,虽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进步但受挫。接着,邓小平践行务实主义,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中国国力跃升世界老二。时至今日,国家治理遇到了历史困境,必须重拾理想主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历史对个人来说,可能会不公正。

            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来说,绝对是公正的。

            大国,自强者恒强,自辱者辱之。

            除了我们自己,谁能搞垮我们?

                                  十三

            坚持真理有什么用?读书又有什么用?

            "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 还要有诗和远方。"有人说这句话是无用的鸡汤,我同意。

            如来佛祖说过:佛经当弃,犹过河之舟,不可负舟而行。真理是用来渡人经世济用的,不是用来治人欺世盗名的。真理不是死理,只要不违法有时可以放弃一些。时易理移,原则性和灵活性都要有。

            但读书不一样,不能放弃。

            不读书的人只拥有自己的一生,读书的人拥有无数个人生。

            有些书读了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但没用的书就不读了吗?

            就像有些朋友,用不上就不交往了吗?

            人活着,不是所有的事都以“有用”来衡量的。

            读书多、人品好!

            读书还能激发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香港著名学者梁文道曾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活到老、读到老,人老心不老!

                                  十四

            社会集资诈骗案、海南旅游乱象都直指思想文化的落后。

            有些人虽身价亿万,只要有一分钱的"便宜",就想占。荷包鼓起来了,不代表脑袋里的思想丰富了。同样的,学历高、知识多也不代表有文化。身居高位、重权在握也不一定有什么高能高见。再多的钱、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权位,也难以消除国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各个旅游商家就是摸透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和心理,就出台各种低价游"优惠",诱你入坑后再活宰。被宰后就投诉,殊不知,自己贪便宜在先,不宰你难道宰猪?还有无数的社会集资诈骗案也是这样。总想图谋远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的高利息,哪知骗子要你的本金。赚了钱的偷着乐,受了骗的找国家,就是不反思自己的贪婪愚昧无知。

                                  十五

            社会尚武精神丧失必酿国家之大祸!

            当年大宋王朝以为有钱就可以强军,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建立"封桩库",实行募兵制,树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历史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当社会尚武精神丧失时,"职业化"的军队就演化成了"当兵吃粮"的上班族。

            "当兵吃粮"就是把军人等同于一个普通的职业,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任何普通职业付出的只是时间和劳动,而军人上了战场,不仅要24小时上班,还要随时付出生命。况且中国自北宋(公元960年)后,已有1000多年鄙视军人的社会文化,导致军人没有荣誉感和使命感。"死了不值",会导致军队"职业化"在经一两代人的演化之后,军队难有战斗力。在钱和命之间,如有选择,是个大傻也会选命,不会选钱。因为只要有命在,还有机会挣其它的钱,大不了换个饭碗,换个老板,换种活法。上战场要豁命干,上班是挣钱养家,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当年大宋虽有125万军队,80万禁军重甲执锐、强弓硬弩,也扛不住西夏、辽、金、蒙古十万铁骑的根本原因。

            军队有无战斗力有两个社会背景不可或缺。一是社会有尚武精神,激发军人有荣誉感,上了战场视死如归,才能以一当十,万众一心;二是每个军人知道自己为谁扛枪、为何而战、为谁去牺牲,绝不是为了养家糊口领几两饷银!当然饷银也不可少。就像人活着要吃饭,但吃饭不是仅仅为了活着。缺失这两个社会背景,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再充裕的后勤保障,都打不赢仗,尤其是两强相争之灭国大战。战场无亚军,第二名就是完蛋!战争的残酷不是任何行业竞争和技能竞赛所能相提并论的。

            尚武精神造就汉唐之强盛。汉唐两代,中国军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都非常高。汉代军规:军士着重甲见皇帝可以不跪,只作揖礼(军礼)。唐代没有文武区别,所有文人都是武人,武人也是文人,在朝中任职没有文武身份之别和高低之分,出将入相。汉唐所有文人聚会都佩剑舞槊、议事吟诗。

            唐代有很多文人从军报国,边塞诗成为一大流派。这些边塞诗无不士气高昂,激扬高歌,面对贫瘠的边关"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身临苦寒的战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惧险恶的战局"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爆棚。诗人们"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夜闻单于遁,"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两军相逢勇者胜,这里没有伪娘和小鲜肉。年轻才俊纷纷携笔带剑投军,"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为国开疆拓土,马革裹尸还。宋及宋后,再难以看到如此慷慨激昂的边塞诗词了,文武从此分流,而武人不入流。

            尚武精神的本质是开拓进取、创新创业,攻坚克难、勇争第一。失去了尚武精神,一个国家和民族就是一堆任人宰割的肥肉,什么时候挨宰由别人说了算,越富有越肥臑越危险,大宋王朝就是前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思偶得之四——真理乃渡河之舟,不可负舟而行(八一纪念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nr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