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国古代文化今日看点
刘备白帝城托孤说“君可自取”,有没有威胁诸葛亮的意思?

刘备白帝城托孤说“君可自取”,有没有威胁诸葛亮的意思?

作者: 1f1006d1e447 | 来源:发表于2016-09-14 17:00 被阅读844次

    新春秋导读:白帝城托孤本来是君臣际遇的千古雅事,近代有人打着“怀疑有理”的大旗,竟然说成了一件非常龌龊的事情,尤其是满清皇帝康熙说托孤是"猜疑语",并表示"鄙哉"。岂不知夷狄之君,视所有人皆有篡夺之心,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奈何至此?

    《三国志》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白帝城托孤,本来是千古雅事,历代评价极高。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里面说,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晋人袁宏认为“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史学家赵翼也盛赞刘备托孤之语云:“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

    无论是作三国志的陈寿,还是晋人袁宏,可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他们离白帝托孤去之未远,陈寿时期遗老犹在。他们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评价是相当可靠的。执怀疑说的在元朝以前始终不是主流。

    近现代以来,人好以今人之眼,断古人之事。所谓“言外之意”,无非是认为刘备托孤诸葛亮是无奈之举,除了诸葛亮他无人可托,但又怕诸葛亮篡夺刘禅的江山,所以先将了诸葛亮一军,拿话架住诸葛亮,让他只能为自己效力。

    近代以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以今度古,很多人觉得历史人物都是阴险狡诈之人,没有一个完人,没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没有一个纯粹的人,没有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于是,好好的白帝托孤成了阴谋,甚至有人说,只要诸葛亮同意“君可自取”,马上有杀头之险。

    试想,刘备是什么人?刘备用兵虽是二流水平,但识人绝对是堪称三国时代第一人,他深知诸葛亮的为人,同时,退一万步说,即使他真的担心诸葛亮可能会篡夺刘禅的江山,是一句就可以“将”住的吗?与其让人心不痛快,还不如彻底放权的好。刘备可是连曹操都佩服的枭雄,岂会做此小儿女之态?

    东汉末年,去古未远,大汉民族的忠义之风尤其醇烈,忠诚死节之事,屡见于世。评论这件事,还要先把这件事放回历史环境中考虑:汉民族屡有皇帝将幼主托孤给大臣的先例,比如伊尹、周公、霍光。这都算是“君可自取”之意,自取是可以根据情况在自己的几个儿子中间再行废立,是“自择其宜而取之”的意思,不是你自己当皇帝的意思。因为,刘备集团举的是大汉的旗号,大汉只能刘氏子孙才能继承,这个皇帝可不是刘备想让就能让的,其他人也不会答应。这一点可以参见曹操篡汉的难度。

    “君可自取”的意思有三层:

    第一层,刘备有三个儿子,刘禅、刘永、刘理,那老大不行老二来,老二不行老三来。

    第二层,刘备给他的儿子下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给刘禅的,要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另外又下了一道诏书是给刘永的,说你们兄弟几个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两道诏书,这说明刘备很可能是把刘永做了第二梯队。

    第三层就是,废立之权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帝王,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最重了。

    更为重要的是,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虽然“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但终其一生并无半点篡意,给阴谋说以最有力的回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备白帝城托孤说“君可自取”,有没有威胁诸葛亮的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iv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