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观点]:
认为行为是由那些不曾被个体觉知或控制的内在力量、记忆和冲突所激发。
代表人物和观点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名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无意识的力量决定了个体的人格和行为。无意识是人格中未被个体觉察的一部分。它包括婴儿时期所隐藏的希望、愿望、要求和需求。而无意识是我们很多日常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弗洛伊德理论,每个人的人格包括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天生的部分,它代表了与饥饿、性、攻击和非理性冲动有关的原始内驱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的目标是满足的最大化和压力的缓解。
自我是人格中理性与理智的部分。自我可调节本我与现实的冲突,帮助个人整合到社会中,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代表的是个人的良知,用于区分对错。
弗洛伊德指出童年时期人格发展方式:[性心理发展] 是儿童经历不同阶段的过程,在这些阶段中,儿童通过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身体部分获得愉悦感和满足。由最初的口腔(口唇期18个月前)转移到肛门(肛门期1-3岁),最终转移到生殖期(性生殖和生殖期)。
如果儿童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无法使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或满足过度,就有可能发生固着。
[固着] 是由于冲突未被解决,而反映了某个发展早期阶段的行为模式。如口唇期固着可能导致一个成人热衷于口头活动,吃东西,说话,或咀嚼口香糖。
[评价] 无意识影响行为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且被证实,弗洛伊德其他观点还待研究证实。心理动力学理论由于不够客观,对过去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但很难预测个体未来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