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94123/0754fa2b37da3acb.jpg)
从本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新产品从概念产生到开发完成的过程。
概念的解释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这一章中,概念可以看做是产品还未进行开发时,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的想法。新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慎重的过程,在决定新产品进行开发之前,产品经理必须已经在头脑中有产品的图像。刚开始,这个图像可能很模糊,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完善,图像会渐渐变得清晰。这一章的主要讲解关于产品的图像从模糊到清晰,最终到实体的过程。
开发更多的是技术人员的工作,但产品经理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虽然产品经理通常不需要亲自参与开发和测试,但产品经理需要全盘了解和追踪,掌握和控制项目的最新进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4123/c087468f6e7d049d.png)
哥乔斯按照项目的进程,从五个部分对这章进行的讲解,分别是:
·新产品的目标;
·创意形成;
·预测和概念筛选;
·概念完善和规格要求;
·样品测试。
01 新产品的目标
目标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没有目标的行动是可怕的,目标的作用是确定前进的方向,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我归纳为四个部分:
一、明确新产品的战略目标
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实际上就是回答为什么要开发这款新产品。新产品的战略目标可能是开发新的市场,也可能是抢夺销量。一个产品可能只有一个战略目标,也可能同时具备几个战略目标。但不管怎样,只有明确了新产品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准备下面的工作。
二、组建新产品项目团队
一个新产品的产生需要涉及不同的部门,也就是需要不同的人员参与,比如市场成员、设计师、技术人员、测试人员等等。产品经理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员组建项目团队。
三、新产品开发过程
产品经理虽然不用参与实际的开发,但对开发过程要了然于心,比如开发需要的时间、人员和成本等等。书中将新产品开发流程分为这几个阶段:创意形成,概念完善,概念测试与评估,样品开发、测试与评估,产品开发,上市和项目评估。
四、评估
评估之所以单独作为一部分,是因为评估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但同时又经常被忽视。我之前接触的工作中,了解到研发流程中有需求评审,ID评审,PCB评审,原理图评审等各种评审,但很多技术人员怕麻烦,经常省略这些评审活动。
开发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完成后都需要进行评估。在我看来,评估是对已完成的工作和接下来的工作的衔接,既要评判完成的效果,又要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02 创意形成
这部分,哥乔斯讲了构建创意的几个途径,主要有客户研究、竞争分析和各种调查活动。
客户研究,也就是从客户那里获取创意。有两种方式,分为被动回应和主动了解。前者是客户的主动反馈,后者是产品经理主动出击,对重要客户进行访谈。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理应积极了解客户的需求,从中获取新产品的创意。
竞争分析,就是分析竞争公司和竞争产品,也是获取产品创意的重要途径。如果要开发新产品,竞争对手的资料至关重要。我们在分析竞争产品时,要尽可能找出对方不具备或者不被重视但具有客户价值的功能。这将成为产品打开市场的一个突破点。
各种调查活动。产品经理还可以通过其他调查活动来获取创意,比如和研发人员、渠道成员以及行内专家交流,也可以参考以往的经验。
总之,这一阶段产品经理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创意。
我们在收集创意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初步筛选。所谓的初步筛选,也就是去掉一些明显“错误”的创意。这里所说的“错误”,并不是说创意本身有问题,任何创意都值得慎重对待,只不过有些创意明显和战略目标不符合,可以直接去掉。当然,这只是进行初步筛选,后面还会有更细致的筛选工作要做。
03 预测和概念筛选
根据标题,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预测和概念筛选。
预测,就是新产品进行销售预测,评判是否具备开发价值。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如果一个产品无法为公司带来利益,那么这个产品就不具备开发价值。
根据书中的介绍,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预测:
市场潜力。市场潜力是指在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某一市场对某一产品的购买量的最乐观估计。本书的第四章介绍了市场研究。比如,现如今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没有吸引大众的特色功能,再想进入这个市场就很困难了。
增长率。参考以往的统计数据,也就是二手数据,根据过去的增长趋势,大致预测现在以及将来的增长趋势。
客户销售预测。进行客户销售预测,除了参考类似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之外,对销售人员和渠道成员进行调查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市场摩擦。市场摩擦是指所有可能影响销售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产品本身,也可能来自竞争对手。
收集客户信息。根据收集的客户对产品类别的认知及其购买产品的意向等信息,进行销售预测。
企业影响。主要说的是企业对市场摩擦的影响。在我看来,可能只有大型企业才具备这种能力,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很难做到。
接下来就要谈到概念筛选了。为了能够客观有效地筛掉不适合的创意以及保留切实有效的创意,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企业情况的评估标准。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产品经理的视频,讲的是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开发人员挡需求,而不是给他们加需求。理论上来说,新产品满足的需求,越多就会有更多的潜在客户,但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影响开发的进度,错失上市的最好时机,另外还会使产品臃肿不堪,特色功能不突出,而且有些需求只是对极少的一部分客户有益。
概念筛选也是如此。对于一些不具备很大价值的创意,要坚决舍弃,只保留一些重要的创意。
04 概念完善和规格要求
经过概念筛选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完善概念了。
我理解的概念完善,就是确定了新产品所具备的创意,并确定创意的优先级。也就是说,产品的功能确定了,并且明确了哪些是特色功能,哪些是重要功能,哪些是辅助功能。
所谓的规格要求,就是确定产品的参数。
作者在这部分的最后概括了概念完善和规格要求的八个步骤,因此产品经理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一步一步来即可:
·回顾新产品目标及与产品概念相关的假设。
·列出整体解决方案中需要确定的相关产品要求。
·确定客户需求及其重要程度。
·将客户需求信息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目标要求。
·对高层次的产品要求进行排序。
·与竞争对手的标杆规格进行比较。
·建立产品规格要求的层次,并理解各层次间的联系。
·完善产品要求。
05 样品测试
样品测试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大批量生产时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我在之前的工作中,了解到新产品在大批量生产前会先进行样机测试和小批量试产(一般为20个)。如果省去样品测试,在量产时出现问题,就会损失惨重。
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相比会有一些区别。但在正式发布前,仍然要进行严格测试,有时也会让客户先使用测试版,确保无误后再发布。
作者在这部分主要提到了三种测试方法:α测试、β测试和γ测试。
α测试通常是指企业内部的样品测试。
β测试是指由外部的客户来测试产品。
γ测试是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测试。
关于三种测试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但通常来说,β测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最终是要销售给客户的,直接由客户进行测试,可以发现更多关键性的问题。
到这一章,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已经完成,但接下来产品经理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