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医生,在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每天接触最多的都是病人和家属。我们科大都是慢性疾病,老病人多,老面孔多。见面次数多了,信任感上升,很多人会把自己的苦恼向我倾诉,我除了安慰也帮不了什么。医学上有句话:有时去帮助,常常去安慰。
我们先讲两个小故事,发生在病人身上的真实事例,也是我们身边经常碰见的。
第一个故事主人翁称为何阿姨。她,现60多岁,结了二次婚,与第一个丈夫生育了一个儿子,后判给了前夫,第二个丈夫在她40多岁去世,二婚后没有子女,所以最后房产也被伯叔霸占。农村妇女,没有退休没有医保,每月政府给的生活费1千多元。看病费用除了可以报销,自己还要掏三分之一,每次住一次医院就算给她很省钱也得花个2到3千,而她的疾病又很重,每次入院病情告知时都只能如实告知家属,对她只能说还好的。哎,给她算算账,一年自己掏的住院费就要1到2万,还要自己平时的吃喝拉撒,不住院时候的药费,以她疾病的重症度平时得有人24小时照顾,费用仿佛是个无底洞。所幸的事,儿子很好很孝顺,虽然不是她一手带大的,却没有弃她于不顾。儿子是个上班族,平时工资也就小几千,还得养自己的小家,也不能天天翘班照料。很幸运,她还有4个兄弟姐妹,平时帮忙照料,金钱上也帮衬着。所以,虽然她的病重,有时也会想到死、自杀,主要不想再拖累家人,但有着亲情的温暖,家人的陪伴,和熙细语的劝解、鼓励,一次又一次从病魔的爪牙中挺了过来。
活着真好,哪怕只是多看了一天的太阳,你都没有白过。
有人说,活着需要勇气,其实,自杀也需要足够的勇气,抉择和一颗必死的心。蚂蚁尚确偷生,何况乎人?自杀,是多么无奈,别无选择,路到了尽头,只剩下一颗必死之心。
第二个故事主人翁称她为戴阿姨。才55岁左右,由于没有及时和正规治疗,几年内病程进展很快,与我当初认识她时判若两人。她也结过两次婚,第一个丈夫车祸离世,带着一个儿子改嫁了,又添了一个儿子,原指望夫妻同心同德,勤俭持家,教育好两个儿子,幸福度过晚年。可惜,第二个丈夫好吃懒做,好赌成瘾,不顾妻儿,只图自己快乐,自己挣得钱自己花尽。现如今,大儿子迷恋网络,不工作,一日三餐还要靠妈妈的伺候,小儿子独立成家,只是打工族勉强维持自己小家家计。而我们的主人翁戴阿姨只有每月1千多元的生活补助,勉强维持着大儿子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面临大儿子的无知和不悔改,自己疾病无钱医治,丈夫的不管不问,小儿子的冷漠,她的心是灰的,她说,她真的活不下去了,曾经选择了自杀,但没找到合适的方式就暂时放弃了。她看不到希望,生活无望,别人的心里有一盏明灯,而她的心里只有黑暗,只有孤独陪伴。
我该如何帮她,给她生活下去的希望?身体的疾病有良药,心里的疾病拿什么去医治?
作为一名医生,我不会讲大道理,我只想告诉现在还沉浸在游戏里、喜欢刷手机的低头族父母,那些只想着工作挣钱、麻将娱乐的爸爸妈妈,或是外出打工、家中有留守儿童的进城务工人员,放下您的手机、早点回家,多陪陪您们的孩子,陪他她们一起幸福成长,让他她们懂得知恩感恩。言传身教,好好侍奉您们的父母辈,在他她幼小的心灵播下一颗善良孝顺的种子。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一宝。
孩子是张白纸,父母是画家,画出的是美景还是废稿,您说了算。您说对吗?
人生最好最有价值的投资,除了您自己,就是您的孩子。如果您不想晚年孤独陪伴,生活无望,请用情感投资您的孩子。
有时想一想,当我们老了,孩子对我们温声细语,叮嘱穿衣、吃药,给我们洗头洗澡就像当年我们细致入微的照顾他她一样,我们心里会不会跟吃了蜜糖一样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