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读历史历史有意思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

作者: 沂溪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9:18 被阅读0次

多才又多情的乾隆帝写过一首诗:“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

这首诗是写给他极钟爱的良渚玉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七种展品的,据说他曾在下图这块玉琮上题诗,留字,留印等,可他并不知道这是上古玉琮,而以为是汉代之物,叫人配上了珐琅铜胆,作香熏使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独特、最精美、最神奇的玉器,以丰富而独特的器形、神奇而精细的纹饰闻名于世。它的器形主要有琮、壁、钺、璜、环、三叉形饰、冠形器、锥形器等等;它的纹饰以头戴羽冠的“神人”,与瞪睛竖眼、阔嘴獠牙的“兽面”组合为主,这是在中国诸多史前文化中极为罕见的。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而良渚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类型。

琮的尊贵地位

[if !supportLists]1、[endif]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见玉琮是用来祭地的礼玉,是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琮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影响极为深远,先秦时代与璧、圭、璋、璜、琥并称“六器”。

[if !supportLists]2、[endif]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玉琮出土的墓葬,一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有些墓中甚至有殉葬人。

比较有趣的是,凡是有玉钺陪葬的墓,就一定会有玉琮陪葬。玉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是军事力量的象征,能用钺陪葬的估计是部落的军事首领。而玉琮是礼器,也应是掌握了部族权力或宗教权力的人才能拥有,由此推测,墓葬主人可能是“王”或者“巫”。

琮的器形与纹饰演变

琮是良渚玉器中最有形体创意,体积最大的类型,它内圆外方的独特造型,可能由圆筒形的镯演化而来。琮的纹饰,以神人兽面纹和简化神人纹为主,也最能代表良渚玉器的纹饰特点。

潘晓芳的《良渚玉琮》,为我们展示了良渚玉琮形体、纹饰的演变历程。

早期玉琮是矮圆筒形,表面有四块对称的长方形凸面,上面均阴刻着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宽眉、双圈大眼、阔嘴、伸出上下獠牙,高3至4厘米。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中期玉琮为矮方柱体,内圆外方,一般分成上、下两节,高5至8厘米,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图像,有的还在人兽两颊,各刻一只展翅欲飞的鸾鸟,也有的在长方凸面上刻两组神人兽面纹。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晚期玉琮为长方柱形体,从几节至十几节不等,最多的有19节,最高的有49.2厘米。上大下小,仍然以四角为中线,刻着简化抽象的神人兽面纹,头冠和鼻子用两长一短的凸棱表示,眼变成了单圈,有的在上端口沿刻着浅浅的鸟纹。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琮中之王和“神徽”

1986年,浙江余杭曾出土一件玉琮,是良渚玉琮中体积最大的,它重6.5公斤,高8.9厘米,孔径4.9厘米。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分上、下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部分,四个方形凸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转角的地方刻着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四角相同,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这一玉琮的纹饰极有特色。纹饰中的神人头戴帽冠,装饰着细密的云雷纹,帽顶是放射形的羽毛;倒梯形脸,圆眼、宽鼻、阔嘴,眼的两侧刻着短线表示眼角;上臂向两侧张开,手肘向胸前弯曲,拇指上翘,手臂上也装饰着大小不一的云雷纹。下肢作盘腿坐的样子,各有三只爪子。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手扶按的地方,刚好是兽面的眼睛,双圈圆眼,鼻子和嘴像一个工字形,露出尖锐的獠牙。嘴下部是腿,有尖锐的爪子,腿上也装饰着云雷纹,看上去虎虎生威的样子。

兽面纹两侧各刻着一个鸟纹,看上去极为变形夸张。整个纹饰中大量填充着卷云纹、直线、弧线等。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这件玉琮刻画细致,工艺繁缛,是已经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最精美的一件,被称为“琮王”。

而琮王拥有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被称为“神徽”。蒋卫东在《良渚玉器研究》中写道:“将冠帽、脸庞面容、四肢健全的神人与卵目獠牙兽面结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即所谓的神徽”。

关于神徽兽面含义的猜测,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龙,有的认为是太阳神,也有的认为是虎豹等猛兽,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猜想的是,这包含着人能战胜自然的英雄崇拜。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也许意味着人对自身力量的觉醒;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发现说明祭祀礼仪和王权专制在当时可能已经出现;猛兽和鸟的形象,意味着良渚可能已经有了龙凤图腾崇拜。

相关文章

  •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

    多才又多情的乾隆帝写过一首诗:“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

  • 2018-08-07

    良渚玉器鉴定的几个方法 良渚古玉的仿制品,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

  • 邮票中的亚洲历史文明——良渚玉琮

    图片展示的器皿是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亚洲文明遗迹邮票中的一枚——良渚玉琮。 说起良渚玉琮,不能先...

  • 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案7-《良渚玉琮王》

    收藏单位:浙江省博物馆年代:新石器时代 谁能读懂这双眼睛,它仿佛从人类古老而幽暗的意识深处穿越而来,无声的诉说着先...

  • 精品赏析:良渚蝉纹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独特、最精美、最神奇的玉器,以丰富而独特的器形、神奇而精细的纹饰闻名于世。它的器形...

  • 良渚古城遗址

    今天我和儿子去了良渚古城遗址。因为昨天去过了良渚博物院,对于玉琮,玉壁,玉钺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所以今天的良渚...

  • 上古神器“琮王”:神人纹玉琮

    神人纹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市反山文化遗址。 玉琮通高8.8厘米,孔径4...

  • 从三星堆出土玉琮想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的组玉佩

    2021年3月20日,在三星堆4号坑提取出一枚玉琮。 大家都知道,玉琮,最早见于良渚,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它的造型...

  • 良渚玉琮的秘密

    良渚玉琮之谜 原创:领儿 故事梗概: 五千年前,良渚古城在神力的庇佑下一派祥和。小灵是良渚古城的巫师,在神兽小呱和...

  • 琮字浅考

    琮,最早出现于太湖流域。后为良渚文化发展到顶峰。(但由于良渚文化没有文字,对于玉琮的用途功能不得而知,后人根据各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m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