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一起读历史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作者: 沂溪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3:56 被阅读1次

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称史前文化,距今约5000到6500年,以内蒙古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为中心,辐射内蒙东南部和辽宁西部。

除引人注目的大型祭坛遗存,丰富多彩的彩陶、“之”字纹陶器,细石器,特有的掘土具石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各种石斧、石锛、石磨盘外,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玉器和玉龙,成了红山文化的显著特征,证明史前红山地区可能在农耕与手工业方面比较发达,其经济形态以农耕为主。

《如果国宝会说话》展出的第五种展品,正是红山玉器。据宿晨文献所说,红山文化的玉器为磨制加工,表面光滑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多与猪、龙、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有关,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有一种风中飞舞的动感,是红山玉器中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我国出土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红山文化玉龙主要是“C”字龙和“玦”形龙两种,玉料由绿色岫岩玉圆雕而成,主要动物组合是蛇和猪的形象。

“C”字龙的吻部前伸,略微上翘,嘴紧闭,鼻端截平,鼻孔对称,双眼突起,整个龙体刚劲有力,极富动感。

“玦”形龙是红山玉器中最多的一种,头部有猪的典型特点,耳朵肥大,眼睛圆形,边缘有双圈扇形的眼眶,鼻间有皱纹,吻部稍突,牙齿外露,口腔有獠牙,嘴与尾相接。“玦”形龙也称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特色玉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已被世界所熟知,关于龙的形象来源则说法不一,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比较赞成龙来源于蛇的说法。而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中,龙则主要是蛇和猪的组合,可能代表着红山先民对玉、龙、蛇、猪等神灵动物形象的崇拜。

红山玉器从用料、工艺到沁色,都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诉说着古老文明的辉煌魅力,可说是我国玉器的鼻祖之一。它古朴大气的造型风格、内涵深刻的文化底蕴、题材丰富的内容及精湛的磨制工艺奠定了北方玉器的风格,形成了红山玉器的独特奇观,令现代人深深喜爱与折服。

相关文章

  •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称史前文化,距今约5000到6500年,以内蒙古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为...

  •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3-原始骨笛的用材偏好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3-原始骨笛的用材偏好 《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示的第二种文物,是贾湖骨笛。 中国科技大学宋爽...

  •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类型,因1935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红山文化的地域较为广阔...

  • 红山文化高古玉:罕见形玉猪龙

    在亦今为止我们所见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玉猪龙”形态是出现最多的造型,可谓红山玉器最为典型的代表作。而玉猪龙(头部似...

  • 看单

    你好中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

  •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2:彩陶纹饰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2:彩陶纹饰 上次说到,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彩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存,几乎可以作为新...

  • 如果国宝会说话

    今天偶然间看到了央视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看着视频中全方位展示国宝的画面,听...

  • 如果国宝会说话

    央视九套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了距今几千年的玉石,青铜器。最让我震撼的是根据利簋上记录的文字,竟...

  • 如果国宝会说话

    今天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比如国家宝藏气势恢宏的气氛渲染,前世传奇的精彩演绎,今生故事的感人事迹。如果国宝会说话...

  • 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近几个月看完了《你好,生活!》三季,《航拍中国》三季,《国家宝藏》三季,最近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6-令人目眩的红山玉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e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