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练字我喜欢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③(定性篇)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③(定性篇)

作者: d44db1dd7a56 | 来源:发表于2016-01-09 09:32 被阅读2617次

转折与变道: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PS:以下是第1篇和第2篇,各位看官随意瞅瞅。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①(入门篇)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②(摸索篇)


【第三阶段:大学】除了逃课和泡师妹,那还能干什么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极大的改变,关于如何认知和理解世界,有了更多的方法和视角。那时候,本科四年,减去实习的大四,在学校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年。三年的时间里,那个时候的我们,心情大概是这样的:大一很迷茫,大二很疯狂,大三很猴急,大四毕业就再度迷茫了。

大一,刚从高中过来,以前都是有明确目标的,中考为了高考,高考为了大学,那大学为了什么,没几个人知道,所以很迷茫,大一尤其上学期还是有点焦虑的。

大二,已经从迷茫变成了老油条,各种玩各种疯,说谈就谈的恋爱,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说逃就逃的专业课。那一年,我们号称青春无悔,其实TM就是混。

大三,想起一年后就要出去上班,回头看看自己的专业证书还没过,相关证书也没有,GPA更是不堪入目,没入党,课外书也没看几本,连个Excel也拉不出来,猴急如热锅蚂蚁。

大四,出来实习,才知道自己一无所长,干啥啥不行,却又眼高手低,于是导出碰壁,感叹世风日下,怀才不遇。其实自己压根就是没能力,不知道自己能力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定位。毕业就失业,于是再度迷茫了 。

人说“扬名声,显父母”,或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和家人期望,虽然上面的四种境况,我也经历了大半,但我还是在一些方面有所坚持,说不上建树,但起码有了一些初见的收获了。

《上大学》

第一,上课和专业。

小学、初中、高中,十三年的学科教育,它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应试而设计地纯碎的知识教育。在关于如何勘察人性、如何认识社会、如何理解世界方面,几无章法,也无甚出色的建树。虽然如今的大学教育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宏旨相去甚远,但相对应试教育而言,起码是在灰白的知识灌输下,在人性、社会和世界方面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性的大门,自主自由的意识开始绵延生长,有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于一个人从纯粹的学生身份转变到具有社会层面意义的身份,具有关键作用。它不一定是一个人成熟的象征,但起码是走向成熟的开始。

所谓成熟,我觉得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关系——道德是一种品质,成熟是一种态度。所以在我看来,四年的专业教育,除了最基本的理论传授和技能实践,更能体现高等教育价值的是隐含在其中的“理性和逻辑”。

理性,有很多定义,我姑且只看常规定义和哲学定义(源自百度百科):

1、常规定义: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出多种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并使用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

2、哲学定义:理性是人类具有的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志和能力,是哲学从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出来的,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

就字面意思,我们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主观能动的,它可以是这样一种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作为我们立身之本的谋生能力的核心。大学教育的专业体系,正是建立在这种理性基础上的,尽管并不见得有多少院校是这样实行的。

逻辑,也有不少定义,我们简单举例: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表示事情的因果规律,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1、规律,事物的完成的序列。

2、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

3、事物传递信息,并得到解释的过程。

如果说“理性”是一种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逻辑”就是关于如何构建事物框架并寻找出规律,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两个加起来,简单说就是——主观能动的去寻找事物规律以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学教育的专业,其本身的知识体系,正也是基于此而构建的。有幸的是,从大一开始老师们就让我们写论文了。

下图虽有恶搞之意,但你不能否认它的的逻辑推理——“竟然那么有道理,说的我无言以对!”简直就是一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结构的论文提纲嘛!

《爱情发展流程图》

尽管也是“一大抄”,但结构毕竟不能少。论文首重提纲,而提纲正是基于事物或问题的框架,这个框架就需要“逻辑”的能力去构建。在框架构建完成后,则需要“理性”的能力去发掘包含在逻辑中的各种规律和关系。可能你会觉得说,练字而已,跟逻辑和理性能有半毛钱的关系吗?其实我也觉得没多大关系,它们之间,我以为然的更多是万物之家的关联和互通。

其一,汉字是方块字,自然有结构所在,有结构必然就会有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偏旁结构上的关系,如上下、左右、全包围等;为也可能是形声语义上的关系,如近义、反义以及各种修辞。这其实就是前文讲过的“有意义的书写”了,但其实我觉得,如果真的能写字写到这种状态,或许算是超越汉字本身的意义了,更多是世俗化的引申义了。唐朝诗人李泌的这首《咏方圆动静》,也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吧: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其二,练字是经年累月的事情,有心者自然会坚持。但它首先必须是以兴趣表现的,而不是任务压迫的。发自肺腑的爱好,心怀好奇和热爱,就一定会主动去寻找各种可能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我个人感受和经历来讲:它开始一定是感性的,然后是理性的,接着是感性加理性,最后还归理性。开始你喜欢,所以放肆;然后你想写得更好,理性驱使你去寻找更好的方法;其次,你发现自己写的越来越好,感性的情绪又显现了;最后,慢慢地,你便是全然感性了,因为你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并享受其中了。用个不恰当的说法,这就是心理学上提到的“心流”状态了。在这种状态下,你不仅是高度专注的,更是极致的体验。

第二,阅读和写作。

我是幸运的,高中的时候宿舍有一个小说迷,能带我进入波澜壮阔的小说世界。而到了大学,除了有一个小说迷,还有一个书呆子和一个文艺青年。

对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说迷,我们叫他“雄英哥”,因为他真名叫“民族”。比起高中的那位翟同学,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连走路和吃饭同时都要看小说的人,其他时间就毋须多言了。只是他的涉猎范围比较窄,只是集中在穿越、玄幻、都市等YY一类小说。

左边床是一位典型的古典文化爱好者,书呆子一枚,整天看的都是老庄、易经、三十六计之类的书籍。但有一点是我所不及的,那就是逃课也要去图书馆看书。如今想来,我还真是惭愧的不行。当年为了复习四级去图书馆,然后就趴着睡着了。从此以后,就再也不去图书馆学习了,借书除外。

右边床是一位矫情的文艺青年,我们都叫他“辉兄”,其父母都是老师,从小阅读涉猎甚广。不得不说,这是我最佩服的一个。因为此前的阅读都是不成体系的,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跟他接触多了,阅读的趣味也慢慢受他影响,开始有意识的去接触各种国内外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两人重读《诛仙》,并为之引发的讨论;二是一起夜读蔡骏的《天机》,虽然现在不以为然,但当时确实是一起才敢看,大晚上看着怪吓人的。

蔡骏《天机》

诚然,我宿舍的阅读氛围还是不错的,所以三年下来看的书也不少,只是专业方面的研读的少,这一点在毕业后只能狂补。但其实除了阅读,写作也是“辉兄”的一个重要技能,记得他那时的文风很有痞子蔡、王小波的风格,别说有多羡慕了。掐指算来,我在大学写的成篇成文的也是屈指可数,但那时候微博兴起,就经常在微博里写140字。因为短小,所以遣词造句方面精炼较易。此外,当时还比较流行发节日短信,但我觉得大家都是复制黏贴的,于是每逢节日我就都自己原创,自认为还算不差。所以,那时候给同学的印象就是“你文采好好哦”!

但那时我写长文的动力严重不足,尽管也有参加学院的征文比赛,虽然获奖了,但最令我触动的还是“辉兄”的光荣事迹。那时候她恋上一个师妹,通宵写情书啊,洋洋洒洒上万字!虽然现在忘了,但当时读了感受就是:用词精到,用情极深!以至于我后来也是这么干的——当时喜欢上书画协会的一个妹子,又恰好读了前秦苏蕙的《璇玑图》,就依样画葫芦用回文的形式写了一首“不伦不类”的表白诗给她,尽管为拒绝了,伤心了好一阵,但终究不悔。因为这首不是“诗”的“表白”既没有押韵也没有平仄,就不敢给大家看了,实在是贻笑大方。

我所理解的是:阅读是听别人的故事,写作则是讲自己的故事。

第三,社团和兴趣。

大一入学不久,各大社团就开始招新了。因不明就里,在各种师兄师姐的威逼利诱下,进了3个社团:营销协会、书画协会和蓝天义工。美其名曰:营销是专业,书画是兴趣,义工是情怀。

那时候的会费是三十块,三个协会就是九十块,这就去掉差不多一百大洋啦!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可是一笔巨资啊!虽然不能拒绝初上大学那一股关于理想的鸡血刺激,也不能排除有随大流的嫌疑,但关于“专业、兴趣和情怀”,我想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看法和坚持的,而后来的经历也确实印证了我的想法。

关于专业,课堂上的都是理论,尤其是营销这个专业,几无实践可言,一些老师更是照本宣科,全无主见。所以专业社团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场景:课下的理论讨论、商业新闻的互通、营销活动策划、校园创业的交流等。关于这点,除了在学院饭堂兼职切菜和帮校外大排档送餐,还有两点需要着重:第一,因校园禁止经商,大二时与舍友“辉兄”创建点餐网站,后因资金不足和招商不力,只好作罢;第二,大三代理驾校帮教练招生,从设计传单到请人派发,再到内网广告被查封,转至地下后到实习,赚了一部诺基亚5233。

关于情怀,可能这个词用的也不恰当,但就算是那么一回事吧。当时蓝天义工的活动我参加的不多,但却也为我认识更真实的社会裂了一个口子。可能是受了我妈影响,我那时性格是多愁善感的,记得那时全宿舍一起看日剧《一公升的眼泪》,我虽是男儿身,却也是看的泪眼迷蒙。当时的活动多是去援助周边的一些穷苦人家,或者去老人院送温暖,甚至到大街上当志愿者等等诸如此类。初生牛犊,也不知社会艰辛,当看到一些悲惨凄凉的人和事时,总是觉得很心酸。那时候年少气壮,大有一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只是这种恻隐之心,这种“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已经被现实的生活剥了几层皮了。只好立志:至少做个好人。

关于兴趣,这个最后讲,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核心。

其实到大二,专业和情怀都让位于兴趣了。这并不是哪个更重要,只是说哪个对于当下心更有感召罢了。到大二,留任书画协会书法部部长。到这时候,蓝天义工就没去过了,营销协会参加的次数也比大一少了。倒是书画协会,大二留任后,几乎每周都有两个下午在那里。因为协会里头,真的是藏龙卧虎,行楷、隶篆、篆刻、国画、水彩、素描、漫画,甚至是古筝、钢琴等,实在是群英荟萃。震惊之余,更是自惭形秽,暗想之下能与之一拼的也只有写字了,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得更好才行!

书法大赛

于是乎,在协会的时间里,除了日常带新人练字,我更多的是跟各种高手交流。不管是日常的书法培训课,还是各种书法比赛,甚至是书法家来指导,我从未缺席。尤其在他们创作的时候,看着简单的笔墨在他们一笔一画的挥洒中,成形为一幅幅出色的书法作品,那体验真的很是享受!为什么我强调的是交流而不是学习,这是有原(借)因(口)的:

一则是因为自己毫无书法基础,重头开始太难,实则太懒;二则是想通过跟高手交流心得,然后去忽悠小师妹;三则是因为学习需要结构化的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而交流却是可以天马行空,点线面体、参差多态,皆可达成多样化互动。

古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智者讲,跟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变得更优秀;鸡汤讲,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虽然我觉得这些话都是扯淡,但在书画协会三年的交流,所得却也是颇丰。尤其者,是赵的行书,临摹的《兰亭序》简直难分真假;还有范的草书,颇有唐代怀素遗风。但最令我拜服的,还是学启功体的曾,不论用什么笔具,甚至用调羹、刻刀都能讲启功体的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我经常向他请教,到后来还买了启功书法字典,还有文阿禅编的启功行书帖。从此,深陷启功行书体,到如今,也是爱到不能自拔。不仅是简单的因为启功体的本身行云流水、自由奔放的气势,更是因为启功本人的传奇经历,让我钦佩不已。

以下,就简单谈谈感受吧:

1、不同性格的人,写出来的字也是有其秉性的,字如其人不一定是硬道理,但一定有道理。

2、练字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它应该是一种兴趣,一种寄托,一种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3、临帖,不必得其形,也不必得其神,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能理解的韵味。

4、尽管去尝试多种书写工具,尤其要去尝试“笔具”之外的工具,须知变化的才是有趣的。

5、与高手交流,关键不在于得其方法,而在于感受其对“写”的理解,“得其道”而非“取其术”。

6、高手的境界非凡人所能理解,练字者不必强求,秉持宽容和开放的心态,才能看得更远。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练字犹如登山,百步一重天,事非坚持者,无以大成。

8、有从师学习,必有出师历练,只有多与人交流,多与人切磋,知彼知己,取长补短。

9、练字不是一件事,它可以与阅读、写作、艺术、旅行、爱情、婚姻、事业等互融互通。

10、人生路远,你不一定要练字,但练字的人,一定能多一些有趣的经历和额外的满足。

三年下来,关于自我性格和书写风格,大局已定,基调已成。其实感受还有很多,更不乏深刻。浅显地,可以影响你的情绪,喜怒哀乐,心随笔动;更可以挑起你的欲望,让你深陷而不能自拔。

随性随写

譬如说吧,当时喜欢上的一位女生,就是从带她练字开始的。我不能用漂亮来形容,我喜欢说她“好看”,而且同样是文学爱好者,更是院国标队的,一身气质散发出来,那感觉自不必说。当然我也不能否认,那时候对于练字热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尽管最后还是被拒绝了,但那种热情一旦被点燃,似乎就灭不了了,只不如刻入人生的命数。

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写字,还是喜欢她。

美人如玉,如玉依旧

相关文章

  •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④(历练篇)

    定性与成型:在工作和生活中勇敢历练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①(入门篇)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②(摸索篇) 谈谈我...

  •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③(定性篇)

    转折与变道: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PS:以下是第1篇和第2篇,各位看官随意瞅瞅。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①(入门篇) ...

  •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②(摸索篇)

    转折与变道: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PS:以下是第1篇和第2篇,各位看官随意瞅瞅。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①(入门篇) ...

  • 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①(入门篇)

    PS1:因最近O2O项目上马,作为运营狗的我一直忙的鸡飞狗跳,导致这篇文章一直难产。到今天才成文,全文共2万余字,...

  • 小学生练字,如何做到心手合一?

    如何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呢?为什么有的人如此辛苦地练字,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呢?以下结合自己练字的经历,谈谈练字该注意的问...

  • 四十年,我们在改变着

    很荣幸,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我们经历了二十年,且不谈前二十年的变化,我们就谈谈这后二十年来的变化。 演讲之...

  • 为什么大家都说朋友或者亲戚不能合伙做生意?

    结合我自己的几次经历谈谈合伙做生意的事 【1】大学期间练字班时期 当年北京的天行健练字班是我第一次开始尝试做小本生...

  • 我的练字经历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字可谓是“大小不一”,“歪七扭八”。当我看到别人写出一手好字。我就非常羡慕他们。于是我下定决心...

  • 谈谈练字

    我也是个爱好写字之人。有人会问:为什么你会喜欢写字呢?现在用的都是电子厂品,你这样练着有用吗?无聊吗? 我会说,我...

  • 我的练字经历 - 草稿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字可谓是“大小不一”,“歪七扭八”。当我看到别人写出一手好字。我就非常羡慕他们。于是我下定决心...

网友评论

  • 485c624ee3e7:练字手腕是也要动吗?觉得自己写字好生硬呢
    d44db1dd7a56:@有什么比心重要 手腕也要动的,如果是硬笔的话,转动不大;但粉笔字转动就很大。你可以先找到自己喜欢的字体,楷书或行书或其他,然后买字帖,临摹,坚持,然后脱帖,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关键在于,你得坚持哦!加油啊朋友!!!
  • ed9631d5c165:不错不错。
    d44db1dd7a56:@Sakurat :smiley: :smiley:
  • 走在雨的缝中:改变了我对临摹标准的观点。不求其似,不求其形。
    d44db1dd7a56:@走在雨的缝中 我这样认为是觉得“练书法”和“练字”是两码事,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练书法,但每个人都需要写字。一则是基于实用主义,二则是基于自我志趣。
  • b71989185cbc:题主好,您的3篇我都看了,越看越觉的在简书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还真不易。我是书法专业的,现在还是一名教师,即将要转ui。你的字硬笔大气,老练,毛笔好像没看到?建议可以用硬笔临摹一下孙过庭的“书谱”,无论从草法上还是结体上都是很好的。顺便谈谈个人观点,无论软硬笔,要想写好,都要“追古”。庞中华,司马彦,田英章,李放鸣这几个老师的硬笔字帖从小的时候就有,不像现在的字帖太乱了,是个学书2、3年的人就能出。但是这几个老师的字从何处而来?毛笔。尤其是“二田”,他们的楷书对当今的欧楷发展的作用我想谁都能看出来,但是学今人易,学古人难,取法乎上
    d44db1dd7a56:@书小羽 还有那啥= =我练字纯碎业余啦,所以开篇就提到说是练字,而不是书法,更多是基于个人的志趣。我硬笔还勉强,软笔就上不了台面啦,还需努力呢!!
    d44db1dd7a56:@书小羽 感谢你的用心阅读。书法一道,现代人越来越不重视了,我以前也是老师,带过业余书法课,感受也挺深,觉得好可惜。不过,你的说确实没错,要想在书法一道有所成长,法古贴、学名家都是必须的!他们都是集大成者,从他们那里入手,一则可以少走弯路,二则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
    b71989185cbc:@书小羽 另外题主的临帖不必得其形和不必得其意,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这话实不敢苟同
  • 另一面的自己:确实,大三就猴急了。。。
    d44db1dd7a56:@另一面的自己 努力吧~
  • 日长夜长:我一直相信字如其人 可以说是品性方面 作者棒棒哒
    d44db1dd7a56:@时鲸 共勉!!
    日长夜长:@苍山落雪 对呀~让我重拾起了练字的动力😘
    d44db1dd7a56:@时鲸 字如其人,虽不绝对,但也是很多有道理的说~
  • a1bea062e671:练字的时候摆张梦中情人的照片,估计也能坚持的久点
    d44db1dd7a56:@smilly10 这倒是个好建议!!哈哈~
  • 驳悖:字不仅仅是字
    d44db1dd7a56: @驳悖 当然,有何不可?
    驳悖: @苍山落雪 字可比美人否???
    d44db1dd7a56:@驳悖 练字如炼心。
  • 诺然yz:👍
    d44db1dd7a56:@诺然yz :smile:
  • 泡泡熊popo: :grin:
    d44db1dd7a56:@泡泡熊popo 感谢你的细心提醒,么么哒~
  • 夜里中最亮的星::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d44db1dd7a56:@夜星空最亮的星 辣么早 ==

本文标题:谈谈我练字二十年的经历③(定性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fq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