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觉统合教育
王臻惠手记—烟台中心看课记录总结

王臻惠手记—烟台中心看课记录总结

作者: 惠心千爱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10:53 被阅读11次

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暑期集训的孩子们纷纷回家去了, 回家之前都做了一次测评, 希望家长回去之后, 在孩子目前的感统基础上, 继续延伸训练, 维持孩子轻松愉快的心情(给足爱与尊重), 给予充分的营养和睡眠, 让孩子继续成长、进步。

郑州那个三岁已经开始学说话的小男孩, 一个多月下来进步好大! 原本不理会他人, 只能自顾自地进进出出探索环境, 昨天一个多小时的测评活动, 他竟然能全程专注! 只是测评之后, 妈妈在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 他已经累的在厨房阿姨怀里睡了一大觉。 面对要回去那个环境不良、造成孩子过去发展不足的家, 妈妈已经开始焦虑起来。

广东来的四岁小男孩最近开始强烈弥补触觉刺激, 他的触觉已从敏感摆到迟钝, 现在一开心就大叫, 越大叫越有心得, 已经从原本单纯的大叫变成探索音调、控制咽喉等发音器官的尖叫, 今天又发展出像哨音一样的声音。这样的行为如果不被理解和包容, 只要有人突然怒声吓阻孩子, 孩子又要缩回原本敏感的状态, 并且会在心里留下伤痕的。

因为这个行为已经持续一周左右时间, 大家(大人小孩)都理解他、包容他, 所以孩子已经快要完成弥补(感觉刺激满足)了, 过两天回广东之后, 家长只要提供大声唱歌、在允许的空间和时间里(例如在山里、海边)大声玩发音游戏, 以及加强内腔按摩, 保持温和有爱的环境, 坚持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 孩子很快就转「探索」为「认知」, 大脑对身体相对部位的控制能力也同时提升了。

周三的测评现场, 成都来的三岁小女孩展现了令人惊艳的前庭调节能力。 原本触觉敏感、体弱多病、胆小爱哭的她, 被测评师妈妈调整了二三个月之后, 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明显敏感表现。 暑期集训过程中, 健康表现良好, 并且出现大量使用过去的语言材料, 正确应用在生活中的成熟语言能力(感觉通路连结后的结果), 这能力甚至让同行的八岁女孩妈妈羡慕和称赞, 说小女孩这项能力超过八岁女儿好多。

测评前几分钟, 小女孩从走道跑进教室「躲」一个将一起测评的大哥哥, 告诉另一个家长她害怕。几分钟(十分钟之内)后妈妈问她为什么害怕, 孩子笑着说「我骗人的」。因为触觉敏感的特质还存在, 小女孩对另一个高大、快速跑来的大哥哥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但确定大哥哥没有伤害她的行为或意向时, 害怕的情绪很快就放下了(触觉功能提升,情绪调节快速)!

测评过程中, 小女孩开心逗着现场年纪都比她大的所有受测学员, 一会儿唱歌, 一会儿翻滚, 一会儿说着她认为好笑的话, 很是自得其乐。 但是, 每当测评师要示范下个动作时, 她都会即时专注, 理解之后, 再继续她的逗乐游戏(前庭觉功能提升,信息接收过滤功能与警醒能力提高)。 后半段小女孩出现能量不足现象, 开始跟不上测评节奏, 一边看着焦急的妈妈和姥姥开始走近她, 妈妈开始严肃要求孩子保持专注。

正常来讲, 触觉不足偏重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形都会有负面情绪, 孩子会不甘不愿地坚持, 然后越来越烦躁, 甚至会摔东西, 迁怒其他人事物。这个小女孩并未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是端坐起来再坚持一会儿, 然后悠悠地说着「我不会」, 坚持不住时又躺地上去了。当然, 这也显示孩子心中的爱是满足的。

最后一个环节轮到小女孩进行时, 其他人都已完成并且开始在教室玩起小乐器, 发出嘈杂声音, 然而, 已经能量不足的小女孩, 其专注力并没有被拉走, 她专注地进行着自己的任务, 不为所动(后期连结的网络髓鞘良好,大脑机智调配能量的功能提升)! 测评结束后, 我对家长说: 孩子的前庭功能令我挺讶异!  其实, 小女孩因为感统训练到位, 家人给足爱与尊重, 营养健康又良好, 已经呈现出「能动能静」的能力, 持续保持下去, 将来必定是个又会玩又会读书的快乐天使!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

同一场测评的其他大孩子在专注力上面也都显示出长足的进步, 他们既可以彼此聊天嬉戏, 又可以在该专注的时候安静、全力以赴(前庭调节与抑制功能提升)。

整场测评约一个半小时, 多数的孩子都显现出能量不足的现象, 上海的大男孩是年纪最大却是第一个「倒下」的人, 但自己又能很快调节身心, 耐心坚持到最后; 成都八岁女孩则是整场专注, 没有疏漏任何信息, 虽然后半场仍出现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现象,需要靠坚强意志力维持专注; 山东八岁女孩则是状态最好的一个, 她全场轻松端坐, 既能跟上指令, 又能同步有头有尾、有秩序地使用和收拾教具, 还能留一分力量和同学互动, 这是能量充足, 心情轻松, 加上某片神经系统功能较成熟的状态, 也是身体某些部位高能的表现。 三个大孩子在后面几个环节也都表现出暑期连结的髓鞘品质良好, 专注力不受中场能量不足、在一旁放松游戏的小小孩干扰的能力。

温州八岁的女孩进步也是很令人惊艳的! 原本髓鞘不良(注意力容易被拉走)、聚焦不良(读书看字吃力)的状态已经得到良好的改善, 孩子的意志力也增强好多! 潍坊五岁聪明的小男孩做完测评后, 似乎非常了解自己的进步亮眼, 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所有家长面前走出教室。十二岁的大男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把视听能力明显提升上来了。原本没有能量、没有基础通路, 导致对许多信息没有反应的八岁女孩, 也是一路地成长着, 测评中已经能理解所有指令, 并尝试完成动作, 只是每一个新动作出手总是非常迟疑地看看老师(对过去做错而挨骂的经验心有余悸), 希望老师给予肯定。

昨天在楼下遇到正要自己回住处的上海十岁大男孩, 我问他: 你觉得自己前天测评时的表现如何? 没想到, 这孩子第一句话竟然是向我认错!!!他说:「我欺负别的小朋友了。 」我好讶异!! 也好心疼!!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没标准依据地谴责自己?! 孩子这句话和当时落寞的表情像是在执行例行性的批评仪式, 在别人面前骂自己「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怎么会这样?! 这得多大量的批评才能形成的自我认知的扭曲啊!

我怜惜地看着他, 摸摸他的头, 搭着他的肩膀说: 你没有欺负别人。你在逗弟弟、妹妹玩, 而且你的尺度把握得很好, 老师一提醒, 你就收住了, 也没有让弟弟和妹妹们生气或不舒服, 他们都很喜欢和你一起玩。 老师要提醒你的是多照顾自己的身体, 你是第一个没有能量的。没有能量就坚持不到最后, 很吃亏的。 回上海后, 要多吃点, 坚持训练, 知道吗?

家长因为不知道生命成长规律, 看不懂孩子的成长表现, 从孩子二三岁甚至更小就开始要求孩子要像大人一样: 不能爱玩, 必须爱学习; 不能打闹, 必须有礼貌; 不能乱动, 要端庄; 不能乱碰, 坏了要赔钱; 不许哭, 要勇敢; 不许吵, 要讲理…。 这让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充满「动辄招罪」的经验, 人类天生的自信都没了。而功利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僵化了教育模式的选择, 认为只有「乖乖坐好」、「整齐划一」的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教学模式或教室情境, 才叫做「好的学习环境」, 「好的学习状态」。所以, 整个大环境都僵化了。大家丧失了学习「喜爱群体也被群体喜爱」的机会(因为没有轻松和谐的群体环境), 而习惯了放弃思考, 一昧地被约束, 追求统一进度的学习模式。 因此造就出好多好多进入新环境就紧张、 不习惯也不敢有创新思考的人们。

这应该是父母们想要又不想要的结果吧! 想要, 是因为没有和别人不同之处, 不会引来「额外的麻烦」; 不想要, 也是因为没有和别人不同之处, 没有可引以为傲的亮点。

上海十岁的大男孩反应只是一个例子, 希望藉由他的反应能引发大家深层思考, 勇敢剖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为了孩子, 保存好的, 包括「不太管孩子的学习」; 放弃不好的, 包含放弃用别人的标准审查自己的孩子。要知道: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 嘮叨是毒, 焦虑是诅咒!

正确的感统训练观念:

感觉统合是人的本能,感统失调是现代人们的普遍现象,只是每个人失调的程度和方面不一样。如果失调现象明显而且已经造成学习、工作或生活困扰,那就必须通过专业测评(请查阅惠心千爱全国测评师名单)后给予针对性训练方案才能有效改善。若未经过专业测评而采用原则性训练方案(请参照【有能力的爱】书中各年龄段在家原则性训练方案),则仅能一时改善部分基础问题。若采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照表操课型训练方式,则不但效果无法保证,还可能造成能力倒退的危险(原因请查阅本公众号“感统训练一定要先测评”及“感统训练---您做对了吗?”等相关文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对广大读者做对应式的训练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臻惠手记—烟台中心看课记录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bw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