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不让在墙上涂鸦?看孩子感受。
保护孩子的天性还是保护家里的墙壁?
很多年轻的妈妈肯定回答,保护孩子的天性,或者购买涂鸦墙贴。
的确,现在大家的态度越来越开放,科技也带给我们便利。
但是也有时候,还有其他顾虑。
比如鼓励孩子在家里墙上乱画,出门怎么约束?公德还是要遵守的。
比如家有老人,不喜欢墙壁看上去一团糟,不管贴不贴纸。
比如画涂鸦墙纸画high了,一时忘记,画到旁边墙上门上沙发去。。。结果孩子又挨骂。
我的看法是,让不让在墙上涂鸦,关键看孩子的感受。
1.家庭氛围影响着孩子的感受
我自己其实无所谓孩子是否在墙上涂鸦的,他喜欢涂就涂,墙壁可以再刷;不喜欢涂就不涂,我不会为了所谓释放天性,故意鼓励他们画墙上。
可是我有一位井井有条的勤劳婆婆,她非常在意家庭环境,窗明几净是她的价值感所在。
小侄女小时候乱画过一面墙,于是啊谷刚出生时,她就对我提前告知,这个不可以纵容孩子。
所以孩子是否涂鸦还涉及家庭氛围问题。
当啊谷两岁多第一次拿蜡笔在墙上画时,其实我可以装模作样随便说说孩子,实际上还是放任。跟婆婆说,没办法,孩子都是这样。
但我选择了先维护家庭氛围。孩子在奶奶家带,如果观念做法不一致,因此而争执,孩子就算随意涂鸦了,感受也不好,也许感受到的不是释放,而是故意破坏,故意惹怒,利用家长的之间的矛盾来控制家长,滋生不良情绪。
那么孩子画得正high,冒然压制,必然也让孩子感觉不好,影响他的兴趣。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好,而又让婆婆满意呢?
2.沟通方式是孩子感觉好的关键
良好的沟通是给他人以需要的,是多给孩子一种选择,而不是减少一个选择,这是培养孩子自主自信的一条通途。
事先把准备做好后,我抱起啊谷,问他,妈妈给你的纸为什么不画呀?
他说,墙壁大大。
那妈妈给啊谷一张更大的纸好不好?拿出了A3纸,一面打印过的废纸。
啊谷“哇”了一声,很兴奋地马上就去纸上画了。
我知道,现在他是被大纸吸引了,可是没多久又会画墙,那么白那么大的墙,在孩子眼里和大白纸没什么不同。
等啊谷在大白纸上画得差不多时,我认真观察,鼓励了他。
然后问他,妈妈小时候也画了好多画,你想不想看?
他说想。
我拿出我小学时期的美术作业和一些自己的涂鸦给他看,跟他说,这是外婆帮妈妈收集的哦,你看。。。
他看得很认真,不停指出我画的是什么,有公鸡,有树。。
接着我说,还好妈妈当时画在纸上,外婆帮妈妈保存好,现在才可以看。妈妈以前画在墙壁上的都不见了呢。
他问为什么不见了?
我说,因为搬家好几次啊,墙壁能不能搬得动?
他说,是啊,一脸惋惜状。
我问,你是不是愿意妈妈也把你的作品保存起来啊?等你长大了看。把它们订在一起,好像书一样。
嗯!他重重点头。
好了,我的引导结束。那天至今,他没想过去墙上画,或者说,他更愿意在纸上画画。
3.规矩要有,规矩是用来破坏的
我曾经想,如果他还是要画墙上,我只能再买个涂鸦墙纸。然后就尽力了。
虽然我朋友家里有用,还是会画到墙纸边的门上去,或沙发上,虽然我婆婆还是会不开心。
但一切以孩子的感受为标准。婆婆也看得出我尽力了,家庭氛围应该不会有大影响。
目前看还没有这个需要。我们有一面打印过的A3废纸才会给他,平时也就A4废纸。
二、创造无拘无束的涂鸦体验

不可否认,随处涂鸦的感觉非常好,的确能够释放孩子无拘无束的天性。
但一面涂鸦墙其实也是限制,除非全家都是涂鸦墙,那么沙发呢,衣柜呢?
如果不许,还是限制。
其实自由都是相对的,但给孩子更大的发挥空间,是当今许多家长的愿望。
其实我也在努力给他创造无拘无束的体验。
每周一次带去早教艺术课,就有全教室涂鸦墙,可以随意发挥。
在家里,我把很多张A3A4废纸用透明胶贴在一起,给他们涂鸦。
第一次拼得不够大,感觉玩得不尽兴,后来拼成客厅地板那么大的一张地毯的样子。
然后给啊谷和弟弟手指画的颜料,可水洗。就让他们在上面摸爬滚打,有时候纸张被跳破了,颜料渗入地板,也没关系。不小心手按到皮沙发也没关系。及时擦掉就可以。
这是两周一次的特殊时光,当然,不是在奶奶家。
三、浪费?尊重孩子的成长阶段
啊谷刚开始在纸上画画时,经常一张纸画两笔就不画了,怎么说也不肯再用,一天浪费无数张。
想让他体验自然后果,没纸了。。。他画书上。。。
我不想养成孩子不知道珍惜的习惯,就限制他一天只能三张纸,画面要饱满。
我说家里纸是爸爸的,奶奶家纸是伯伯的,外婆家的纸是啊公的,他们说小朋友不能浪费纸张,3张画满了,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跟他们说啊谷没有浪费,再拿3张。
画满三张,我就假装打电话,说他们同意了。
我心里觉得这种方式非常不好,但当时就执着于他浪费纸张,想不出办法。
每次看到他举着画满的纸,让我打电话问是否可以再拿,我就十分心疼,还担心误导他以画满纸为目标。
所以几天后我废除了这个规定,我对啊谷说,他们很喜欢啊谷,因为你不浪费纸张,所以家里的纸可以随便画!
你觉得这张纸画好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画满。
本来我担心随意乱变的规矩把啊谷弄得不知所措,还好似乎没有,幸好调整得快。
他现在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画,看了《啊罗有支彩色笔》那套书,爱把几张纸连在一起涂鸦。
我反思了一下。
孩子刚拿到画笔和纸的时候,是在探索这些东西和材质,探索纸和笔的相互作用,发现自己新能力的过程,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等新鲜感过后,探索完成了之后,他们就会真正意义上进行涂鸦创作,你让他画两笔就结束他还不干呢!
所以又是我教条了。
其实可以先收起来以后再给他们画,或者和他们一起玩涂鸦游戏。
四、充分运用游戏力
我们都知道不要让孩子太早接触简笔画,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涂鸦时,当孩子说,妈妈,爸爸,给我画辆车车,画个鸭子,画个房子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随机绕圈涂色
其实这也是为了避免浪费而引出的方式。
我在啊谷画了几笔就扔的纸张上,用黑色笔随意绕来绕去的划线交叉,然后把形成圈的部分涂上各种颜色。。。五颜六色的画作一形成,啊谷也很乐意模仿。
由于每个线条的走势是随心而欲的,每个圈的形状各异的,每个涂色是自己喜爱的。这个游戏很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画画天赋。
有时候我们一起玩,他只喜欢划线条形成各种形状的圈。画完他想象着,这是水滴,那是白云……
但他不喜欢填色,却喜欢指挥我填色。
2.亲子画
网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以孩子的涂鸦为基础,妈妈简单添几笔,变成有趣的动物或风景。
这种亲子合作的成果,相信孩子长大了看见,也是一种幸福。
而且,当孩子看到妈妈将她的涂鸦随便添几笔涂色,就有了新生命,将受到多大的启发和鼓舞。
我们画不了这么好,只要孩子先涂鸦,我们再把他的作品变成车车,鸭子,房子,也挺好的呀。


3.画龙点睛
这几天,啊谷想起前两天他的涂鸦作品,问我要。
其实长期以来,我只保存了几张有点意思的。外婆也是等我上小学了才保存嘛。
我哄他说那是要长大了看的,可是他哭闹,一定要看。
我给了他一本软皮抄,那种论坛讲座会议发的写了几页就没用的,告诉他可以在本子上画,更好保存。
他接受了,但坚持要前几天的画。
谷爸只好去奶奶家在废纸堆里把几张涂鸦给翻了出来。幸而还没卖废品。
啊谷这才破涕为笑,看来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有了软皮抄,他更爱学啊罗用笔触把每一页连起来,像各种路。
很快,一本软皮抄又画完了。几根线连来连去,就一本。
又扯着我那根讨厌浪费的神经了。
不能重蹈覆辙。
我蹲下来和啊谷说,还记得以前妈妈和你玩的画画游戏吗?
用黑色笔画线,绕来绕去的交叉,然后把有圈的部分涂上你各种喜欢的颜色?
因为很久没玩这个了,他又在本子上画了起来。可是没一会儿,线条画了很多,不想玩了。他不喜欢填色游戏。
我拿起笔,在他画的线条交叉的某个地方点了一点,用很神秘的语气问,看看这像什么?
他一头雾水。
我说,这个点是眼睛,那这样看像什么?
像鱼!
对了,一条鱼!啊谷还能找到几条鱼呢?把眼睛点出来!
好!啊谷拿起笔,兴奋地找鱼。这是眼睛,这里是尾巴……
找了几条,他找不到了,我就过去帮忙,后来我们还一起发现了大象、河马、小鸟……
开启了找动物模式,后来他越来越熟练。可以自己玩很久。
点睛之笔当如是。
孩子开心,妈妈省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