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太六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一儿一女。女人是老大,嫁出去了,在咐近一个村子,家庭情况较为富有。刘老太太跟他唯一的儿子在一快生活。
去年老伴也走了,再也没有人和她争吵,拌嘴了。平常连个说话的都没有。起先她还很不习惯,只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时间一长,慢慢地适应了。没事的时候,出去摸花花,打打一分二分的麻将,以此打发无聊的时光。无论是输,还是赢,一晌午就是块把元,伤不了啥脾胃。
这几天,村里能走开的都进城打工挣钱去了,村子空荡荡的,狼把人能叼着去。刘太太从外面回来,看到全村只有自己独苗儿子和媳妇守在屋里一天三顿,专门侍候他。儿子平安二十五岁,是村子有名的孝子,上无兄,下无弟,没有靠头,只因老母在家,不放心出外,一门心思地经管着老母的吃喝。正是莽莾牛犊吃不饱,干不乏的大好时机,这几天老母考虑再三,再不敢耽搁娃了,娃过日子要紧。
她来到正屋,儿子的房中对着儿子说:"你们紧管在外面好好挣钱去吧,不要管我。我能行能走,能吃能喝,能逛能做。一天就三顿饭,按时自做自吃,也是个锻炼。没事了和老婆,老汉们摸个花花牌。你们看我身子骨还结实着呢。你两口就放心地走吧,我没事!走的时候把宝儿也带上,咱农村没有县城的学校条件好,叫娃好好学习。我也老了,不中用了,不能给娃辅导作业。管不好娃了。秋夏两忙,娃放假了,一块回来就行了。该准备的东西快点准备。两天后就动身。"
儿子知道老母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凡事拿定了主意,任你什么人,说什么话,她也听不进去。母亲这是赶他们出去挣钱过日子。儿子鼻子酸了,吧嗒吧嗒掉下一串热泪。母亲是多么通情达理呀,她一心为儿操心,唯独心里没有她自己啊。世人越老就越糊涂,自私,只为自己考虑。可母亲越活越明白。前几我就发现她心里有事,坐卧不安。到外面出去一会就回来了。一天好几次这样,我问她是不是心里有啥事,她淡淡一笑:"妈一天有吃有喝的,能有个啥事?嫑要多想!"
儿子问不出话,也就不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忙别的事去了。今天一听这话,心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事,怪不得这几天我看着她心里有事,又问不出话来。
临走时还是不放心把老人丢下,又骑车子到前头村子,把老母亲托咐给姐姐。姐姐家情况好,专门在家照看两个孩子。
姐姐见是弟弟来了,赶紧洗手挽袖子做饭。弟弟连忙用手挡住:"不用了,咱姐弟俩说一会儿话就走。"弟弟把亲母让他和媳妇一起去外边打工的事,说了一遍。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千元递给姐姐:"我走后,咱妈上集买菜,米面油不方便。你平日没事了勤走动着,看妈缺啥东西,帮着顺便买一些。姐姐那里肯收:"孝敬老人,儿女都有责任,这是应当的。还给啥钱?"姐弟俩推来让去好一会儿。最后,弟弟硬是把钱留下了,就转身要走。临转身,弟弟说:"隔段时间我送些钱回来,顺便看看咱妈,硬给肯定不要"。说着眼窝溢满了泪水。姐姐安慰说:"我一送两个娃上学,就没事了。这离咱村一点路。我勤去着就是了,你就放心地去吧。有什么事,只管打电话。你准备几时走?"
"母亲让两天以后就走。”
"大后天一个早,我就去送送你们。记着,别急着走!"
这一天,儿子、媳妇、孙子他们拿着铺盖上路了。姐姐领着两个孩,掺着母亲一块送行。
母亲昨天一夜没合眼,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天明就要和寸步不离的儿子离别了。别看在儿子跟前是多么坚強,在坚強的背后,母亲又是多么的软弱和不舍呀。就这还不敢在儿子跟前有丝毫的流露。她怕儿子发现她心中的隐藏的舔犊之情。她怕儿子知道了,放心不下她。不肯走。她不想在和儿子分别时流露出丝毫的珠丝马跡。她要把隐密地它藏起来,在没人的地方,独自品尝。
儿子在离别前,走到母前跟前,用手拢了拢母亲被风吹得凌乱的发丝。他掏出手机递给母亲:"想孙子了,上面有电话,一打就通。我给你只加了宝儿的电话。临行前,我教你一遍。记住,先找着通话录,一按健钮就通了。记住了么?母亲点点头,说好记很,她早都记住了。在他抬起头的一瞬间,突然发现母亲的头上有根根白发。那是她为儿女操尽了心,才被无情的岁月染白的。他心中掠过一阵悲凉。眼里噙着泪,牙咬着唇,硬是忍着,没让它流出来。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我走了。"
又回头紧紧向姐姐走近,摸了大点外甥的头,又摸了外甥女的头,然后对他们说:"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又回过头对姐姐说:"留步,咱妈就交给你了。我走了。"
宝儿依偎在奶奶怀中不想走。奶奶上上下下,左一眼,右一眼,怎么看也看不够。奶奶猛然向儿子一推,去吧,跟你爸妈去吧。别忘了,到有回来。"说到最后一句,差点哭出声来。
"宝儿,快跟奶奶,姑娘说再见。"
″奶奶,姑姑再见。"
儿子一家走了,过了转弯处,前边的树挡着视线,看不见了。母亲仍站在那儿像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女儿拉着母亲的手:"走远了。我们回去吧。"
自从儿子、孙子他们走后,母亲好想他们,周围空荡荡的。女儿一来,母亲就岔过了,显得很高兴。女儿一走,她就陷入到对儿子,孙子的思想之中。这几天,他没心思出去摸花花,整天窝在屋里饭食不想,只是沉思默想。后来,多亏女儿从中解劝,母亲慢慢想通了,出去村头人多的地方逛逛,寻人摸花花玩。
晚上,她想孙子了,掏出手机,她嫌浪费话费,又装了回去。这样,几次,差一点,接通了。她硬是忍着,终没拨通。
那一天,她实在忍不住拔通了孙子的电话,只简单地问候了他们一下就关机了。全程只用了半分钟就通话结束了。由于她关机了,儿子也没法打通。
有一天,母亲害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一天比一天沉重,眼看着不行了。女儿赶紧给儿孙打电话。儿子接到电话,知道情况不好,草草收拾了一下,给宝儿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宝儿正在上幼儿园大班。他们一家搭乘回家的火车,中途又换乘公交车,连夜赶回家。
母亲听是儿子,孙子回来了,一时似乎病情减轻了一些。神志比之前強多了。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孙子。
她让儿子从衣柜里取出一个缠裹得很严密的包䃿,打开一层又一层。最后,一摞人民币绽放在眼前。母亲说:"孩子,拿着吧,这是我一生积攒的,舍不得,给你们保存起来的。妈这一辈子用不上了。希望你们今后好好过日子!″说毕,好象是困了,合上眼休息。
儿子看了包䃿圈里的钱,心如刀绞。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啥不得吃,舍不得喝,零白攒下来,给儿子存着,自己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一顿饭的工夫,姐姐喊弟弟,说这会母亲咋出气很喘,喉咙中有啖在响动,看样子不好了。儿子来到床前,不停地擦着嘴角,问话也不会说了。一会儿,只见有进去的气,没出来的气。儿女哭带,带忙乱。取出老衣给老人换上,开始洗脚洗头。
日落时分,母亲走了。儿女抱头痛哭,长跪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