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作品>谈写作心情随笔
感受如何获得,意象如何打捞

感受如何获得,意象如何打捞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2-03-15 08:45 被阅读0次

    感受如何获得,意象如何打捞

    说一点自己的心得

    所有的审美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抽干了压缩了,就像一碗鱼汤,只剩下一粒鱼丸,和别的鱼丸没有区别。反过来说,鱼丸变成鱼汤,是要用心的。

    鱼丸就是那个标题,是毫无意义的,红楼梦三个字毫无意义,中心思想也毫无意义,人人都能说,可以说得比他早比他好,说得再好也不可能比哲学家说得好,但哲学家羡慕诗人和文学家。

    关于意象,我很少从梦里来,也有,但是作为小意象,因为直接解梦(梦是象征),是一个专业技术。我多数是模糊看到一个画面,做白日梦,心有所感,然后试着写,边写边努力看清楚。比如小巷子,我走了无数次,但我看它时,模糊一片,慢慢我看清了小店的灯光,少量的人,诸如此类,这篇写了几百字。

    青锋宝剑这篇。我想到长城,总会同时想到皇宫,标题本来是长城,和宝剑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后写到宝剑,就那么写了。

    《那么镇》。我突然想到纳木错,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就想到那么镇。然后我就似乎看到一个山区小镇(后来我想到是四川松潘那里的山谷,当时没想到为什么有这个镇子),我也不管,就想我应该坐上公共汽车,就可以到达(汽车站来自于有一次半路停靠的很脏的停车场)。

    意象从哪里来?

    弗洛伊德将催眠术改为自由联想解梦,荣格后来认为,不需要解梦,从任何地方联想都可以解梦,因为联想可以进入潜意识,确实是高见。我是赞同的。梦的象征性过于丰富,解读难度大,会选择性理解,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出现偏差的原因,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依然有价值。

    有的朋友学习了意象,开始写梦,但出来的结果是一团乱麻,什么原因呢?还是没有对梦或者白日梦或者沉思遐想浮现的意象,没有进行解读。梦是象征(弗洛伊德的观点,其实是意象,有差别),潜意识是一种语言。如果不进行解读,必然是非常破碎,不但读者不解,自己也不解。

    比如我有一次迷路了,这个意象一直浮现脑海,很多朋友都做过迷路的梦。但是梦不是有固定象征的,每个人的象征都不同,和你的经历体验关联。假如你不展开联想,是得不到其意味的。千万不能看梦的字面意思,迷路代表烦恼?迷路代表压抑?都不对,必须自己展开联想,从自己过去的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感受,象征是象征感受。

    如果强行解读梦或者白日梦或者浮现的遐想,就会简单苍白而无力。

    再说大一点的意象。

    写乡村的作家很多,都认为如今乡村衰败,城市化崛起,物是人非。于是想当然地写诸如“人心变了”“现代文明的破坏力”等等。这都是从书本上来的感受,而不是个人的生命体验。写作不是写意识形态或者日常生活,更不是给生活下结论,你的潜意识认为的乡村才是真的。那么潜意识认为的真是什么呢?

    没有答案,你要潜入内心,沉浸进去,做做白日梦,才有可能明白感受(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达成),要经常这样练习。

    关于乡村,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把握,都不能从单一意象出发,因为几百来这一切都分裂的,并不是大一统的,从后现代角度说,中国早就是后现代的。这是一个后现代的寓言,只有这样才行,后现代的现实主义。

    张炜《九月寓言》似乎有点沾边,再没有人越过这个思考角度了。

    为什么那么多大作家深入生活,而且自己的生活体验不可谓不丰富,依然写不好中国的乡村呢?

    因为习惯思维太强大,一些书本的研究有很多结论可供选择。恰恰这些不是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多把握一小块经验,而不能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中国人能分成一万种,每一种都是上千万人口,如何靠简单的调查报告,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农村呢?

    有的人说,那么抓典型。试问是山东农民典型,还是江苏农民典型?是农民工典型,还是小镇青年典型,还是留守老人典型,哪个省的老人典型?

    绝对不可能得出一个答案来。

    那么这种把握,靠走遍千山万水可以吗?一百年也不够。

    如何去做呢?除了有必要的文学基础和文学观的打造之外,必须从内心出发。人的心灵无限大,只是你没有看见而已。你虽然不出门,但是已经通过自己的阅历,接触的信息,网络的信息,沉淀在潜意识里。这个大意象,是需要打捞的,不是随便浮现的。

    那么是不是人人可以打捞?那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但是它比到处调研要准确得多。舍近取远,必然越来越远。

    当然本节只是举例,引起大家思考,并非让大家写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全景图,也不是写中国当代的画卷。

    沉浸的状态

    沉浸的状态是艺术家的状态。

    卡夫卡舒尔茨佩索阿这样的,我想包括博尔赫斯等,基本上要么不写,要么十天八天就写完几万字。他们这东西非常苛刻,但一旦写,就是痴狂状态,心相直接呈现,哪里会琢磨修改几遍,修改很多遍的还不是顶级的作家。 

    顶级的作品,没有什么现实基础的,找现实对应的东西,是徒劳的。所以红学家成天吵架,这个那个的。曹雪芹如果内心没有一个大观园,任他在大观园里生活多少年(不管是否真有大观园),也任做了多少调研,写了多少日记,都不可能写好大观园。因为红楼梦并非写实,而是构建一个虚幻的大观园。 

    训练自己打捞意象的潜能

    前天我散步,一个念头,道路砖,灯光似乎有自己的语言,我当时头脑里冒出一句“万物静默如谜”,我想不起来这句诗哪里来的,然后我想,万物会说话啊。也没多想回家了。

    回去想了想,觉得好像有点矫情,故作高深。

    然后我打开喜马拉雅,看到蓬热的散文,我从来没看过,但知道这个人。

    心想,听听吧。一边听,一遍搜他简介。

    发现他就是写物体的语言,不介入人的感受。我吓一跳,赶紧关了音频,我怕受到蓬热的影响,失去了独立思考。我要自己琢磨琢磨。

    我再回想,我差点儿将一个感悟当作谎言给扔了,不是吗?

    可能有的东西就是机缘吧,正是这些机缘,让自己一点点领悟到一些东西。假如当成胡思乱想,就没了。

    但是如果没有打捞意象的训练,一些新鲜的启示就会溜走。

    打捞意象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我的经验是记录梦,做白日梦,静坐遐想,散步神游。我的经验仅供参考,可能还有其他方法,有的诗人喝了点酒会诗兴大发,也可以一试,不过别喝醉了,呵呵。

    意象是不是都可以写?

    做过意象打捞训练的朋友会问这个问题,也是实际问题。有的意象出现了,但是想不明白它的象征,它的象征感受,是写不了的。有的有意象,也有感受,但是可能还是卡壳,也是正常的,三次五次意象浮现,写成一篇就很不错了,但是要相信,这样的作品一旦写成,绝不会平庸。

    有意象有感受,依然不好,怎么办?

    这也是有的。原因也有几种:

    一方面作者想抓住意象,往内心下潜,但是一个顽固习惯让作者往现实层面拉回。(非常常见)

    也就是说将白日梦当现实写,但作者无法沉浸其中,因为我们的意识往往会希望写现实的东西,梦里出现的总觉得怪怪的。比如梦里的人没有面貌,我们想写他的面貌;我们神游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模糊的场景,会将他套用其他场景,而不是直视潜意识里的场景,还有的意象,感受是痛苦的或者违背常理的或者是不道德的,作者会强行扭转它。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东西,是艺术的真,但是我们习惯会让它符合现实逻辑和日常逻辑。

    习惯太顽固,太强大,一定要克服习惯势力。

    结语

    作品如果有寓意,是写到结束,整体呈现的,也许具体一点,也许还是朦胧的,当然比最初的感受要清晰一些。

    写作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探索出一个寓意,一个隐喻,一个神话,不管是什么,是探索出来的,而不是事先总结出来的。

    一旦从意象里找到象征的感受过于清晰,能够用一句诸如“人生如梦”“人心不古”“人的孤独是不可避免”“好人总是受伤”,那么你一定是揣摩过头了。

    感受的酝酿,不能太清晰,一旦觉得内心有一些激动,这时候就可以写了,不能再酝酿了。

    另外一个经验之谈,仅仅是经验之谈:

    3000字,一个意象是可以支撑的。多了,就难了,要么就啰嗦重复了。散文一千字一个意象,最多1500字。

    我一般写东西分章节,一节很少超过2000字,其实一节基本上是一个意象。

    当然你也可以不分节。只要是诚恳写作,我认为很难说5000字以上说一个意象,那是很啰嗦的,没有必要的。

    而类似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这样的,三千字里无数意象,非常密集输出,他们是心很大的文豪,高度密集可以说就是心相呈现,一次跑到底,不带喘气的。

    就像打瞌睡,有的人坐下来就打瞌睡,进入梦境。

    文豪们是不需要看外面世界的,心很大,世界就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受如何获得,意象如何打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ie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