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洪村是远近闻名的古村。村旁有一棵古树,无人能说清有多少岁了。它用自身的沧桑见证着古村“古”字称谓的名副其实。
离古树不远,有一处并不算高的悬崖。悬崖下有一池深潭,没有人知道它有多深。潭水碧绿,似乎用这种姿体语言证明着它的深不可测。
鱼儿离不开水,何况,这么深、这么久的潭,里面肯定有鱼。村里最聪明的娃儿三狗儿这想想,但他从未听人说过,潭里有鱼。他决定亲自去求证一下。
他一连去潭边好多天,每天去好多次。水面平静如镜,水体碧绿如玉,风儿也不知去了哪里。天可真热啊。“没准,鱼儿也会上来换气呢。”三狗儿心里想着,一手扯过半边衬衫,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顺便煽了煽风。
三狗儿纹丝不动地坐在潭边,眼睛死死地盯着水面,生怕错过了某个浪花或者微小的波纹。他甚至不敢大声喘气,怕惊动了潭中的鱼。它们一旦向更深的地方游去,咋办?
他坚信,潭里一定有鱼。突然,他发现水中有一群影子像风一样扫过。他抬头看了看天,天上没有一丝云。正要确认是不是鱼,那影子又扫了回来,几乎贴近了水面。“是鱼,鱼!”三狗儿禁不住喊了起来。潭里鱼像风一样,倏地一下消失了。三狗儿高兴地叫着,一个猛子扎到了潭里……
三狗儿发烧了,整整在床上喊了三天。“鱼,鱼,潭里有鱼。”他这样喊着。三狗娘忙着捂住了他的嘴。村里的郎中来了,量了体温,确实发烧了。但吃了退烧药,打了退烧针,三狗儿就是不醒。“娃儿不是中邪了吧?”郎中问,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医术。“没,没上哪去啊。”三狗儿娘语无伦次地回答。她瞅了瞅躺在床上的三狗儿,生怕他说出不应该说的话来。
“鱼,鱼,潭里有鱼!”三狗儿又开始呓语连篇。郎中听了,连忙收拾药箱,说:“这病,我看不了。这么多年了,谁看见过潭里的鱼?”
三狗儿娘拉住郎中的衣襟,“他大爷,你再给瞧瞧。”郎中挣脱三狗儿娘,逃出了院子。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习俗,看见潭里的鱼,会有灾的。这么多年,看见潭里鱼的人很多,但谁也不敢说。
“三狗儿啊,都怪妈,没早点告诉你。”三狗儿娘后悔地喊了一嗓子,在心里。
“妈,那潭水太凉了。”郎中前脚刚走,三狗儿醒了。“啥,你在潭里洗澡了!”三狗娘吃惊地喊道,“你就作吧。”
“娘,潭里鱼可多了,明天,我要去潭里钓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