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听说曾经有个很火的吐槽节目,叫做《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幽默节,节目以网络独有的“吐槽文化”为切入点,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位话题名人,让他们接受吐槽和自嘲。可以说是一档让人接纳别人,同时间接纳自己的一档节目。
不知道班班布置这个主题的用意,是否同《吐槽大会》的目的一致。
吐槽的文雅说法是:埋天怨地,嘟嘟囔囔,小声的说,有时也带有抱冤的意思。吐槽别人是每天要做的,吐槽同事与老板,那是每个人都特别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说吐槽,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丢丢,这家伙喜欢发些领导,用一句话总结叫吐槽老板。
吐槽别人是常有的事,比如说,你看那个女的穿的什么衣服,本来个子就低,还穿这么肥?那个小姑娘把好好的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真是丑到家了,自己还觉得自个是七仙女呢?吐槽老板,这安排的是工作吗?怎么做的到?分明是故意为难人,然后是爆出口的骂人……。
是不是很熟悉,这是吐槽别人,张口就来。吐槽自己,还是头一回。
不会巴结奉承
我觉得我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圆滑,这是母亲常说的,方与圆是人类生存的最大法则,换句话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种人自从踏入社会以后比比皆是,以前我特别讨厌这种人。
曾经有个同事,是个表里不一定的典型。很多时候是拥有两副面孔,在主管面前唯唯是诺,在我们面前却可以把主管骂得狗血淋头。
有一次主管要求他把手工的工作一部分交接给我们两个女工。碍于面子,他一方面答应是甚是爽快,可主管不在时,就表现的没有耐心,挑着最难听的话说,还会进行人身攻击。碍于徒弟的身份,我们不允计较,可是一次再次,最终还是没有把工作交接出来,当我们询问流程时,总是遮遮掩掩过去。
当主管以为我们可以胜任时,其实我们连毛都没学到。
最过分的是一次,与我搭档的同事被气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要是不想交,直接说,何必这样为难。还在老板面前表现的大义凛然,其实就是个伪君子罢了。”
很多人都知道,这时就要有学东西的样子,请客吃饭,各种巴结的,想要从徒弟成为师傅,必须学会这一套。
这人平时就合不来,做事风格与工作态度让人很不舒服。我们工作时遇到很多问题,都是以争吵结束,让我巴结奉承,实属不易。
不懂迂回变通
大概所有直性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懂变通,不会拐弯,习惯钻进一个死胡同。
前几年上家工作做文职工作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也算是上了一堂课。每每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想着怎么做才能让结局更好,可是当遇到事了,还是不肯拐弯。
曾经有个工程师的编制挂在我们部门,考勤相关是我负责处理。
有段时间这名员工经常请假,且请假从不告知我处理。已经提醒多次,还是不主动登记假单,经不住人事的再三督促,便按照旷工登记。
凑巧的是,这名工程师月底离职,在确认考勤前发现是按照旷工记录的。于是找我处理,我当时一肚子的唠叨,提醒你多少次了,请假告知,写假单。主要责任在于你自己,自己考勤不关心,让别人在后面督促你。
我秉着一颗不肯处理的决心。而这位工程师仗着本地人的优势,不管如何,非得逼着我给他更改系统。无奈他找到我的主管,一顿发牢骚。
原本责任方在于他,经过他三言两语就成了我的问题,我当时真是一肚子草泥马奔腾。
主管连连答应,并说是小事,让他安心办理离职,系统会帮他恢复。这才罢了。
事后我板着一副不情愿的表情,说这是根本没那么好办,要签单子。他一个就要走的人,何必大费走章,何况责任在于他。
而主管却说,你可以事先答应他,这样他不就顺顺利利办理离职走人了,还免了一场争吵。至于后面的事,处理不处理都无所谓,你就算不处理,他也不知道。
很多时候,看似争了一口气,其实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那时我不得不对看似正派的主管竖起手中的大拇指。
其实我觉得有最大的缺点除了上面两条,还有很多,比如记仇,如果这个人与我发生过不愉快,我不会再与这个人深交,我宁愿一个人孤独,也不愿意挤进那个圈子。
不喜欢的人,始终做不到面如桃花心如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