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撘饼的故事
“每年快要过年的时候,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总会做点好吃的糕点,来祭拜先人,走访亲戚,和犒劳自己。我的家乡是湛江,每年大年廿七,家家户户都会做叶搭饼。”这个是我和女儿讲的《叶撘饼》的故事的开头。
女儿从3岁开始,就缠这我讲各种故事,尤其喜欢听我小时候的各种故事。叶撘饼是她最喜欢听的故事,她百听不厌,我也是百讲不厌。
南方没有小麦,各种糕点通常用大米制作。叶撘饼的饼皮要用7成糯米和3成粳米,清水浸泡12小时,沥干送磨坊磨成粉,加煮开的红糖水揉成面团来捏制饼皮。叶撘饼的馅料主要有花生芝麻椰子。花生芝麻炒香去皮捣碎,加白砂糖搅拌均匀;椰子肉刨成丝加白糖腌制;再增加小块的冬瓜糖,去核剪丝的红枣,以增加风味。把揉好的面团,捏薄做成饼皮,加入馅料,包裹起来搓圆。两面各放2-3张大树菠萝的叶子,然后叠在锅里,大火蒸一个小时左右,叶撘饼就做好了。
叶撘饼刚出炉最好吃,大树菠萝的叶子的特殊清香渗透到饼皮里,揭开叶子,小口咬一口,糯米甜糯,柔软而有嚼劲;再一大口,溶化的白砂糖流的满口的糖汁,混合了椰子花生芝麻的各种香脆,那是我孩童年代,一年中最美的味道。那时是1980年前后,各种物质还非常缺乏,我们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块糖果,饼干,水果,叶撘饼就是最美味的点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6375/e4a84fd2edcecf17.jpg)
二、挥不去的美味记忆
十二月廿五,大扫除;廿六,等神;廿七,泡米;廿八,做叶撘饼。做叶撘饼是一个全家的大工程,家家户户都很重视。大米提前一天泡好,廿八早上,沥干水分,送磨坊磨成白色的米粉。回家之后,派小孩子去摘菠萝树叶。菠萝树叶不要嫩的,也不要老的,嫩的树叶要留着长,老的树叶搭的饼不香。要挑大的叶子摘,最好两片树叶就可以包住饼。男孩子爬树,女孩子拿着箩筐在树底下等着捡。摘好了,拿到井口边,洗干净,晾干。
然后就是剥花生,炒花生。小颗的花生仁通常会边剥边赏给在旁边帮忙的小孩,因为太小,会炒焦,变苦,味道不好。铁锅热了之后,直接倒进去炒,花生在铁锅里发出哔哩啪啦的声音,就差不多炒好了。倒出来,等凉了搓皮,再放在石窟里面捣成小块。别捣成花生泥,那样吃起来就不会脆了。芝麻很容易焦,要小火,然后搓去皮,放在石窟里面捣几下,让芝麻出点油,香味也能溢出来。处理好的花生芝麻和白砂糖搅拌均匀,主要的馅料就准备好了。
椰子是惊喜,并不是每年都有。为了省钱,一般是卖带皮的整个椰子。家里的父亲或大哥哥负责剥椰子皮,开椰子壳。皮很难剥,干的椰子皮很牢固的,要用柴刀把外皮砍松,一绺一绺撕下来,再把椰子芽孔捅破,把椰子水倒出来,分给那几个早在旁边围观帮忙的小馋猫了。
然后用锯子把椰子锯成两半。通常这个时候会有惊喜,老一些的椰子里面通常有芽囊,松松脆脆的,带着淡淡的甜味,我们叫“椰子仔”。小心锯成两半的椰子,露出洁白的果肉。这时,要用小刮刨把果肉刨成丝。因为椰子肉比较硬,要用力气,刨完一个,手都很酸了。这样才能保持椰子壳的完整。剩下的椰子壳,可以做饭勺,水瓢。
如果再有红枣和冬瓜糖,那我们简直就是欣喜若狂了。在馅料准备的过程中,从生花生米到炒熟的花生米,从椰子水到椰子仔,我们逐一品尝。甚至剪掉红枣肉剩下的核,大人也会塞进我们嘴巴,让我们啃仅剩的一点点果肉。
一般是下午开始做叶撘饼。把水煮开,放入红糖搅拌溶化,趁热倒进准备好的米粉中,开始揉搓。这个工序很重要,通常是父亲或者大哥哥负责,一是力气大,还有要皮厚,不怕烫。滚烫的红糖水到进米粉之后,稍稍搅拌一下,就要开始揉搓。要一鼓作气,一口气揉搓好,这样饼皮才柔韧,好捏,捏好的饼不会开裂。蒸熟了,吃起来有韧劲。
揉好了面团,一家人围坐,开始捏饼了。小孩子是不允许捏的,因为要尽量保证每个叶撘饼大小相对一致,饼皮厚薄适中,馅料多少刚好。通常是母亲带着几个手巧的大姐姐或嫂子捏饼,我们在旁边帮忙递点东西什么的。然后央求姐姐给做一个皮最薄,馅料最多的叶撘饼,并做上记号,留给自己吃。
捏好之后,两面各用大树菠萝叶子包一下,叠放在锅里,大火蒸一个小时左右,热气腾腾的叶撘饼就可以出锅了。我们迫不及待找到自己做了记号的那个,大口大口吃起来。等我们吃完之后,还要完成母亲委派的工作,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几个。
刚出锅的叶撘饼马上就要拿出来,一个一个摊开放在大箩筐里面,形状不好的,趁热软的时候,再捏一下。用剪刀把大树菠萝叶子两头修剪一下,看起来整齐漂亮点。母亲会盘算一下,要多少个用来走亲戚,多少个用来拜神,然后分类放好。
那一天,是我们小孩子的饕鬄大餐,我们的小嘴巴品尝了几十种的味道,红糖,白砂糖;生花生,炒熟的花生,生的芝麻,炒熟的芝麻,搅拌了白砂糖的花生芝麻;喝了椰子水,吃了椰子仔,脆脆的椰肉,还有用白糖腌过的椰子肉丝;红枣,冬瓜糖,最后到那个皮最薄,馅最多的叶撘饼。那一天是我们一年中最解馋的一天,是晚上做梦都会梦到吃个不停的一天,是最容易从美梦中笑醒的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6375/b7ed9a2c6a2dbcd6.jpg)
三、叶撘饼里的故事
大年初一过后,开始走亲戚。几乎每家都会带上叶撘饼,主人也会拿出自己做的叶撘饼招待客人。经济好些的家庭做叶撘饼准备的很充分,各种丰富馅料,甚至还有我们很少吃到的瓜子仁,核桃仁什么的。也不心疼馅料,每个饼里面都是塞的满满的;而有些,很简单,只有炒花生拌白糖,并且只放一点点,应付了事。
我们小孩子已经连续吃了几天了,也就开始挑剔起来。接到亲戚递来的叶撘饼,会偷偷掰开一个缝,看看里面是什么馅料,好吃的就满心欢喜大口吃,碰上不喜欢的,偷偷再放回去。断然不能说出来:“花生馅的,不好吃。”否则,回家是要挨揍的。带去亲戚家20个叶撘饼,走得时候,亲戚也会回礼20个。数量一般不会少的。如果亲戚家的叶撘饼做得比较好吃,我们小屁孩会满心高兴。如果亲戚家的没有自家的好吃,我们会嘀嘀咕咕,好像做了一个天大的亏本生意。也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会挨揍的。
大人不管吃到什么样的叶撘饼,都会夸好。什么饼皮有韧劲,揉面团的人力气足;什么饼皮捏得这么薄,这么均匀,哪个媳妇或哪个女儿手这么巧什么的;什么饼皮的甜度刚好,馅料调的好,包的足什么的。明明不好吃的叶撘饼,也夸半天,这让我们小孩子听了很着急,却也不能说出来的。
而小孩好像才是真正的美食专家,如果小孩子很喜欢吃那个叶撘饼,主人是很开心的,好像自己的杰作得到了莫大的肯定。如果小孩当面露出嫌弃的表情,主人脸上就有些尴尬了。所以,走亲戚前,大人再三交代,叶撘饼不管什么馅料,都要说好吃;接过来的叶撘饼,不可以掰开偷看馅料。但不同人家的叶撘饼,味道还是有很大区别,除了我们最关心的馅料,还有大小,饼皮厚薄,馅料是否丰富充足。至于叶撘饼背后多体现出得主人家的诸多信息,就不是我们小屁孩能够体会的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6375/dc06bb5958b0e1c1.jpg)
四、怀念
我们慢慢长大了,上小学了,镇子上的东西慢慢多起来。到了做饼的那天,有洗好的大树菠萝叶子卖,有调制好的馅料卖,也有直接做好的叶撘饼卖。慢慢的,做叶撘饼也就不是那么一件隆重的事情了,有的家里干脆直接买做好的叶撘饼,一是省事,二是买现成的叶撘饼,大小一致,馅料合理,味道也不错。
再到了后来,镇子上每天都有叶撘饼卖了,小镇里开了好多家小超市,到处可见的小卖部,小孩子们很容易得到各种饼干糖果水果,叶撘饼也就没有那么稀罕了,好像也不怎么拿得出手来招待客人了。过年做叶搭饼的人家也慢慢少了。
长大了之后,品尝过天南地北各种美味佳肴,但依然会怀念家乡的叶撘饼。每次回老家,我都会买上几个叶撘饼吃。女儿像我,喜欢吃甜食,也非常喜欢叶撘饼,可以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吃一个。
母亲年纪大了,过年家里也没有人张罗做叶撘饼。过年时,一般是姐姐找最好的饼铺,订一些叶撘饼。我太太江浙一带的人,完全不懂怎么做南方的叶撘饼。
下次回老家过年,我是不是应该带着老婆小孩,完完整整的,独立的做一次叶撘饼?让他们的童年里,也有一次完整的做叶撘饼的经历,也让他们长大成年,有了各自小孩后,讲讲故乡叶撘饼的故事;或者,带着自己小孩,完完整整做一次叶撘饼,品尝一次故乡的味道!
天使耍流氓2017/1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