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没想到现实生活中,竟有人真的在"白夜行“! 清明节,祭奠一下那位可怜的老妈妈......
县康复医院心内科九号病房里,共住了四个病人。
病房里每天熙熙攘攘,不是这家的儿女来陪护,就是那家的亲戚来探访,唯独6号病床的徐老头儿,床前特别安静,除了老伴儿,从没有见过一个子女或亲戚来探望过。
徐老头儿七十多岁,瘦小的身躯被多年疾病折磨得只剩皮包骨头。他稀疏的花白头发,卷曲着贴在脑门,黑灰色的脸上纵横交错,满是皱纹。
徐老头儿无力地躺在病床上,两瓶高高挂起的药液正不断地输入他的身体。在他的床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忙东忙西地侍候着。她不爱说话,只有别人问她时,才会简单地回答几句。白天她总是默默地跑来跑去,忙着伺候老头的吃喝拉撒,晚上却不舍得花几块钱租张床,困了就在老头的病床边斜歪着睡一会儿。
病房里其他的病人及家属,看徐老头儿夫妇可怜,就经常主动帮他们做检查、打饭、叫医生护士,自家带的水果、牛奶等也会分一些给他们。渐渐地,整个病房的人都慢慢熟悉起来。在大伙的问询下,徐老头儿夫妇也会讲一些他们家的事。
原来徐老头儿夫妇并不是本县城人,只是住在这里。他们原是另一个县徐家村人,一辈子务农为生,五年前搬到这里,就一直再也没回过老家。
他们共生养了两个儿子,小儿子死了,大儿子全家都在新疆,县城住的房子原是小儿子买来结婚用的。
小儿子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外出打工,27岁那年,他用多年积攒的钱在这个县城买了房子,准备来年春节结婚用。
这里的县城经济相对发达,小儿子盘算着,等结了婚,自己攒足了钱,就在县城找个地儿开个小店,做点生意,不再东跑西跑四处打工了。
哪曾想,晴天传来一声霹雳,小儿子竟然在建筑工地,从高架子上摔下,没拉到医院就断了气。
关于大儿子,老两口说得很少,只知道他们的大儿子五年前去了新疆,后面把老婆孩子也接走了,从那以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偶尔会给他们寄点钱、打个电话。
对于徐老头儿的大儿子,病房里的人都感到又气愤又奇怪,爹娘这么大年龄,都生病住院了,他竟然不回家看看。有人向徐老头儿要他大儿子的电话,想狠狠教训他一番,却被徐老头儿婉言拒绝了。老两口虽然嘴上说,大儿子工作忙、距离又远,回来一趟要花不少的钱,暗地里却经常偷偷抹眼泪。
住院的第五天,徐老头儿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有所好转。一直陪护他的老伴,终于舒了一口气,有了一点精神劲头。虽然,她的一双浑浊的眼睛,因为着急和睡眠不足,已经溃烂,分泌物沾满眼;她的双脚肿得鞋子都扣不上,只能踢啦着走路;她的两条腿因为长久站立和疲劳,涨得硬邦邦的,走路几乎不能打弯儿。
那天早上,徐老头儿的老伴照例早早地提了饭桶,打了些小米粥,买了两个馒头和一个鸡蛋。伺候完徐老头儿吃完早饭,老妇人就把剩下的馒头掰成小块泡进粥里,自己胡乱吃完,就拎着饭桶、端着碗去水房洗刷。没想到,她竟然就这样倒在水房,永远地离开了。
水房里立马围满了人,喧闹声打破了安静的住院环境。有人问这是哪个病人的家属,有人说赶紧叫医生,有人在唏嘘叹息......有位九号病房的家属,也挤进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却发现徐老头儿的老婆躺在那里,医生已经赶到,正在检查,老人已经没气了。他奔回病房,冲着徐老头儿,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大娘,大娘她...她...她洗碗的时候走了。”
徐老头儿张着嘴巴,呆呆地躺在那里,半天没说出一句话,眼泪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流下。
医生和护士很快也跑来了,大家都在问徐老头儿子女或亲戚的联系方式。徐老头儿开始仍不愿意说,后来实在忍不住,才嚎啕大哭地诉说起来。
原来,五年前的一个夜晚,狂风暴虐地抽打着大地,天黑得像涂了浓墨似的。搞运输的大儿子正开车回家,开到村中小路拐弯处时撞倒了蹲在那里的一个人,那人惨叫后就没了动静。大儿子吓坏了,他掉转车头飞速逃走了。
大儿子逃到新疆后,偷偷地和家人联系,让爹娘搬到弟弟买的县城房子里,让老婆带着孩子来新疆和他会和。那时,徐老头儿隐约听到村里有人说,村南头儿有人晚上出去解大手,被车给撞了,伤势很严重......
五年来,徐老头儿一家过着这种“白夜行”的生活。老家是回不去了,老两口在县城靠捡破烂为生,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大儿子也不敢回家,两口子在新疆苦劳苦干,现在日子逐渐有所好转。
徐老头儿最终还是给大儿子打了电话,大儿子终于买了机票飞回来了。他一进医院就跪倒在母亲的床前,放声大哭:“娘,娘,你为啥不等等我......”
车拉着徐老头儿和死去的老伴儿远去了,在场的人无不垂泪叹息。大家心里不由都响起了我们胶东送母葬时的祈祷:
娘,娘,上西南
宽宽的大陆,长长的宝船;
娘,娘,上西南;
骝骝的骏马,足足的盘缠;
娘,娘,上西南
你甜出安身, 你苦处化钱;
网友评论
文章的主人公徐老头和他老婆一出场就定下了悲伤基调,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侧面描写反应了我们这个社会还有真爱。
故事围绕徐老头一家的悲剧展开,又以徐老头一家的悲剧结束。
徐老头的老伴儿死了,大儿子终于回来了,喊什么“娘,娘,上西南”都没有用了。
逃脱了赔付伤者的责任,更逃脱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愿徐老太的死换来儿子的醒悟,愿徐老头能够安享晚年!
我们中国有太多这样的老人,年轻时为了养活子女而奋斗,年老时为了照顾孙辈而努力,孙辈长大了,老人没有利用价值了,老人就依靠自己生活!
老人有病了,各个子女都没有多的钱,都不乐意上前。人老遭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