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章历来争议较大,先辈儒者一般都解读为:“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的时候察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母之道。”这样的解读,就有人反驳说:“若父為不仁不義不道德之人,為人之子當如何盡孝?”所以,这个翻译肯定是值得商榷的!
在蕅益大师的《点睛》批注里面他说到,这一句《论语》的话是讲孝道。『观其志』就是「观其事父之心」。『观其行』,这里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三年居丧。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观其居丧之事」。也就是说,父亲不在了,看他的服丧之礼,如果有实行三年的服丧之礼,那也算得上孝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贯通36我觉得蕅益大师的这个翻译比较合适,我们可以拿《论语》的另二句话来佐证,孔子对三年服丧的重视。
论据一《论语·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据二《论语·宪问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人之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礼记·三年问》中说:三年之丧“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这话说得有些来头,相传尧帝死时,百姓如丧考妣,三年之间全国停止一切乐音。后来孟子在阐述尧、舜、禹禅让的事情时,也提到他们相继都服了三年之丧。但是,说服丧之事“自古有之、不知起始”也有些绝对化,因为还有记载写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时。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可见它总有一个发展过程。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贯通36父母去世,之所以服三年丧,按孔子的解释,是因为孩子出生头三年,需要父母悉心照料。其实,服丧是对父母过世的一种追念,父母生养之恩的报答是很难简单划一个时间的。服丧究竟以多长时间为宜,也往往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个人愚见,人生忙忙碌碌,也需要有三年时间,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服丧三年,既是追思,又何尝不是反省?三年,对于懵懵懂懂的人类,也确实有必要让生命仃下来那么一段时间!南传佛教国家,每个人都要出家一段时间,对生命进行反思。三年服丧,既是孝思的追怀,也能让人对生命进行有益的思考,这也是一种慎终追远吧!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贯通3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