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1519年)
五月十七日,江西巡抚、右副都御史孙燧,巡按御史林潮与镇守太监毕真,上《宸濠孝行宜旌表》,礼科给事中邢寰驳其悖谬,礼部尚书毛澄覆毕真等谄附。明武宗对朱宸濠谋逆之事也有耳闻,生气地说,宗藩表现怎么样,朝廷自知,用得了大臣请求表彰吗?
这事确实有点蹊跷,毕真和宁王是一伙,但孙燧和林潮都是绝对的忠臣,这就有几种可能:他们对宁王谋反的阴谋毫无觉察,上表只是附和毕真,避免得罪宁王;或者觉察宁王的谋反迹象,为了麻痹宁王,而附和上表。但是作为巡抚和巡按,对地方异动毫无觉察,肯定是失责的。
御史萧淮上奏揭发宁王招纳亡命之徒,与盗匪凌某、闵某相互勾连,在西山蓄养战马上万匹,在南康有战船上千艘;荼毒危害整个江西,甚至殃及邻省;各色差官接踵而至京师,不知来做什么。
萧淮还列举了宁王党羽的名单,如致仕右都御史李士实、仪宾顾官祥、指挥葛江、引礼丁璝、内使陈贤、义官倪庆、省察官黄海、校尉查五、乐工秦营等,敦促皇上及早压制,否则后患无穷!
宁王一直贿赂朝中的臧贤、朱宁和张锐等人,南昌谢仪与东厂太监张锐友善,就劝张锐不要接受贿赂,因为宁王有蓄谋造反的迹象。
朱宁认为萧淮是胡说八道,把他的奏章带回家压了不少时间,并约张锐一起上表为宁王求旌赏。张锐推辞了,对朱宁说,如果萧淮所奏不实,自然没有好下场。朱宁这才把奏章交内阁廷议,首辅杨廷和主张由皇上下旨派人对宁王进行戒谕。
五月二十四号,明武宗于是派太监赖义、驸马都尉崔元、左副都御史顔颐寿往谕宸濠。
敕书说:“叔祖在宗室,属望尊重,朝廷礼待有加。但道路流传,不无可疑。往者典宝副阎顺等奏诸不法,朕未遽信。近言官所奏亦同。廷臣谓宗社大计,宜存远虑。朕念至亲,且不深究。然隐忍不言,彼此怀疑,亦无两全之道。昔我宣宗皇帝,因赵府烦言,特遣驸马袁容等书谕,即幡然改悔,献还护卫,至今永享富贵。今遣书奉告,可倣此意,以原革护卫并屯田献还,所夺官民田土皆复故主,贼党散遣,朕亦俯从宽典,并不深究。此朕至情,叔祖其图之。”
六月初五,王阳明收到圣旨,称福州三卫军人进贵等胁迫下属谋反,命王阳明前往查处。王阳明于六月初九从赣州出发,六月十五日走到丰城县黄土脑,下一站就是南昌,朱宸濠已经派人前来迎接,当地县官顾佖秘密向王阳明禀告,朱宸濠已于昨日宣布造反,劝王阳明不可再去南昌。
原来,赖义等人一直拖延到六月才从京师出发,被宁王的密探探得行踪,飞马报于宁王朱宸濠,六月十三日朱宸濠收到密报的时候,正在举办自己的生日宴会。
宴会结束后,朱宸濠连夜与李士实商量对策,认为皇帝要把自己捉拿至京师,李士实便献计,第二天镇巡太监和三司官员会前来宁王府致谢,到时全部扣押,公开举事。
六月十四日,朱宸濠当众宣称“太后有密旨,令我赴京。”巡抚、右副都御史孙燧要求宁王出示密旨,按察副使许逵大呼“天无二日,此是大义。” 朱宸濠大怒,当场将孙燧和许逵推出去斩了。
布政使梁辰、胡濂,按察使杨璋,参政王纶、刘棐、程杲,副使唐锦、贺鋭,参议杨学礼、许效廉,佥事师夔、潘鹏、赖凤、王畴,都指挥马骥、许清、白昂、郏文等官员,于是投降,都跪下口呼万岁。其他巡按及三司、府、县大小官员,凡是不从的都被捆绑拘禁。
宁王派人将各衙门的印信全部收缴,府库被抢掠一空,监狱中的大小罪犯都被释放。令布政梁辰等用印信咨文,差人遍行天下布政司,称朱厚照不是明孝宗的儿子,而且失德无行,因此明朝朱家天下已经绝嗣十五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