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最鼎盛的朝代,这种鼎盛也将中国文学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产生了辉煌的成就,千百年来,一直在民族文学之林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纵观唐文学,诗歌的成就尤其突出,诗歌也成为唐文学最显著的标志。
对于唐诗的发展,业界常规的划分是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盛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代宗大历五年(770),约五十年。注:以下内容主要参考《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和康震老师语音教学的《中国文学史(唐代部分)》,大部分文字自行组织。下文标为黑体字的属全句摘抄。
唐代社会是个宽容度很大的社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写皇帝和他最宠爱妃子的私生活。这在其他时期是要掉脑袋的。
我们说随着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实行了很多开放性的政策,带来了唐朝前期的全面繁荣。
文学从宫廷走到更广阔的社会大众身边,虽然这个“更广阔”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最底层劳动人民接受这种文学的机会就要少很多,甚至可能没有。不过整体上参与到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中的人毕竟多了很多。而且随着南北朝门阀政治的改变,较低层人群有了通过科举上升的渠道,大家参与其中的兴趣自然更高。
皇室的鼓励和重视,通过文学创作实现阶级跃迁的希望,客观上支撑了文学的繁荣。
不过整体而言,那个时代,通过科举实现跃迁的,实际上是极少数的人。虽然有了科举,但在那时能及第更需要的是攀关系,需要有高人的支持。这种社会形态下,就产生了大量的有很高文学创作水平,但是仕途无法实现个人抱负的情形,于是社会上多了很多胸有抱负却又心有牢骚的人。
而在文学历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大多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游走在官场和民间,辗转在都市和边塞,他们见识了官场的运作,了解其中黑暗,他们又接触了社会底层,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悲天悯人、怀才不遇、针砭时弊、大漠边塞,凡此种种,都在他们的文字里抒发出来。
于是,这些文字,记载了时代的特征,刻画了社会的形貌,宣扬了个人的思想,诉说了民间的疾苦,勾勒了边塞的苍凉,描摹了田园的希望,真真正正地以文学的形式散发出了璀璨的光芒。
我们就来回望一下盛唐时期的光源。
盛唐时间跨度上并不算很长,大致50年。
张九龄可以说是唐朝最后一位开明的宰相,他在扭转初唐诗风上有相当贡献,前人经常把他和陈子昂并称,有人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
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清新自然,故乡在诗人心中的形象跃然纸上。他那首《咏柳》更是流传千古,“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并由此营造出了高雅的意境。由此给读者带来的艺术感受,像一杯清茶,值得细细品味。
王瀚性情豪迈,恃才不羁,他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至今读来,自然令人感受到那种苍凉与豪情。而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用海日和江春驱走了残夜和旧年,虽然人在客路,却无凄凉之感,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园诗人,在政治上有强烈的追求,但是没人引荐,他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学识得到社会认可,以此入仕,结果未能圆梦,才由此踏上归隐的道路。所以在他生涯前半期为入仕是挺积极的,后半期入仕失败后又是抑郁寂寞的。他的诗是整个盛唐诗人中少有的没有反应盛唐蓬勃向上精神的。但是他的诗从语言、从题材、从格调等相对初唐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作品五律居多,对五律发展是有贡献的。
孟浩然的诗有的能感到淡淡的愁绪,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的也有豪放的情绪,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他写自己隐居生活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把自己融入到景物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使得人物在茫茫大自然中更显孤独,如“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还有一些诗,如《过故人庄》《春晓》,营造的清新的意境确实是相当精妙和高明的。
盛唐还有更厉害的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
王维号称诗佛,一方面他是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另一方面他的很多诗里蕴含了很深的佛理。他在官场上总的来说混得不错,张九龄任宰相时,他很受重用。只是后来学术型领导张九龄在政治斗争中败给了权术型领导李林甫,王维开始官场失意了,他也越发感到官场的黑暗,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却又无力反抗(或者也不愿反抗)。再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他被安禄山抓住,安禄山羡慕他的才华,死活要给他按个官,王维实际上没有为安禄山做什么事情,但是也不敢怎么反抗,在此期间因为一个音乐制作人不肯为安禄山演出,被安胖子肢解了,王维依此写了一首诗,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他也因为这首诗(当然还有其他的关系,比如他弟弟等)没有被唐皇室追究责任,还被分了个官,但是终究官场上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还是归隐吧。所以他的诗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官场依靠张九龄的时候,他是个热衷政治,奋发有为的人,后期归隐之后,潜心研究佛学,山水诗更多,隐世消极的情绪也更多。
王维在热衷政治有理想抱负的时候,写过很多政治诗和边塞诗,大都是比较积极,政治诗中有一些抨击权贵,不满现实的作品,有的边塞诗非常豪迈,比如那首《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大漠和长河这样平面上的场景,直接通过直直的孤烟和空中圆圆的落日构建为立体的空间,边塞的苍茫、辽阔、壮观一下子像一幅画一样呈现出来了,不愧是千古名句。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大多写作于潜心佛学之后,总的来讲虚无冷寂的情绪较多,但确实有很多不朽名作。王维的整体艺术修养很高,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在诗中融入了画的元素,给人读完之后,就像有一幅清晰逼真的山水画在眼前一样。他的诗能把大自然的幽静闲适展露无遗,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等等,也有一些意境开阔,气魄雄伟的山水诗,比如《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也有不少读来很寂寞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写过一些质量很高的边塞诗,就顺着这条线来看看盛唐边塞诗吧。
我们说,盛唐时期,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帝国,对外扩展的野心和行动都不少,也因此,战争行为不少。再伴随着盛唐诗歌文学走向大众,边塞、军旅的生活题材也广泛地进入了诗歌文学的世界。盛唐有不少很厉害的边塞诗人,他们用短短几行诗和几十个字,越过千年时空,给后人展现了当年边塞的风光、战斗的残酷、军人的豪情、军旅的孤独、思乡的惆怅等无数详实的画面。
边塞诗是盛唐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把边塞生活记录得详实、真挚,把边塞情怀记录得生活、感人。有些诗今日读来仿佛就回到了那个古战场,置身天地的苍茫和战斗的紧张之中;有些诗今日读来依然能让热血沸腾,豪气干云。
王昌龄应该算是边塞诗人中盛名最响的了,他的边塞诗对于爱国豪情和勇敢乐观情怀的描绘非常浓烈,有些诗则着重刻画边关将士们的遭遇和离愁别恨,这些诗有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从军行》七首之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比如《从军行》七首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比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除了边塞诗,王昌龄的送别诗和描写闺怨宫怨的诗也不少,送别诗中《芙蓉楼送辛渐》是大家很熟悉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诗非常注意措辞组织,每句精心处理,不少诗开句震撼感很强,场面宏大,像“秦时明月”“大漠风尘”“寒雨连江”“青海长云”等等,他的诗在结句上有的很直接像“不破楼兰”“一片冰心”等,有的又很含蓄,意味深长,让人余味无穷,他自己也说:“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得令语尽思穷”。
王昌龄虽然写边塞诗,但是他自己实际上没去过边塞,或者说没在边塞工作生活过(事实上去没去过,据说现在还是有争论),而高适则是正儿八经地在边塞当官的,高适在边塞当的官还不小,他的边塞诗更多的反映了边塞军旅中上层管理和政策上的弊端,也反映真实具体的战斗场面,还有对士兵的同情等。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中很重要的一位,他最著名的边塞诗《燕歌行》是首七言,28句,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岑参是另一位非常重要的边塞诗人,当时的西北、西部、北部边疆,他都去任过军职,他的边塞诗作品很多,在描写边塞风光、战士英勇、战场悲壮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有强烈炽热的感情在其中。他的诗想象奇特,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摘选几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纷纷暮雪下辕门,分掣红旗冻不翻”。
王之涣作为边塞诗人,是没有去过边塞的,他现今留存的诗只有六首,质量却相当高,像《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感觉前两句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很有些相近的已经,一个无比雄浑开阔世界绘在眼前,感觉在苍凉、壮阔直中有了一些孤独和寂寞。他的另一首更有名《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的前两句我认为是古诗对仗中的极致之作,而后两句用一个很简单的自然常识,传递出无穷开阔的哲理,时至今日还被广泛引用。
崔颢考了进士后,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到了边塞,做节度使的参谋,他写了不少边塞诗。不过他最著名的还是那首吊古怀乡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有人评价为唐诗七言律诗中的第一名,足见其成就之高。
说起边塞诗,李白也写过边塞诗。
李白先后两次去过边塞,他对边塞的生活也不陌生,他的边塞诗中对边塞的风情、战争的残酷、战士的思乡之情和报国的豪放之情、家中守妇的幽怨之情等都有体现。比如他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的诗读来总是给人一种非常宏大时空的感觉,长安的夜晚,几万户人家的捣衣声,苍茫的玉门关,头顶上几万里的长风,这种背景开阔的一塌糊涂(我只会用这样简陋的词汇来赞美)。
但是李白的牛,绝不仅在于这种宏大氛围和场景的营造上。
先看看牛人的简历,李白少年时代接受了多方面的教育,除了知识之外,对他三观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他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也热衷功名,希望能“济苍生”“安社稷”,同时他也有浓厚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隐逸求仙。儒和道在李白身上的结合,形成了他功成身退的处世态度。他想要建功立业是发自内心价值观的,他想做一些大事、有价值的事,但是他又不屑于科举,于是他漫游天下,希望遇到对的人,识他的才。他也确实有才,在那个时代已经很有名望,于是后来也真的到了唐玄宗的身边,但是唐玄宗给他的事情主要是文学方面的舞文弄墨,他济世苍生的政治抱负没有施展的舞台,他接受不了,沉痛地离开了长安。
离开那个腐朽的政治圈子,他对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继续漫游,更热衷求仙访道,舒解胸中愤懑,不过他也没有忘记政治,他在诗歌中更大量地抒发更加深广的忧愤。安史之乱期间,他也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平乱过程中,他加入唐肃宗弟弟的永王集团,相当于站错了队,后来唐肃宗获胜,李白也被贬,后虽遇赦,但不久即逝世了。
总的来说李白的一生一直在努力寻求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又一直未能获得理想的舞台。或许,自私一点说,正是在那个时代给了李白这样一个中下层地主阶级底层知识分子如此的人生际遇,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那么多伟大的诗篇。
李白的创作期主要在开元和天宝年间,这是个唐朝发展到极盛,又由盛转到衰落的时期,所以因为盛世繁华,他有更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因为腐朽衰落,他不能得到想要的舞台,抱负无法施展。在这样的背景和情绪下,他的诗里大量的包含了对黑暗的抨击、对权贵的藐视、对压迫的反抗、对人民的同情、对腐朽的愤怒、对自由的追求。李白诗歌的浪漫也体现在这些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权贵和富贵的抨击和蔑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中。李白的浪漫虽然存在一丢丢受限于历史和阶级所带来的消极和局限,但是更多的是积极的、激昂的、振奋人心的。他作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积极地记录下了那段历史的繁荣、腐败、苦闷、伤痛、豪情和理想,他不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拥有不朽的地位,同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
享受一下诗仙激昂的浪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诗歌用清新、豪放,不拘格律,自然的语言,有时甚至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在广袤的思想空间和苍茫的宇宙世界中放飞自己的情感,以超脱现实的景象来展示他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思想情怀。他自己也说自己写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首先,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积极浪漫精神的新高峰。其次,李白以其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扫清了六朝华艳柔靡的诗风,完成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伟业。第三,李白通过学习乐府民歌与建安以来优秀诗人的艺术技巧,使古典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李白有很多迷弟,他最富盛名的“迷弟”杜甫称赞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确实很倾慕李白。
杜甫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杜审言在初唐时期挺有名的诗人,有一种说法王勃那闻名天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杜少府就是杜审言。杜甫家庭两个特点:一是“奉儒守官”,二是“立功立言”,这种家风对杜甫有很深的影响。
杜甫生涯的前半期,成长在盛唐盛世里,他坚持着为官从政,立功立言的思想,参加科举,谋取功名,政治上有很高的抱负,希望能够位列卿相,壮志满满,他对前途充满了乐观和自信。这期间他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在洛阳遇到了李白,那时杜甫已经在洛阳住了两年,他对洛阳感受到的勾心斗角很是厌恶。他们相遇时,正是李白从长安唐玄宗那里辞官出来,已经感受过官场黑暗的李白和对政治一展拳脚深有抱负的杜甫,相遇在洛阳。虽然两人对官场认识还不一样,但是他们对彼此的才华却已然是敬佩不已。尤其杜甫,李白那时已经名满天下,李白早已是他的偶像,当面见到之后,更是被李白反抗权贵、追求自由的豪情和飘然不群的诗才深深折服,李白也对这个初次见面年轻人的才华大为赏识。所谓名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识别诗才方面李白自然也是慧眼识珠的。
一顿酒之后,两人携手同游,中间有一段分离,次年两人再次相遇,再次同游,到第二次分别之后,两人一生再未相遇。分手的时候,两人互赠诗篇,此后在李白的诗里杜甫再未出现。在杜甫一生中,有十一首是写李白的诗。杜甫一生受李白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政治上反对杨国忠,反对开边,反对横征暴敛,在思想性格上,追求冲破封建束缚的影响,在写诗风格上,认识李白前,杜甫大部分是五言诗,而李白是一个七古名手,认识李白后,杜甫的七言诗大量增加,而且诗境也豁然开放了。
杜甫继续追求他的政治抱负,他仍然抱有很自负的心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无奈官场是黑暗的,他在诗里抨击李林甫权奸当道,但现实中他实则已是穷困潦倒。在当权者冷遇之下,杜甫也逐渐开始对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开始对社会危机的观察。他不仅对社会黑暗更多抨击,甚至儒术也产生了怀疑:“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他的思想正在经历着巨大的震荡。
在与李白分手的第十个年头,杜甫才在长安得到了一个小官,这十年的经历,杜甫的目光开始投向了社会底层的人民,这期间写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诗歌,都是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和社会问题的写实作品,杜甫在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了一大步。
杜甫得了个小官之后,返回妻子所在地去接他们,而此前他的小儿子已经被饿死了,再加上一路上所见所闻,他回到家就写了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一首五言诗,全诗500字,那时他的大半生已过,经世报国的抱负是无法实现了,反倒是看多了社会上政治黑暗腐败,战乱频频,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底层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这首诗被认为是杜甫整个思想转变和成熟的标志,他现实主义诗歌写实的特点在此全面形成,摘几句:“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沈饮聊自谴,放歌破愁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甫刚作了官,很不幸的,安史之乱来了。安史之乱前四年,杜甫基本都是跟着百姓一路流亡,有段时间被安史叛军困在长安,这期间写了著名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后来由于他官太小,没怎么被重视,他有机会逃出来去投靠了唐肃宗,作了一段时间的官,终究由于个性太过耿直,政治追求太过认真,没能在官场呆下去,似乎他更适合流民的身份。也正是因为一路跟流亡百姓在一起,虽然政治上他支持官府征讨叛军,但是在他见识到了官府征兵的残暴和百姓的疾苦后,著名的“三吏”“三别”由此诞生,把封建王朝、叛军、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反映得泣血逼真。《新安吏》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垂老别》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熟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这些诗里带有了更加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杜甫最后的十年主要漂泊在西南,才有了杜甫草堂。这期间虽然形式上更加的远离了政治中心,但是他报国之心从未停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那时的作品,他内心对入世济世的思想从未改变,他歌颂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杜甫一生从他的抱负来讲,是不得志的,基本没有什么施展的机会,他在世期间客观讲,当时社会的认知度也不是很高,他在中唐开始受关注,晚唐被重视,他的诗圣称谓是到了明代才有的。
杜甫的诗里真实地记录了唐朝社会的现实,直接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地态度和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疾苦,鲜明地揭露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他对生活、对理想、对抱负又始终热爱,一直是积极的入世态度,同时他也是一个深情的人,对妻子,对兄弟。
这样一个拥有饱满真挚的情感,积极坚韧的性格,不畏强权的立场,终其一生为心中盛世理想和人民百姓福祉奔走的人,不愧是诗圣。不愧是圣。
770年,杜甫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逝世。盛唐文学随之落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