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老师,我来交作业了

作者: 任乙木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23:24 被阅读0次

    任乙木的第48篇文字


    来到简书,已经有一个月有余,写一点总结性的文字,只为不忘初心。

    01

    非常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简书,然后,非常自然的加入了简书。

    作为一个内容发布平台,简书和其它平台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作者更接地气,更爱讲故事一些。

    这里的文字读起来特别有一种《读者》的感觉。那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杂志,我仅有的一点文学修养也是源于这本杂志。

    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里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也写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

    写作时的感觉如有神助,写完一看不堪入目,犹豫再三发表出来,惴惴不安的等着评价

    这里的朋友都很好心,表扬的声音居多。但是当我仔细翻阅其他人的作品的时,我开始怀疑,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

    所幸,我脸皮厚,坚持写到现在,尤其是最近,看着身边的人都在日更,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虽然不知道能更多久,但是跟着大部队走,不容易迷路

    今天,偶然间发现自己的作品进入了榜单。索性按图索骥查了查之前的记录,发现竟然有三篇。

    1.《西北偏北,我把兰州喝醉》,3.18

    2.《和爸妈一起跑步时,我在想什么》,3.23

    3.《做饭可不是一件小事情》,3.25

    着实让我高兴了一番,如同一个班级里吊车尾的学生,走狗屎运考进了前10名

    高兴是值得高兴,但真以为自己学习出众,那就有点蠢了。

    仔细想想,是我写的好吗?凡是点开榜单上的其他的作品,就能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的文字和多数作品有不小的差距。无论在层次上,篇幅上,结构上,语言上,深度上,这些作品像是范文,我的文字像是在班门弄斧。

    之所以能够进入榜单,其实还是仰仗了各位简友,以及《文海晨光》专题的助力。

    我有点儿像聊斋里的穷酸书生,误打误撞进入仙府,发现了《文海晨光》这个美丽新世界。可能是这个仙府太过美好,害得我沉醉其中,以至于连微信朋友圈都不怎么会光顾了。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很多人可以走的很远。如果没有找到这个专题,那么到目前为止的日更对我来说,是不太可能完成的。至于进榜单,那就更别提了。

    所以,没有一个人的胜利,只有更多人的成全。

    02

    如果以上内容让大家觉得我是一个过分谦虚的人(实际到自负),我还是讲一讲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好。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写的东西也没有人看,零零碎碎有一些留言(这些读者我也都一一关注了,现在经常一起互动)

    之后,我就有一些灰心了,毕竟自己花时间写的东西得不到任何反馈,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一丝波澜,有这功夫我干点什么不么?所以很自然的停更了一段时间,停了大概有一周。记得最初报名官方的日更活动,只坚持到第3天,就草草了事了。

    这一个礼拜多的时间,自己没有写东西,只是在默默的读其他作者的文字。

    逐渐的熟悉了简书的节奏和风格,也赶巧简书首页上给我推送了很多日更的文章,这个日更了多少天,那个日更了多少天。

    显然,我被这样的信息刺激了,决定要重回起跑线,暗下决心,这次可不能掉队

    以上的种种,可能是很多新用户目前遇到的困境。注册了简书,却没有创作的动机和欲望,在文字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

    所以,善意的提个醒:想要在大海里航行,必须要找一个灯塔,这个灯塔可以是一个作者,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专题。然后,去学习,去模仿,去跟随,不停的写,不断的尝试。

    哎,我又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而且,还跑题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在简书上坚持更文?主要目的就一个: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作为一个工科生,我是有一颗文艺的心滴。如果称我为文艺青年,我一定觉得你是在赞美我。

    在这样目的的驱使下,学习和模仿他人作品和语言,然后融合自我的风格,输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悟,然后得到大家的反馈 。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就构成了。

    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蒙着头写,没有方法,没有反馈,那么文字练习这种本身就反人类天性的事情,最终会让我们的愿望被枯燥杀死。

    再完美的音质,如果没有回声,都会黯然失色。

    03

    到目前为止,我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写作的方式,包括写作的时间,写作的内容,写作的字数。

    我在寻找,寻找一个最完美的入水姿势。

    早先,我是在写morning diary的时候更新文字的。一般会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写大概1000字左右的东西。

    可是,早上我还有学术上的事要做,写文挤占了很多有效的时间。后来就改到了晚上,跑步结束之后写,一般是9:00开始 ,会写到10点或10:30。

    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时间段我的注意力并不能高度的集中,写东西总是断断续续,写作效果不好

    偶然的机会,我用语言输入的方式在跑步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简单的想法,效果不错,后边就扩展到大段文字。跑步一小时相当于写作一小时,语音输入又很迅速(这也是我写《给简书添加一个AI朗读功能如何?》的部分原因)。

    而且,这样做还有额外的功效,因为边写作边跑步,其实,你的思维关注点一直是文字,而忽视了身体,所以原先觉得跑步枯燥,现在竟然觉得跑的时间有点短。这算是日更带给我的一个额外的惊喜。

    所谓,无心栽柳,大抵如此。

    当然,这个方法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不过,如果大家没有试过的,可以尝试一下。

    拥抱新鲜事物,才能证明一个人心态没有老去。

    跑步结束之后,文章的主体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回来再修修补补一下,一天的更文就可以发布了。这篇文字就是这样写成的

    日更,还能带给我什么?

    我想,如果没有文字输出的话,我们所吸收的知识和激发的灵感都是相当碎片化的,如果不去有效的组织这些“碎片”,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忘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这些东西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来。

    输出文字能让我们把这些知识、这些情绪、这些思考重新整合消化。每一篇文字都会把一些知识节点融合在一起

    那么,长时间的记录便会让所谓的复利效应开始显现,至于这些复利效应产生的收益,我自己也没搞清楚如何利用,但是,我知道它有用。

    其次,日更会倒逼你吸收更多的知识。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提炼知识的方法。

    在日更到某一时阶段,我们都要重新审视这些。我们会面临过去的知识和灵感消耗殆尽,过去的方法变得迟钝、没有效率。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调整,去发现新的知识以及方法。往大了说,就叫供给侧改革,或者消费拉动内需。

    最后,这个日更还有另一个妙处,就是能发现你到底适合写什么,哪些品类是你能把握的,哪些是你力图写好,或者以为自己能写好的,然而恰恰相反的。

    当然,我们可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但是,改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上这些文字足够啰嗦,不过也是我想说的。希望能给看到的小白们一些提示,同时,也向经常互动的诸位表示感谢。

    简书是个宝库,它既能容庙堂之高,又可含江湖之远。大家一同努力,我们宝藏处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老师,我来交作业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nh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