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作者: 严观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2:17 被阅读169次
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 衡臣,号 砚斋, 安徽 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 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 礼部尚书、 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 军机大臣等职。 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张廷玉死后谥号“ 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 太庙的 汉臣。

康熙年间,张廷玉29岁的时候,高中进士,成为翰林。33岁的时候,被康熙看中,成为康熙贴身秘书。45岁的时候,成为副部级的礼部侍郎。

雍正即位之后,认为张廷玉“气度端凝,应对明晰”,于是张廷玉迅速高升为礼部尚书。此后,张廷玉和雍正君臣相得十三年,犹如好基友,一天都不能分离,一旦分离,就朝思暮想。

后来,雍正还立下遗嘱,说张廷玉身后配享太庙。这可谓是清朝汉人官员最高的政治待遇了,也是清朝唯一享此待遇的汉人。

乾隆等级,对张廷玉很尊敬,称他为“先生”,即将张廷玉尊为老师。并且,乾隆将张廷玉封为三等伯爵,开了清朝文臣封伯的先例。乾隆外出潇洒,会留张廷玉和鄂尔泰坐镇京师,处理政务。

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享太庙的汉族大臣。他祖籍安徽桐城人,桐城历来是安徽文化重地。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和陈廷敬都在内阁,关系较好,算起来,陈廷敬是张廷玉的叔辈。两位汉臣一前一后,放佛是命中的注定,时代的交接。

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进上书房,第一是因为他才思敏捷,康熙只要说出意思,张廷玉就能理解下笔写文章,包括草拟圣旨;第二是他是张英之子,康熙想扶持一个汉臣代表,所以张廷玉甚得康熙器重。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很多大臣选择站队,连上书房同僚佟国维和马奇都未能独善其身,只有张廷玉,始终站在康熙的立场上。所以他也得到了康熙很好的保护。

雍正在位13年,相比于康熙的61年,雍正身边可用的人才确实无法和他阿玛相比,但是张廷玉是雍正时期的瑰宝,雍正继位后,张廷玉为上书房大臣,后来兼任军机处大臣,可直接处理军政。

雍正继位之初,张廷玉兼任礼部尚书,并且为太傅,可以直接教育皇子。雍正临终前,张廷玉为托孤重臣之一,雍正曾多次重赏张廷玉,据记载,清代所有大臣所受赏赐的黄金白银,没有一个有张廷玉的多。所以张廷玉虽然为官清廉,家境还算殷实。

如果说康熙把张廷玉看作良佐名士,那雍正就是把张廷玉看作肱骨之臣,雍正虽然勤政,但是他在位期间事物繁多,很倚重张廷玉,大多数政事都是张廷玉拟好处理方案,待雍正审批的。有句话叫:"军令出王府,政令过张相",就是收,雍正朝前期的所有军令基本上都是怡亲王允祥先安排,而政令都是张廷玉先过目的。

有几日,张廷玉生病,雍正不堪案牍之苦,雍正说:"我的肱骨不太舒服",于是满朝文武百官,都来上请按奏折,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张廷玉病了,雍正把他比作自己的胳膊和大腿了,雍正本身并未生病。

张廷玉兢兢业业,鞍前马后为雍正,他在主持编撰《圣祖实录》的时候,删除了很多对当时的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不利的言辞。雍正不太看重科甲出身的官员,他的得力干将,李卫、田文镜、鄂尔泰都不是科举出身。但是雍正对张廷玉很例外。多次当着众人的面,说:衡臣(张廷玉的字)配享太庙。

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雍正12年(公历 1734 年 )农历甲寅年春,张廷玉通过御赐或是私觅得到了这件宋瓷,很是喜欢,于是亲用行书体在瓷器底部刻下“雍正甲寅年春藏”,用草书体刻下自己的名字“张廷玉”。这是元明清宫廷廷臣收藏瓷器罕见的一个重要物证。

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在古代,皇帝是最大的收藏家,收藏曾是皇族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所热衷的一种活动。

汉代建立“天禄”、“石渠”、“兰台”,实际是皇家的三大图书文物馆。古代的武库也是储藏文物的地方。宋代是我国文物收藏和研究的一个高峰,宋皇室收藏的古器物达万件以上,并有专门的建筑存放收藏品。北宋宣宗之后,宫廷收藏由于帝王恩赐或群臣内侍营私偷窃,使不少藏品流散于士大夫和商贾手中。

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也出了不少著名的收藏家,如欧阳修、赵明诚、米芾等都是名重一时的收藏家。欧阳修收藏历代石刻拓本;赵明诚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夫妇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研究,其所藏商周彝器及汉唐石刻拓本等共2000多件;妙于翰墨的书法家米芾自然不必说,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竭力求取,并多蓄奇石,为中国藏石之鼻祖。

金、元、明时期,文物的收藏和研究没有间断,但文物收藏和研究的水平不及宋代。金章宗好藏古物,他收藏的字画都有“明昌御府中秘之珍”的印章。收藏者中,元代大长公主收藏颇丰,其中不少是宋朝内府珍物。元代画家倪瓒所居“清秘阁”,古鼎法书、名琴奇画罗列其中,并著有《清秘阁集》。

公元1369年,明太祖在南京鸡鸣山南建功臣庙,陈列文武功臣的画像或塑像。《太常寺志》称之为“功臣庙画廊”。明代的宣宗、神宗也都重视文物收藏。私人收藏则以严嵩、严世蕃父子最为著名。

清代,无论是收藏还是对藏品研究,均超过前代,成为中国收藏发展史中一个重要时期。清初,文物多集于内府。清高宗搜求最力,历代珍品无不囊括,包括各种古代铜器、卷轴书画、宝石玉器、缂丝、拓本等,不胜枚举,成为帝王中古代文物的集大成者。乾隆帝也是一位收藏里手,他酷爱书画瓷器青铜器,并嗜玉成癖。

不仅皇室收藏甚巨,民间收藏也很兴盛。从贵族官僚到殷实富户,都以收藏古物为时尚。乾嘉朴学的发展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更盛,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和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物著述。当时比较著名的收藏家有:周亮工、顾炎武、马思赞、张若筠、吴慰光、倪模、黄丕烈、张廷济、瞿中溶、学者叶志诜、刘喜海等等。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初,此等古物,惟集于内府,则有《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等官书,自阮元、吴荣光以封疆大吏,嗜古而力足以副之,于是收藏浸富,遂有著录。阮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有《筠清馆金石文字》,研究金文之端开矣。道咸以后日益盛,名家有刘喜海、吴式芬、陈介祺、王懿荣、潘祖荫、吴大澄、罗振玉。式芬有《古录金文》,祖荫有《攀古楼彝器款识》,大澄有《斋集古录》,皆称精博;“其所考证,多一时师友互相赏析所得,非必著者一人私言也”。

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这件宋瓷名为“南宋龙泉官釉八方青釉葵口洗”,为南宋龙泉窑依照北宋汴京官窑工艺专为南宋朝廷烧造的贡御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军机大臣张廷玉收藏的一件宋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m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