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作者: 道形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22:04 被阅读12次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时空对话]

本章实际上是接着77章说的,就是说统治者如果继续施行“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治国之道,苛捐杂税过于繁重的话,就一定会和老百姓接下怨恨,怨恨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化解了。

如果已经和老百姓结下了怨恨,单纯地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只有统治者行善积德,以德治国才可以化解怨恨,才是最妥善的处理方法,并且可以避免大的恩怨的产生。具体做法就是要像得道的圣人那样,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意思是要求统治者减免税赋),而不要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刻薄,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老子的目的是,提示统治者不可蓄怨于民,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迫害百姓,都会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

劝告统治者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这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因为“天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统治者和老百姓在天道面前是平等的。

相关文章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 ...

  • 初识《老子》第79章

    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

  • 2018-02-17

    【读经悟道】慎始善终,因果之道---《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2017-03-19 20:55 · 字数 994 · ...

  • 百字瞻瞻7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 . 第七十九章》 饮食香甜,服饰美好,...

  • 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 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ly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