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时空对话]
这一章的分歧最大,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经常讲退守、柔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手法。他对待起来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气,是敢于动刀杀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来吓唬人没有用,所以才说出一句真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有些人为了掩盖老子敌视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说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对于当时严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自己的批评与抗议。
我认为,老子一直提倡“无为而治”,可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统治者和老百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时候就会出现流血和死亡的冲突,面对这种极端的情况,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老子认为,老百姓一旦到了连死都不怕的地步,再用死吓唬他们就没有什么用了。到了这种地步,统治者往往采取的是大开杀戒,企图以此来震慑老百姓,让老百姓害怕,于是统治者就对于他们认为是为非作歹的人,抓来杀掉,杀一儆百,看看谁还敢为非作歹?
老子不赞成统治者大开杀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1、常有司杀者杀。(上天有专管人的生死的规律,杀人的任务是上天的事情。)
2、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如果统治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上天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说有的人不守规矩,违背天道,胡作非为,是自己在作死,用不着统治者动手,老天自然就消灭他了。
如果统治者不问青红皂白,或者说统治者就不应该干越权的事情去杀人,这样随便杀人对统治者自己也会有伤害。
可见老子还是在规劝统治者不要随便杀人,要无为而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