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君两次嘉定之游,影响颇大,先生举例征之:其一,孙致弥参与编篡《佩文韵府》,“《四 下 四 榰》韵,增,‘画史迟’下,引程嘉燧《送老生溽画史迟》句,检此句在《耦耕堂存稿诗》中其题为《正月同李茂初沈彥深郊游,次茂初韵》,核其内容亦是与河东君有关之作。夫松坪(即致弥)为主纂佩文韵府之人,松圆《絚云诗》及郊游诗之增入,尤足证孙氏于河东君之来游嘉定,其珍闻逸事夙所留意”。就是孙致弥编篡字韵辞典,引用程氏有关河东君之诗句,来例证声韵;其二,百五十年后,“钱肇鳌所著《质直谈耳》一书,颇不解钝夫(即钱肇鳌)于河东君游嘉定百五十年,何以尚能传述其轶事如与徐三公子宋辕文等之关系,猥琐详悉,一至若此。”以倡优入辞典,百年后人们犹津津乐道其细节,足可证明河东君之行,影响巨大。而参与此事之四先生,更是以为此行足以名留青史,故而在河东君离开嘉定之后,念念不忘。于是以所居地之著名风景点改河东君在县城经过之桥,之巷者,以为纪念。若径直改桥、巷名为柳氏者,当为时人所鄙视也,文人狡狯,于此可见。征是之故,孙致弥诗中注中,“宝莲桥”改名“天香桥”之“薖园丛桂”,就是张崇儒南翔镇之薖园,非是城中有薖园也。
先生顺手笺释孙父参与保护陈子龙子事情。孙致弥祖孙元化为登莱巡抚,主张用辽东人对付满洲人,于是引用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后来辽东人降清,皆成为大僚—此类人成为大僚,先生以为是孔、耿辈善用红衣大炮,且以为大炮在明清之战中意义深远,元化子和斗入清不仕,然而大僚受其父之恩,必有回报。于是和斗利用这个关系,庇护卧子之子不死也。
年轻读《红楼梦》,常常厌恶与曹公之物件、风景、乃至于挂饰之描写,以为琐碎。今读先生之笺释,每在紧要关头,叙述他事,颇有思维为之一顿之叹。然无一笔闲书,皆是伏笔千里,藏灰埋线也。此处之孙和斗保护卧子之子,先生亦谈及宋征舆参与此事,后文有叙,颇为此人叹息。
张鸿磐宅。先生笺释张家宅有三处,其一为嘉隐园,其传承为张任-张廉-张景韶-张凝元,在鹤槎山北;其二为张氏园,传承为张恒-张士悫,县城南门外西南;其三为枸杞园,为张任从孙张鸿磐筑。先生笺释此处,是根据《嘉定县志》,在先生看来,此类书籍唾手可得,故而不对人物关系进行解释。某不得不检网文《县志》,方才得之张氏四代之关系。某在《知乎》吐槽此类事情,因为读钱钟书先生的文字,也有这种情况。网友言及是作者有意提高阅读门槛,故意设置障碍。原来,此类书籍非专业人士不可读也。下一个名流李流芳之宅,也是这个情况。感谢《道客巴巴》之分享,虽然有时候不全,也是小邑读书者之福音。感谢互联网,虽然有时候找到读不到,至少让我明白了去哪里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