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来的巧,致命的拙

作者: 安安然Ananran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22:45 被阅读0次

捷径,走过去才发现是弯路。

                                      ——安安心语

记得高中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一组漫画。

人们背着硕大的十字架

画中有一群人背着一个超过自己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埋头赶路。他们走的好辛苦,汗珠顺着脸颊不停滴落在地。有一个人开始动脑筋了,他趁大伙儿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末端锯下一截。哈,明显轻松多了。很快这个聪明人就走到队伍的前面。

人呀,一旦在某方面尝到甜头,就会一次次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思。这个聪明人就是,当他发现锯掉一截很轻松的时候,没走几步就又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掉了一截。这样背起来轻松还能跑快,别提多爽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聪明人锯短十字架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这些被看似拖累人的十字架,瞬间化成了通向彼岸的桥梁。那么多笨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的走到深谷那边。而那个投机取巧的聪明人,却因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被永远留在原地……

“笨人”如愿以到达谷的对岸

生活中,扪心自问,我们可有生出偷巧的心?昨晚小雨打来电话,说是高二课已全部结束,接下来要进行第一轮的复习,她问我直接刷套卷是不是更快?不想一点一点分类专项训练。我问她比如函数这一项,随便抽一道题你能解出来吗?她说不确定。我又问她就函数这一块90%的你能解出来吗?她回答依旧不确定。既如此凭什么刷套卷?小雨又问我来得及吗?我告诉她,梦想不是一日看近长安花,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你只有把各个专项熟练掌握才有能力去刷综合性的套卷,不怕慢,就怕站。

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锯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因为它无法链接梦想的两岸。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蒋坤元老师的文章,颇受益。蒋老师的文素朴、透彻,文字简练而通俗,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铺垫。其文贴近生活,观点犀利,常以一个微小的点映衬生活中大哲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更不可能借鉴任何。而制造这种写作能力的过程往往是枯燥的,其背后肯定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和坚持。

还有七彩年轮的《盗墓迷影》,总共47篇。我目前看到第11篇。想说的是文中个性化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心里,还有墓中尸怪的的刻画,用惟妙惟俏比喻都嫌逊色。这样的功底恐怕不是多看一两本书或者几个电视剧就能信手拈来吧?

最近简书改革,多少人不堪钻贝失利,纷纷逃脱。而我也因互动评论全程复制粘贴而情绪低落,日更不再那么热烈。有时甚至胡乱凑几句骗系统一个回复,今日日更第N天。还真是可笑,有意思吗?耍这点小聪明?还振振有词劝说小雨!

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自作聪明的手一次次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冲在最前面的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宣布新纪录的诞生。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总是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某处,等着在绕不开时给我们以狠狠的打击。

都说写作的门槛很低,只要你会写字就能写文,但是真正堪称作家的寥寥,简书创作者数万,坚持日更着又有几人?坚持用心深耕的又有几人?

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欲望本能动作。这又何尝不是给我的人生镜鉴。外界因素,沟坎的干扰就是那沉重的十字架,短不得,缺不了!那残缺的十字架,诅咒地投影于你、我、他的生活——餐桌有之,马路上有之、简书里有之,工作中有之……

捷径,永远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这是我告诉小雨的话,也是说给自己的话。

偷来的巧,致命的拙

相关文章

  • 偷来的巧,致命的拙

    捷径,走过去才发现是弯路。 ——安安心语 记得高中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材料...

  • 浅谈捷径

    捷径,其实都是最远的弯路。 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今天读到一篇张丽钧老师的文章《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很有意思。 张老师曾给高三的孩子布置过一个材料作文题目。材料是一...

  • 大巧若拙

    正如曾国藩先生之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拙”与“巧”看似对立,实则共生。天下之至巧,往往实乃天下至拙之法...

  • 拙――巧

    论拙,大多都以愚笨作答,但却不知拙中有巧的存在。 在尔虞我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无法见得真心,相互算...

  • 《黄帝阴符经》第五篇:一双筷子毁灭了一个王朝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性,为天性,天性可分巧拙,但是这里的巧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

  • 巧与拙

    中午饭桌上有年长的朋友提起生活的运筹学,言及他每一个细节比如吃饭穿衣、整理家居、上班路线等都必经严密的流程考究,...

  • 巧拙互用

    清.秦祖永在《绘事津梁》云: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 清.秦祖永182...

  • 巧与拙

    一场考试 一次评阅 两颗七窍玲珑心 是认真?是执着? 是在乎?是偏颇? 惊叹自己 一把年纪 竟然如此笨拙 不曾想到...

  • 篆刻讲堂三十一章法十六巧拙法

    篆刻讲堂三十一章法十六巧拙法 巧拙是篆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践操作时应该掌握的重要原则。所谓巧,是于规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偷来的巧,致命的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fw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