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山乐水朝花夕拾闲来读文
【芳文小屋:教师节征文大赛】岁月不老,师德弥香

【芳文小屋:教师节征文大赛】岁月不老,师德弥香

作者: 琴雪_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22:01 被阅读0次

1.

1983年我上初中一年级。我班的班主任叫刘玉奇,是一位退休返聘的干瘦的老人。他堪称我那时身边的师德典范。

开学季第一天,那时我们晚上是上夜灯的。初见惊艳,晚上他来了。刘老师瘦小的身体里却令人惊奇的装着对教育的无穷的执著力,头发花白,永远穿着他的灰白的中山装,踢死牛的布口鞋,前进帽,骑着的是除了铃铛不响全车都响的破“千里驹”自行车。

他到教室就蹲在教室里使劲地打着汽灯,然后颤微微地站到桌子上,踮起脚尖,努力滴把瘦小的身体往上提,细麻杆似的腿如风中的弱柳扶风,布满松树皮似的手哆嗦着,挂上咝咝响的汽灯,教室里便亮起来。

晚自习后,夜晚来得安静,到全校都暗下来,只有刘老师伏案改作业时,我们早已踡缩在宿舍里的大通铺里安静地睡着。

2.

刘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热爱读书 。他常对我们说:“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读尽这样的书的老师便灵透,洞悉世事皆学问。”

我们对此受益匪浅,那时我们就逐渐培养起热爱读书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培养成品性。如果说现在我能有所成就,有些灵性,都是他影响下读了很多好书带来的。

3.

他总是用独特的欣赏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些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有一堂写作课给我们说:“欣赏,就是用你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去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独特的韵味,这种感受决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哪怕是再普通的东西,你也要读出新意,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这就是题目所给我们的隐性要求。

刘老师拿起他的紫砂壶品口茶,继续云淡风轻地讲解说:“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比如静听鸟鸣、闲观落日,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熔炼出的生命品格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等。”

老师的写作课是我的最爱,现在我的写作观察与写作技能就是他这样教育出来的。

4.

刘老师虽经历沧桑,是花甲老人,但仍怀赤子之心。

他给我们讲授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课文时动情地讲:“应达到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他环视了一下我们继续侃侃而谈:“第一重境界表明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看到皇帝赤身裸体参加大典游行时喊出“直”话一样,是直白的表露。而第二重境界表明随着年龄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是单纯的水,第三重境界表明人虽经历沧桑,仍怀赤子之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这是返老还童之正直。”

刘老师何尝不是一位返老还童的“老小孩”,从此以后刘老师被我们戏称为“老小孩”,他也就为我们这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

5.

这“老小孩”总会带来生活的快乐,快乐的花也就总是在我们身旁灿然开放。

我调皮捣蛋晚上闹得欢,上课总是催人困,我正睡得香,斜躺在教室的后排,与同学小新对卧.

我们的教室是红砖砖红瓦的大教室,教室里是条桌长凳.地面是光滑的水泥地面,躺在上边凉爽得很.猛然头上一热,我条件反射地惊跳起来.

那刘老师用长长的教杆磕在我的头上.他瘦小的身材哆嗦着,瞪着恨铁不成钢的深陷的眼窝笑问::“梦到周公,给你什么好吃的呢?嘴里那么长的口水。”我呆呆地站着,一声不敢吭。

他后来布置让我们写字,他盘腿坐在前面他的讲桌上,不知过了过久,他拿着的那令人害怕的教杆从手里滑落但地上,他却头如鸡啄米般地打瞌睡。

文德是他家的本家侄,看他睡得甜,猫着腰蹑手蹑脚地走进。往他光着的脚上伸手拔去,拔起他的大脚趾上长着的一撮长长的毛。

刘老师疼得叫起来,抓住文德的头发,用教杆嗑了一下,骂着:“你这个坏小子,给我抄课文三遍。”

我们捂着嘴却不敢笑出声来。

6.

他就是这样给人带来快乐,自己也潇洒快乐的人。

他发表作品中说:“潇洒不是外表的奇装异服,而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现。潇洒是诸葛亮空城退敌的自信,是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淡泊,是李白散发弄扁舟的逍遥,是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潇洒来自于对生命对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是对事物的执而不泥......快乐如清风,吹走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乌云;快乐如美酒,酝酿得越久味道越醇香;快乐如小溪,只有流入大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快乐如饮料,一经打开便冒出诱人的沁凉.....”

这文张贴在学校报栏里,我们多次阅读,耳濡目染,我少年时潇洒快乐的底色,就是那时形成的。我后来才感悟到刘老师的潇洒,不是外表的奇装异服,而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现。

当时我不解他为何那么潇洒快乐,于是就去问他。刘老师在花园旁给我们解惑说:“潇洒来自于对生命对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是对事物的执而不泥......快乐如清风,吹走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乌云;快乐如美酒,酝酿得越久味道越醇香;快乐如小溪,只有流入大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快乐如饮料,一经打开便冒出诱人的沁凉......”

现在刘老师的话犹在耳,我对生活的潇洒快乐的态度,也是刘老师在初中给我打下的底色。

7.

我记得刘老师在我初中时的一次教师节庆祝会上讲:”我们教师不苦,至少我们心中还有梦想。敢问我们教师的梦想的路在何方?路在我们教师脚下……”

我怀着感动的心情永久怀念着我的班主任刘玉奇,他就是我那时的身边教师的典范。

谨以此文在教师节献给所有如刘老师一样的教师们,祝教师节日快乐!

芳文小屋主题征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文小屋:教师节征文大赛】岁月不老,师德弥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jh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