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道是虚空无形的,但是它能够起到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深远博大的好像是万物的宗祖。它消磨掉自己的锐气,解除掉自己的纠纷,调和自己的光芒,把自己视作如灰尘一般的渺小存在,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但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前文已经提到,道并非高深莫测的存在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上,而是无所不在。道无相无形,“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但却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此乃道的神奇与魅力所在。真正伟大的事物恰是最为平凡的;真正高贵的事物恰是最为卑微的。换句话说,平凡与卑微正是伟大与高贵最高层次上的体现。由道观人,做人的道理亦应是如此。“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述的道理与之实则是一致的。然而, 如今的人又有多少能做到这一点呢。犀利些说,现世中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仗着自己对学问的一知半解便自命不凡;仗着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社会地位便对他人颐指气使。社会上种种所谓“大师”的出现不恰恰是这一点最为生动的体现么。有了一点成就便认为天下人皆不如他;有了一点地位便认为天下人皆应臣服其脚下。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极度危险的。常言道枪打出头鸟,这话说的不无道理。过分的炫耀、张扬必然会招致祸患的到来。倘若在加上一颗桀骜不驯的心,这后果着实是不堪设想。如道般,学会平凡与谦卑,恰是迈向高贵与伟大的必由之路。
传说老子的师父在临终前命老子今后以水为师,继而悟道。不错,道与水的本质是接近的。看似有形,实则无形。与天地万物皆可和谐共生。从不曾炫耀什么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老子曾讲:“上善若水”。至善与道一样,犹如水。这便将平凡与谦卑的做法具体化,形象化。水滋养万物,予万物以生命,是为伟大;但水可处世间任何低贱之处,可润世间任何肮脏之物,是为平凡。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大道大德的充分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平凡与谦卑也可理解为甘于奉献而不过多的在意索取。甘于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奉献,而不过多的在意对名利、对地位、对荣华富贵的索取。
无论外物他人对道的态度如何,道始终就是这样的亲切与和蔼。存于万物之间,不矜不伐,其功自彰;无欲无求,其名自显。以道为师,修道之人与他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也理应如此。将自己变得平凡,以谦卑的心融入社会,往往比所谓的自命不凡更为智慧。倘若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与社会格格不入,换得的尽是他人的厌弃与不解。试问,这样做于人于己又有什么益处可言呢?这修的又是什么道呢?
本章与道德经开篇一样,讲的均是关于道的最为本质、最为普遍的特点和规律。故而是较为宏大的道理。宏大的道理背后,是先人智慧的精华。面对这些宝藏,后人在学习之时必应保持敬畏之心,谦卑之意。对于所讲所述细加揣摩,含英咀华。收敛锋芒,并不是怯懦畏惧,而是历经岁月沉淀之后的心得彻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