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帕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巾”,那时主要是用来束发。这种小块方巾,应是我国最早的手帕的雏形。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演变,到东汉时期,手帕逐渐从“巾”中独立出来,成为随身携带的具有揩汗拭泪功能的物品。我们都很熟悉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就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此处的手巾,显然就是日常随身所佩的用于擦眼泪的手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也有类似记载:
“谢(谢尚)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殷浩)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据文献考证,“手帕”的名称最早起源于唐朝。初唐王建《宫词》中有“缏(pián)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之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135/54d7571c20206f7e.jpg)
两宋时期,刺绣艺术日趋繁荣。不仅大量出现的专业绣工专注于描龙绣凤,绣出各种花色繁复的精美图案,即便是普通少女,也乐意在小小的绣花针上倾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用五彩缤纷的丝线在手帕上精描细绣,表情达意,使得素色手帕,亦是斑斓可观。
明清之际,手帕的花色品种及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质料考究,而且以缬(xié)染、绣花、贴金等方式呈现精美纹样,还缀有各色流苏和玉饰。小小的手帕,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2
在古代,对于女子来说,手帕是和簪钗、耳环、戒指、手镯、香囊一样的闺中良伴。因为是随身携带之物,揩面拭汗,用了洗,洗了又用,须臾不离,于是日久生情,“帕如其人,见帕如见人”。手帕是特别贴心而温暖的东西。古代女子结拜金兰姐妹,也称“手帕交”,指的就是女子之间体己而温暖的交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135/e5cfb9bbe4616855.jpg)
手帕在古时还有“尺素”“鲛绡”之别称,是爱人之间书信的代称。”如宋人秦观《踏莎行》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这两个词语可谓意味深浓,比手帕、书信更堪回味。
手帕是古代男女传情之物。轻透的罗衫,纤细的手指,勾着一方帕子,成为东方古典美学的经典意象。香帕在纤纤玉指间自由缠绕,与身体达成巧妙的和谐的统一,获得肌肤柔和的品质,浸染了心灵的意象,成为男女之间情感传递的有形信物。
手帕比首饰更具有柔性,更能表达女儿家不能言说的细密心思。古代女子送给心上人的礼物,往往是自己亲手绣成的一方手帕。帕上绣着并蒂莲,如意结,一角绣上自己或心上人的名字,再缝缀上双玉连环。睹物思人,自己内心的柔情蜜意,深情款款就被这一方绣帕承载了去。既有含蓄之美,又在不经意间展示了自己的女红水平。宋人朱敦儒有一首《浣溪沙》:
“才子佳人相见难。舞收歌罢又更阑,密将春恨系幽欢。 结予同心香佩带。帕儿双字玉连环。酒醒灯暗忍重看。”
明人冯梦龙的《素帕》诗,对此描写更为直接:“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 “丝”与“思”同音,语带双关,情深意浓,意味深长。
3
古代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工”为女子之“四德”。女子鲜妆帕服,举止温婉动人,笑不露齿,行不动裙,是符合传统女子的要求的。而手帕(也称执手)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以帕掩口遮面,掩饰自己的心理活动,鲜活地勾画出传统华夏女子的内敛品质。
说到手帕,使人不能不想起《红楼梦》。如果细心,你可以发现87版《红楼梦》中,手帕出现的次数极多。每个女孩儿,不管是小姐还是丫头,或者是夫人太太,手帕是随身必带之物。
小小一方手帕,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故事情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静日玉生香”那一回中,一条帕子随着黛玉来回躲闪,辗转腾挪,表现了宝黛的天真无邪,俏皮可爱;“呆雁,飞了,飞了……”,黛玉把帕子甩在正呆看宝钗的宝玉的脸上,细致地刻画了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更使人难忘的是黛玉的《题帕三绝》和临终时的焚帕焚稿。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7135/2a5f23d463af5fb8.jpg)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其一)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其二)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其三)
旧帕红粉,心肝佳人。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直接向宝玉吐露心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忧心,是两人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自此之后,他们的感情开始稳定下来,几乎没再有像以前那样发生争吵。
黛玉临终万念俱灰,焚帕焚稿,把悲剧推向了高潮,这一情节极是动人心怀,令人唏嘘。
“此帕原是他随身带,曾为我揩过多少旧泪痕,谁知道诗帕未变人心变,可叹我真心换得个假心人,早知人情比纸薄,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
在黛玉所有的物件中,她用的最多,用情最深的就是这一方素色手帕了。手帕成了维系宝黛感情的重要纽带,也是他们感情发展的重要见证。
4
古代社会,手帕从日常的实用之物,渐渐演变成了人们寄托相思、友爱之情的物件,也衍生出了意蕴丰富,色彩斑斓的手帕文化。
手帕伴随闺阁女子,长时间地被隐匿在封闭的空间里,与光照与外界隔绝。这一块小小的方巾,曾在几千年喑默无声的女性世界里,传递了多少情感,浸透了多少泪水,见证了多少人间悲欢。
贞顺自守、寂寞无声的时光里,尺素鲛绡承载了古代女性蕴籍绵长的相思和离愁,还有那一程又一程山高水长的等待……
【目录】最后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童年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