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明朝谋臣中的典范朱升02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21:45 被阅读0次

    话说朱元璋请来的“诸葛先生”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的确为朱元璋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大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这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兵降方国珍,天下大局已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建国号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

    朱升这时所处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称赞他"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

    而且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居功至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朱升,就没有朱元璋的今天。所以,当朱元璋打下江山,朱升仍然深受朱元璋器重。

    朱元璋出身贫寒之家,为历代皇帝中之少见。他17岁时,父母兄长相继死去,穷得无法下葬,是邻人刘继祖让出一片地给他才得以安葬。

    他自己贫无所依,只好去当和尚混口饭吃;当和尚也填不饱肚皮,他又外出云游乞食,途中患病,几乎丧命。因此,当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时,他特别珍惜这个位置。

    为了巩固他花费十五年夺得的帝位,并鉴于前朝政治废弛的教训,即位后不到三个月,开始着手整顿纲常法纪,其中包括对后宫的治理。

    鉴于历史上后妃干预朝政的教训,他决定严整内宫,防止后妃过问政治的现象出现,他命令翰林学士朱升负责编撰《女诫》。

    朱元璋当年打天下时,朱升给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朱元璋请朱升辅佐自己制定礼仪规戒制度。

    为使朱升明确自己的意图,朱元璋特地训示他道:"治理天下的人,首先必须正家。正家之道,必须从严格规定夫妇之间的关系做起。后妃虽然身为国母,但是决不能让她们干预政事。至于后宫中的嫔嫱之类,让她们尽到本职,侍候梳洗就足够了。她们如过分受宠就会傲慢骄横,不守本分,以致造成君臣上下等级关系的混乱。纵观历代的后宫,凡有后妃嫔嫱施政的,很少不导致祸患的。只有明主才能防患于未然,庸主昏君则大都为其蒙蔽。你们要体会我的心意,编撰后妃足以为法的《女诫》,辑录古代贤惠后妃的事例,使后世子孙读了,懂得他们应该坚持维护的纲纪。"

    朱升对朱元璋的旨意不敢怠慢,随即组织一批儒生,认真编好《女诫》,呈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把它赐给后宫,作为后妃嫔嫱们的必读书。

    朱元璋还命令工部特制一种红牌,上面刻上他劝戒后妃的语录,同时,他又拟令了规章条例,自后妃以下至各级女官,凡是需要的各种费用、物品、金钱,都必须通过尚官局为中介,由尚官局派太监奏明天子,然后由有关部门供给;自己擅自赴宫外有关部门领取者,以死罪论处。如凭借私人信函出外,同样判为死罪。

    宫嫔以下患病者,医生不准入宫,要按病症取药。在朱元璋这种严格苛刻的管束之下,后宫果然清静整肃,整个明朝也极少有后妃干预朝政的现象。

    《明史》记载:“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之礼。寻命与诸儒修《女诫》,采古贤后妃事可法者编上之。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逾年,请老归,卒年七十二。升自幼力学,至老不倦。尤邃经学。所作诸经旁注,辞约义精。学者称枫林先生。子同官礼部侍郎,坐事死。”

    《明史》还有记载,“明兴仪礼、作乐、国史、女诫、征伐之仪,皆升为之。”

    朱元璋曾有七言两句御联,是写给朱升的:“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

    毛泽东赞朱升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清||明朝谋臣中的典范朱升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eg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