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八)——再读陈寅恪《柳传》一一〇、20

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八)——再读陈寅恪《柳传》一一〇、2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08-15 05:22 被阅读0次

       河东君此期之第四个问题,就是张溥访徐佛不遇,见河东君之问题。先生曰“崇祯九年丙子河东君之踪迹尚有可以考见者,即第二章中节引之沈虬《河东君传》所载张溥往访徐佛因得见河东君一事。此传间有可取之处”。先生录《河东君传》,某择其有关张溥之段录之:丙子年间,娄东张西铭先生慕其名,至垂虹亭,易小舟访之,而佛已于前一日嫁兰溪周侍御之弟金甫矣,院中惟留其婢杨爱。杨色美于徐,诗字亦过于徐,因携至垂虹。余于舟中见之,听其音,禾中人也。及长,豪宕自负,有巾帼须眉之论。易姓名为柳。

先生考证曰:茲所欲考者,即崇祯九年丙子河东君与张西铭会见一事。据蒋逸雪编《张溥年谱 崇祯九年丙子条》云“九月出游苏锡江阴,十月始归”,关于曾访盛泽镇及游垂虹亭等事皆无痕可寻。但次云之言必非虚构,岂天如于此年秋间出游苏锡,乘便一往盛泽耶?若此推测不误,则河东君之遇见张天如乃在是年六月于鸳湖遇见程朱两人之后矣。更俟详考。至钱士青文选《诵芬堂文稿 六编 柳夫人事略》所言天如卧子与牧斋争娶河东君事,殊为荒谬,不足置辨。

先生考证张溥之事,某以为原因实际上是最后一句:天如卧子与牧斋争娶河东君事,殊为荒谬,不足置辨。读书至此,先生考周延儒、考宋征舆、考李雯,考练川诸老,后文之谢三宾、汪然明。如老吏断狱,皆入情理。然度先生之意,此皆无名之辈,不足以匹配河东君也,此或为主要原因。

自此,先生考证河东君两次嘉定之游完毕,可谓悲喜交加也。与河东君,此后如飞蛾扑火,与卧子有短暂甜蜜之同居,是河东君一生之中,最为快乐甜蜜时期,是其最高光时刻也。每每想到此绝烈之女子,四十余年的一生,欢快不过尔尔,令人涕下。悲剧啊,悲剧。

相关文章

  • 思君词二首

    一、5言 怀君属秋夜, 河东向明月。 八月暑未消, 城中可添衣? 一一春风一路飘20|70819原创 二、七字 日...

  • 人世大清醒--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六、2022-11-05

    先生笺《柳如是别传》陈杨同居于崇祯八年春,恰为同居,河东君明白陈卧子之家庭情况。陈家有母,陈妻至孝,嫁入非能...

  • 飘洒的诗絮 (四十三)

    再读柳永,会倍觉其音调苍凉 一一 八声甘州 ...

  • 话别--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七、2022-11-06

    先生笺《柳传》陈杨分离,引河东君、陈卧子《少年游》各一阕,如录: 柳如是 少年游 重游 丝丝碧树何曾卷,...

  • 夜吟

    饮马江湖二十年,身遇桃花树万千。 桃花多半随风去,未肯折腰事红颜。 昔有河东柳儒士,得气桃花美人传。 今无文君白头...

  • 崇祯帝作为亡国君是否值得同情?

    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他吊死在煤山上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亡国之君在历史上被咒骂的比较多,而崇祯,更多史...

  • 明英宗—朱祁镇

    看了很多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电视,视频.很多人都议论——明末崇祯亡国之君,明朝的灭亡是因崇祯赐死袁崇焕,崇祯的多疑...

  • 至今犹读陈寅恪

    我至今仍爱读陈寅恪。 初读陈寅恪,我被他绵密的考证和细致的笔触深深吸引。陈寅恪的每一部书都层层推进,从史料中探寻一...

  • 亡国亡君崇祯帝失误之一:急于求治,百官失措

    崇祯最终做了大明的亡国之君,除了他的前任几代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治理,导致如毛泽东所说的问题“成了堆”, “积重难返...

  • 亡国亡君崇祯帝失误之五:用人失察,疑心太重

    崇祯最终做了大明的亡国之君,除了他的前任几代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治理,导致如毛泽东所说的问题“成了堆”, “积重难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八)——再读陈寅恪《柳传》一一〇、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vw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