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聪明人可以看到局部,智者既可以看到局部也可以看到整体。
聪明人有术(知识,方法),智者既有术,也有道(原理,原则)。
有术不一定有道,有道以后还要学习术,否则道也没法体现。
抽象的理论要用具体的技巧方法来实现,所以熟练基本功同样重要。缺乏必要的知识技巧,道就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不接地气。
得道的人更朴素,别人根本看不出他得道了。如果能够让别人看出来你与众不同,那说明你可能还没有得大智慧。
愚人喜欢显示聪明,而智者表现得更愚。
你聪明,别人可以知道。你有智慧,别人就不容易知道了。
聪明人希望别人理解,别人也有可能理解。智者不能希望别人理解,因为别人不可能理解。
每个人都可以注解《道德经》,但是有谁真正懂道。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释,道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所以可以任意解释。
②聪明从外面来,靠积累,靠记忆理解,要越来越多。智慧从内心产生,靠悟性,靠整合,靠放下,靠空无。
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这是知识渊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感觉自己很愚昧,很孤陋寡闻,这是大智慧。
知识解决做什么,如何做。智慧解决不做什么。
什么都成功,不一定快乐。什么都不需要做,可以很幸福。
聪明人可以欣赏趣味,智者安于无聊。
③看到整体以后,才能解决局部的问题。有道以后,术不是问题。
年轻时候,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看到人生的全部。
中年以后几乎可以看到人生的全貌,所以就可以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做事效率会比较高。
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就一定会成功。不知道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什么都想做,当然没法成功。
④得道以后才能以小见大,在任何鸡毛蒜皮中看到道,处理任何问题都有智慧。
在智者眼中,小事情就是大事情,大事情就是小事情,既可以举重若轻,也可以举轻若重。
⑤心态越来越好,说明我会生活。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行动,行动是为了改变认知,获得更好的思想。
思想好了,一切都好。思想不好,到哪里都不会好。
通过写作随时反省思想,改善自己,鼓励自己,这就是写作最大的意义。
有能力改变自己,你就有底气影响别人。你不需要改变社会,只要自己好了,社会自然就好。自己不好,社会就不会好。
⑥写作就是自己开导自己,不要期望别人理解你,最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理解自己是自己的责任,不要推卸责任,要承担。没有人可以拯救你,除非你能够拯救自己。
你是自己的贵人,就会处处发现贵人。你没法做自己的贵人,到哪里都找不到贵人。你立不起来,谁也扶不起你。
⑦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消灭痛苦,唯一方法就是承受。受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
成熟的人不会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痛苦,因为他知道那样没有意义,而且会干扰别人的宁静。
不成熟的人总想逃避痛苦,结果因为逃避而更加痛苦。
⑧开悟就是问题的消失,因此也不需要答案。没有问题,就是终极答案。有问题,只能得到暂时的、相对的答案,却没有让人完全满意的答案。
聪明人喜欢提问,喜欢探索答案。智者敢于放下问题,因此也不需要答案。
写作久了,自然会豁然开朗。写作就是参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明师,久而久之,一定会把自己写开悟。
写作的快乐远远大于读书的快乐。因为写作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而读书已经被作者的文章牵引,并不是完全可以由读者自己做主。
读书多了可能成为书的奴隶,不会独立思考。写作可以避免思考惰性,可以检验自己的思考力。
思考力就是创造力,能够天马行空地思考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⑨很多自媒体用新闻热点吸引眼球,获得流量。他们只会用肤浅的内容激发读者情绪,却不能给你智慧。
当你认为自己看到的完全是真相,当你认为自己的观点绝对客观公正时,可能已经落入思维误区而不自觉。
每个人都有思维误区,广告和新闻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误区。
如果我们懂得心理学,就不会被自媒体牵着鼻子走。如果我们不懂心理学,就没法了解自己,主宰自己。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对于智者来说,天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喜欢追逐新闻热点,情绪容易波动,说明自己是一个肤浅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