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三字经》十六——五常

作者: 山水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9:41 被阅读51次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在“详解《三字经》十二”中讨论“三纲者”一句时,曾经说过我对“三纲五常”的看法。现在具体来说“五常”,还是那个观点,这是中华先民留给后世子孙最可宝贵的财富。

    其实“五常”讲的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修养,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信条,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个一定不能乱,这个乱了以后,社会就会出问题,出大问题,而且是很难挽回的重大问题。

        先说“仁”。按照普遍的说法,儒家的核心是“仁”,在《论语》当中,说完了人生修养的大原则之后,第二段话就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是什么?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处。“仁”这个字,甲骨文、金文以及大篆、小篆这些先秦字体在书写时,那两横都是一样长的,代表的就是人与人平等的含义。而人与人之间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家人,所以说与人相处最开始是从家人开始,而最难融洽相处的也恰恰是我们的家人。所以说“孝”、“悌”才是根本。但是现在很多人把这两个字有理解偏了,弄成幼对长、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这不是真正的儒家的思想,真正儒家的思想是八个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归根结底还是要讲平等的。能使人与人都平等和谐的相处,这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民主政治,大同世界,共产主义等等的理想,哪一个又不是在追求平等和谐呢?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罢喽。

        接下来看“义”,这个字的本义是“合宜的行为语言”,而“宜”的本义是“令人心安之处”。所以说古人讲“义”是要让自己的行为能够令自己心安理得。现在大家也还是提倡做人要“讲义气”,但是首先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义气,以我的观察来看,现在社会所谓的义气,多半是“益”气,都变成利害之交喽。这一点,我们对照古代所谓义士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最典型就是《史记•刺客列传》当中的那几段记载。

        再看“礼”,礼的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所谓“法律”的精神,是大家在这个社会当中采取行动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鞠个躬、作个揖,乃至三拜九叩其实都只是形式,形式是不断在变化的,但是礼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不能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影响甚至是伤害到别人,这个就是礼的精神。

        再看“智”。这个智,不是说我们今天拿个学位或者一个什么程度的职称,亦或是取得一项科研成果。这个不叫“智”,只能叫做“巧”、“艺”或“术”。那些都是学识,而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是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切都清清楚楚,而且一旦决定要去做,就能做到很完美,就是要能让所有人都因为这个事情感到舒服,这个是智慧。

    最后是“信”,而这也是笔者认为当前的社会最应该去研究与实践的。因为这个是“五常”的基础,同时也是做人的底线。这个“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信”就是信用,诚信,说到的就要做到,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而广义的“信”理解起来要相对繁琐一些,其实仁、义、礼、智、信标示出的是传统文化对一个人为人处事的五个层面的要求,信是基础,做到了信才有可能做到了前四项,信于天下为仁,信于朋友为义,信于准则为礼,信于自然为智。

    这里要多说一点的是,现在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都在什么是“仁、义、礼、智、信”这个范围内在打转,这个叫做概念研究,这种方式是会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愚以为,其实在东周时期,“仁、义、礼、智、信”这些根本算不得是学问,也不是诸子百家研究的对象,大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做能让这个世界太平,不要整天你打我我打你的,弄得民不聊生。只不过是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这么几个字,这么几种标准而已。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边实践,一边去感悟这些概念的内涵。

    概念化研究传统文化,是从“四书”的章句化开始的,到今天更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碎片化学习,已经完全看不到那个严密的系统性的文化全貌了。

    对于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来讲,摆脱自汉以来慢慢发展演变起来的训诂、章句、语录化的经典学习方式,是所有志于学之人的历史使命。


    详解《三字经》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解《三字经》十六——五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qr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