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灵动离不开生活

作者: 梅子ctmfa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23:53 被阅读75次

    一说到哲学的教学,很多学生就很头疼,老师虽然也很头疼。虽然哲学就在身边,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这就需要老师想尽办法,充分的利用生活当中的一些资源为哲学课堂生活化创造条件。

    烧水本身在实践生活当中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但是今天的这堂课,我就用烧水将整堂课,一例到底。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还是不错的。现将这堂课展现如下。

    这堂课的标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毋庸置疑,肯定是从实践中来。那么到底什么是实践呢。就从标题就可以引出实践的概念。学生对于实践概念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理解的。实践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然后抓住主体和客体,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于是给出相关的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判断,哪一些是属于实践活动。同时理出三种实践的方式。

    如何处理实践的特征呢?就是烧水这个实践活动让他们分小组进行思考问题,最后得到实践三个特点。比如让他们思考烧水需要哪些要素?这些要素都有什么特征?得出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烧水能否离开他人和社会?就发现这个问题出现了争议。有些学生认为烧水自己可以烧,我到森林里去烧水我可以离开他人和社会啊?就有学生起来反驳到请问你烧水是用手来烧吗?你的烧水技术是谁教你的,这样的课堂争辩的出现确实精彩,让课堂充满了机智气氛。

    如何处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问题上。先用视频《除水垢的方法》同样分小组进行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引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比如视频中白醋除水垢的方法你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学生会说出很多地方的除污,比如开水瓶的除水垢,铁柱等等,让学生更明白我们的认识不是将之束之高阁,而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指导实践。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检验实践是否是正确的。又再次证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本节课的优点有1、激发学生的思考。吴非老师说老师举得例子要让学生踮起脚、举起手才能够得着的例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烧水的例子他们很熟悉,所以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这个过程他们是幸福的,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掌握他们原本以为的高深莫测的哲学知识。让他们更深刻理解知识。不论是以后他们的做题还是生活就能更好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课堂真正感觉是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有知识的生成、思维生成、过程生成、活动的生成。设置的问题引起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使得本堂课不仅在于知识生成,还有思维的生成。

    3、一例到底。一例到底让学生对于一个问题能够层层剖析。对问题不在浮于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本堂课的缺点:1、创设情境有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在另一个班上课时,由于多媒体坏了,无法使用课件。所以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找例子证明相应的知识点。发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他们会举出文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通过文革十年浩劫已经证明它是错误的。从而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会举出物理,化学方面理论不断前进离不开科学实验的发展等,展出他们的精彩一面。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2、为了配合一例到底,有些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或者无法激发深层思考。比如如何除水垢的认识哪里来,他们只会说实践当中来,不懂得这是什么经验。有待教师进一步引导。问题的问法有待改进。

    新课改高中政治的议题式教学,活动型学科教学对政治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政治老师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让我们的认识能够更深入发展。我们在积累,我们在记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灵动离不开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mh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