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到底有多奸?

作者: 王家二少2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8:30 被阅读7次

“奸雄”到底有多奸?


奸雄曹操

曹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给奸雄贴上了商标。

为达到负天下人,奸雄门可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对之有彻骨的体会,历数了奸雄们的五大奸招。

请看鲁迅的诗:


鲁迅诗

        赠邬其山(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段祺瑞(枪杀爱国学生)

这首诗是写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中国名邬其山)的。

这首诗的大意是: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这首诗是写内山“观察中华,垂二十年”的所得。查看本诗的墨迹,除第一联下面有个冒号外,各句均无标点。可见冒号之后各句,都是内山所见的中华的黑暗面

有病不求药。是说反动军阀、政客常常佯装生病作为他们政治斗争的手段,这种病当然不用求药的。

袁世凯(签二十一条)

无聊才读书。是说反动军阀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只有到下台的时候,才佯称“出洋留学”或“闭门读书”,所以说他们要到“无聊”时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是说反动军阀、政客一旦上台,就装腔作势,立即改变了原来的嘴脸,他们的不忍旧账。

所砍头渐多。是说反动军阀政客“阔了”以后,血腥的屠杀人民。

张勋(复辟)

忽而又下野。是说反动军阀、政客在狗咬狗中一旦失势,就滚下台去,宣告“下野”。上台下野已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南无阿弥陀。最后一句是念佛声。作者用来讽刺某些军阀、政客一旦下台,就去念佛,假装不再与世相争,其实是等待时机,以图重新出山。

曹汝霖(卖国贼)

这首诗刻画了奸雄五大手段:佯装生病,闭门读书(出国考察),翻脸如风,杀人如麻,念佛待机。

这五大手段共用,就是典型的变色龙,让你恨之无处泄愤,杀之无从下手。

鲁迅诗歌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奸招,只能是只可意味,意味着,意味着就令你心惊胆战,抖擞如糠。

相关文章

  • “奸雄”到底有多奸?

    “奸雄”到底有多奸? 曹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给奸雄贴上了商标。 为达到负天下人,奸雄门可谓...

  • 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三国》里谁是英雄,曹操曾经一槌定音,“唯使君与操”。 曹操是个奸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奸归奸,雄归...

  • 曹操为什么被称为奸雄

    所谓奸雄者,可以分开来解读:奸,奸诈之意;雄者,英雄也。奸雄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奸诈的英雄。在征讨董卓、平定...

  •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二)

    曹操亦是奸雄,奸则体现在他的诡诈残暴,不义欺君,害才不仁、愚蠢与卑鄙、刻薄寡恩、虐杀无辜、残酷多疑、奸...

  • “奸雄”不奸的魏武大帝

    东汉末年,那个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乱世出现了无数被历史称赞的人,他们或被后人冠以“枭雄”“小人”“君子”“英雄”等...

  • 张作霖与袁世凯,谁是“枭雄”谁是“奸雄”?(连载第六篇)

    很多书籍将张作霖与袁世凯统称为“民国枭雄”。 何谓“枭雄”?骁勇雄豪、不畏强权、雄而少奸也。何谓“奸雄”?奸诈、韬...

  • 曹操为什么只听见磨刀声听不见猪叫声?

    《三国演义》行世以来,读者总结出“三绝”,即曹操奸绝,孔明智绝,关羽义绝。为了刻画曹操的“奸雄”形象,作者可谓下足...

  • “枭雄”“奸雄”不如“英雄”

    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分为两种,奸雄与枭雄。大家纠结在于奸还是枭,但我认为关键的在于雄。 曹操英雄也。 有英雄气概。 荀...

  • 奸雄曹操之无由斩粮官

    人言曹操是奸雄,听得多了,即使不知其奸在何处,也认同了,众人都这么说,觉得肯定就如此。 原有曹操杀吕伯奢,说了一句...

  •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662)

    手下传令下去,蒋干领命进帐。走到大帐口,他举目对上面的曹操注目一看,心想,你人称奸雄,但你这老奸险些被小奸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奸雄”到底有多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jzvqtx.html